詩映大唐春—詩與唐代文人的生活

詩映大唐春—詩與唐代文人的生活

為什麼那麼多好詩和好的詩人都集中在唐代呢?為什麼唐代會成為中國詩歌難以企及的高峰?

有關中國文學史的發展,王國維提出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說法,把詩這個文體都歸給了唐代。為什麼那麼多好詩和好的詩人都集中在唐代呢?有研究者認為這是學術革新、政治昌盛等綜合因素造成的。也有人認為,唐代詩的形式剛剛定型,詩人在前代沒有太多競爭對手,而他們又把各種人生的體驗都寫盡了,所以後人也很難再超越他們,這當然也是一種有力的解釋。

寫詩跟唐人的生活之間有什麼關係?《全唐詩》中為什麼有那麼多為人情關係而作的作品,比如送別詩?為什麼好像唐代的詩人特別喜歡寫名山大川?如果你對這些問題也感到好奇,就請看看本期關於唐詩與唐人生活的講述。

我們將唐詩的發展,放在唐代歷史的發展脈絡中,把詩與文人生活的緊密聯繫起來。展示唐代文人的生命狀態。具體來說,身為文人,想要實現世俗意義上的人生價值,考試和做官就成了必然選擇,相當於我們現在畢業需要找工作。大部分的詩人,也都進入了官場,經歷仕宦生活的跌宕沉浮。文人在進京考試、落榜回家、做官被貶等各種時候,都會選擇漫遊。同時,由於種種原因而遠離世俗官場的文人,會選擇隱逸山林的生活。總之,做官、漫遊、隱逸,是唐代文人的三種典型狀態。而詩言志,詩就是詩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把對生活的感悟凝聚成的語言,所以唐代文人共同的人生狀態,影響了詩的內容和風格。下面我們就分別討論這三種狀態中的詩人,以及他們這種生命狀態中寫的詩。

我們首先來看看唐代文人讀書、考試、做官和詩的關係。

通過科舉考試來選拔官員的制度形成於隋唐。文人受儒家傳統教育,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所以科舉考試對文人很有感召力。考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會風氣,都會對唐人的心理產生重大影響,這也體現在了詩的創作中。唐代的考試科目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明經和進士兩個科目。明經,考儒家經典,有兩種考題,一種是填空,考察對經典的背誦記憶,另一種是簡,要對經典中的句子進行解釋。進士考試有很多細分科目,其中最主要的是考詩賦的創作,以文才來做最終的判斷。進士考試比明經難,錄取的人數又少,所以很難考中,所以唐代有三十歲的明經已經算很老了,五十歲的進士還算年輕的說法。但因為進士考試可以讓考生馳騁才情,所

以在盛唐以後逐漸成為最主流的考試。由於科舉逐漸成為進入仕途的最主要途,其中最重要的進士科又要考詩賦,所以寫詩就成了唐代文人的必備技能。唐代有一個文人叫祖詠,他參加考試時,題目是《望終南餘雪》,就是寫望著長安附近的終南山上的積雪寫出自己的感受。進士考試一般是要寫排律這種長篇的詩,但祖詠只寫了四句,就交卷了。考官文祖詠為什麼不再寫了,他回答說:“意盡。"就是說我要表達的都已經說完了,結果因為詩寫的好,被錄取了。可見在唐代,詩寫的好不好,對考試結果有決定性的影響。隋唐以前,選官主要考察出身和品行,而宋代王安石變法之後,科舉不再考詩賦。所以,唐朝之前和之後的文人雖然也都寫詩,但重視程度肯定遠遠比不上唐代。唐朝每年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少說也是以千為單位的,錄取人數卻往往只是二位數,比起高考可要難多了。文人從備考到趕考、從考試到待命,很多人幾十年的人生主題都是考試。有的人,一考就是幾十年,曾經有五位六七十歲高齡的考生,因為年紀大而破例成為進士,稱為“五老榜"。自從有了選官考試,考試不公,懷才不遇,就是大多數文人的宿命,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個成功的考生背後,又有多少含淚的落榜考生。考試這麼難,他們為了考試,一定都會努力鍛鍊寫詩這項技能,所以唐人詩寫得好,和科舉考試有著緊密的關係。

除了考試,文人也需要通過高官權貴的引薦來為仕途鋪路。古代沒有媒體,他們只能通過人際傳播來提高自己的名望,於是就有了行卷和請託等走後門的風氣。請託就是到權貴門下,想方設法請求提攜。行卷就是考生把自己平時寫的詩文抄下來,在考試之前給有地位和影響力的官員,希望獲得推薦。

有一位考生叫朱慶餘,他寫了一首行卷詩呈給當時頗有地位的官員張籍,詩寫的是,“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這首詩非常細月貳地描繪了一位新娘子的內心活動,怎麼會作為行卷中的作品獻給考官呢?原來詩人是想借新娘見公婆前的複雜心情,比喻自己要見主考官之前的緊張不安。張籍後來回覆了一首詩,從新郎的角度,誇讚新娘的美貌,打消了朱慶餘的顧慮。朱慶餘靠行卷詩而受到了賞識,後來也中了進士,可以說是一段佳話。但是,更多的考生,費盡心力寫了好詩文,卻往往都是石沉大海。

很多未能考中的文人,會進入幕府做文,除了因為生計所迫,要給自己找一個安身之所,也是希望通過政績為將來做官鋪路。幕府是當時的地方軍政大官的府邸,裡面的官員是幕府的主要官員自己聘任的,被稱為幕僚。韓愈25歲參加進士科考試,考了第13名,可謂意氣風發,

不料安排職位的時候,卻被人頂替了。此後連考了三次,都沒有被錄取。只好進入了汴州幕府。後來汴州出事,他又進入了徐少卪幕府,由於工作過於辛苦,還曾經給領導寫信提意見。但是韓愈兩次入幕府都沒有得到升遷,最後還是通過吏部的選拔做了國子監的博士。李商隱也曾經進入幕府工作,但李商隱機遇不好,在黨派鬥爭的夾縫中遭到排擠,一生寥落。也難怪他的詩中,總有一種不能言說的失落。

文人做官就是從政,有政治就會有黨派鬥爭,有鬥爭就會有文人被貶甚至被殺。貶謫是對官員的一種懲罰。唐朝歷代都有詩人被貶,很多人被貶過不止一次,甚至有的人永遠都沒有回來。文人被貶,生活就是從天上到地下的改變,精神上也會感到巨大的惶恐和悲涼。白居易有一首詩叫《我身》,開篇就悲嘆“我身何所依,似彼孤生蓬",把自己比作秋霜下的草,隨處飄蕩。

然而,被貶是詩人的不幸,卻是詩歌的有幸。宋朝有人說,唐代詩人的好詩,很多都是在戰爭、被貶、漫遊、離別時所作的。被貶,會讓詩人有五味雜陳的複雜生命體驗,有憤怒、有委屈、有失落。這讓詩人可以更深切地感悟生命,直抵生存的音義之類的本質的問題。

柳宗元那首著名的《江雪》就是被貶時逆境人生的寫照。“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詩人採用了步步收縮的寫法,“鳥飛絕“人蹤滅",把所有多餘的人和物都從畫面中去掉,最後,只剩下一葉孤舟,聚焦在孤獨

的蓑笠翁身上,就像一個特寫鏡頭,被突出放大。詩中用了“絕"和“滅"兩個字,造出極度清冷寂寥的環境,而漁翁兒“、不畏懼,詩人精神的孤傲和卓絕也就躍然紙上了。而且,這首詩還是一首藏頭詩,“千萬孤獨"四個字,深刻地表達了詩中刻畫的心境。於是,寒江獨釣,也就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表達孤絕堅毅的典型意象。

聊完了唐人的考試和做官,接下來,我們講一講唐代最有特色的“漫遊的詩人"。

漫遊是唐代文人,特別是初唐盛唐時期的文人非常重要的生活選擇,形成了一股洶湧的風潮。文人除了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以此增長見聞,結交朋友,怡情養氣。另一方面,文人也需要在漫遊的過程中到處奔走,拜訪高官名流,尋找引薦的梘會當時會有這樣的風潮,和唐代的社會環境有關。首先,社會秩序穩定,治安良好,所以文人不需要為自身的安全擔憂。其次,唐代貿易、商業興盛,所以交通非常發達。文人並不需要全靠雙腳丈量世界,可以使用發達的交通網絡和水陸交通。所以說,特殊的身份讓文人樂於漫遊,安全的世界讓文人敢於漫遊,富庶的社會讓文人能夠漫遊。唐人的漫遊一般是有目的的。唐詩中有大量的送別詩歌,都是在好友開始漫遊之前所作,有的是要奔赴考場,有的是落榜之後雲遊四方,也有的是被貶之後要去其他地方。

唐代最重要的漫遊詩人,就是李白了。李白可以說是個旅遊愛好者,他的一生是在漫遊中度過的。從他的人生軌跡中,幾乎可以看到前面說過的所有的漫遊類型。李白漫遊,首先是因為他好仙尚俠的性格,

初唐盛唐的時候,俠風很盛行,受到這種風氣影響,李白從小的自我認定是俠客,據說他還有殺過人。他說自己“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說明仙遊是他漫遊的初衷。其次,他的漫遊也是因為人生的志向,他自認為“我輩豈是蓬蒿人",可見他自視甚同。所以,他必須漫遊,也必須製造名聲,才能獲得高位。他第一段漫遊的終點就是長安,也順利地進入了朝廷。在長安,他有得意也有失意。因為在官場中不得志而辭職後,他又踏上了東遊之旅,經過洛陽,來到開封,並與杜甫一起來到現在的山東。離開山東後,他又獨自來到浙江。官場失意,難免也要發發牢騷,抒發一下心中的鬱悶,於是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唱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安史之亂以後,李白因為捲入政治鬥爭而被流放,又開始了一段流放的漫遊。來到白帝城的時候,朝廷大赦,李白滿心喜悅的寫下了《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山水依舊,但時過境遷,年事已高,豪情也漸少了。此後又開始了返程的漫遊。

李白的一生中走遍了名山大川,他現存的九百多首詩中,有一半是漫遊期間所作,其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自然山水給了他無限的靈感,他愛山,說自己“心愛名山遊,身隨名山遠",也說過“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他也愛水,光是寫到長江的詩,就有120多首,比如送別孟浩然的時候所寫的“孤帆遠影碧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把依依惜別的情感融入了眼前的景色之中。

可以說,李白的詩代表了唐人觀看世界、觀看自然的一種方式。他筆下的山水,總是有種非常神奇瑰麗的美感,和江山與我融為一體的闊大氣魄。他把悲哀寂寞也能寫得神采飛揚,這既可以說是李白的天才,也可以說是唐代漫遊文化造就的曠。

李白自從十五歲離開蜀中之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李白有一種“客寓"的性格,就是說他的人生就是“做客在外面、寄寓在旅途",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始終在路上。他在漫遊的開始和臨終之際,各寫過一首詩,都是以大鵬來比喻自己。他的一生,就像一隻無腳的鳥,一直在飛行,可以說是對唐代漫遊文化的最好詮釋。

漫遊之中,唐人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做詩。就像現在人每到一處,都要發微博一樣,詩人們往往把一些短小、精煉的詩寫在旅店、佛寺、驛站、名勝等地方的牆上。很多詩人經常往來的地方,也會擺放專門的題詩板。題壁詩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促進了詩歌的傳播。因為,題詩的牆壁和微博一樣,是一個公共的話語空間,你寫下的詩,自然會有無數的後來人前來欣賞。

比如崔顥有一首著名的《黃鶴樓》,由於詩寫的好,又題在黃鶴樓上,在當時影響就特別大,以至於李白都甘拜下風。李白到黃鶴樓時,題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算是給崔景頁點讚了。名勝、名詩,還有名人的加持,黃鶴樓、崔顥和他的詩,就成為了中國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筆。

題壁詩還有一種作用,就是留言。唐代文人遊歷範圍雖廣,但總有一些必經的驛站、亭臺。晚唐吳融有一句詩,“揚子江津十四經,紀行文字遍長亭",就是說在揚子江渡口的亭璧上,寫滿了紀行的詩。很多時候,詩人會在這些留言板上,看到熟人的題詩,也會寫一首詩寄給對方,對方再寄詩做答,算是給彼此留言。詩人元稹很喜歡在題壁上留言,他在被貶之後,和柳宗元等人都得到詔令,可以返回長安,先走的元稹就在必經之路上寫下一首詩,除了心有所感,同時也是想告訴好友柳宗元他們:我已經先到了,其中悲辛,並不只是詩中所寫那麼簡單。

最後,我們來講講隱逸這種文人的人生選做官與歸隱是唐代文人心之中的一個永恆的情結。這在孔子的時代就有了。孔子一方面教導顏回要讀書,這樣國家需要的時候,才能有所作為,但同時也說,國家如果不需要你,就應該像顏回那樣,簡單地生活也能“不改其樂"。隱逸是文人無法實現政治理想的時候,為自己尋找的可以保持精神獨立與自由的生活狀態。在中國歷史上,這是士大夫階層與集權制度相互制衡的一種方式。而在唐代,文人不僅讀書的時候可以隱逸,官場失意的時候可以退避,甚至謀官求職,也可以通過隱逸來走“終南捷徑"。唐代皇帝推崇隱者,很多文人在長安城附近的終南山中隱居,等皇帝來招攬,隱逸成為直通官場的一條捷徑。李白就是通過這條路見到了唐玄宗,獲得了官位。所以總體來說,和其他朝代相比,唐代文人在做官和隱逸之間的選擇是比較自由的。因此,隱逸這種生活方式,對唐代詩歌也就產生了更深的影響。魯迅給唐詩分類的時候,就按照做官和隱逸,把唐詩分為廟堂文學和山林文學兩大類。這足以說明文人在做官和隱逸之間的切換,對文學藝術有多麼重要的影響。

最能體現隱逸生活對詩的影響的,就是山水田園詩派的王維和孟浩然。我們這裡就先講講從來沒有進入官場,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孟浩然。他雖然生性淡泊,但沒能入仕途,主要是因為時運不濟。他說自己“苦學三十載",但由於不善人際,所以也沒有能舉薦他的人。四十歲的時候,他曾經去過長安,結果沒有考中。據野史記載,他落榜後曾在王維的家中見過唐玄宗,因為他的詩很有名,所以玄宗很高興,請他說說最近寫的詩,他就唸了一首發牢騷的詩,其中有“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一句,就是說因為自己沒本事才會沒能被皇帝重用,因為身體多病所有老朋友也都疏遠了,不僅自艾自憐,似乎還含有譏諷皇帝沒有知人之明的意思。結果惹得龍顏不悅,皇帝說:不是我不重用你,而是你自己不求上進。雖是野史,也側面說明了孟浩然不諳世事,很難在官場中生存的個性。或許是因為他很瞭解自己這種性格,孟浩然從此回到他在襄陽城外的祖宅中隱居,一生再也沒有求取過功名。

歷史上還真有一個因為考試不中而發牢騷,所以斷絕了仕途的文人,是宋代的柳永。因為考試不中,柳永寫了一首詞,說自己考不中又有什麼關係呢,那都是浮雲而已,所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不如去寫詞好了。"因為這首詞寫得太好,大街小巷都在傳唱,連皇帝都聽過了,以至於後來他考中了,皇帝聽說這個人是柳永,就把他的名字劃了,還說:他要這浮雲做什麼呢,就填詞去吧。後來柳永一生失意,常常自嘲是“奉旨填詞"。

詩人沒能考中做官,或許是詩人的不幸,但也可以說是中國文學的大幸。孟浩然以布衣詩人、隱逸詩人的身份度過了一生。他的生活安逸,愛好旅遊,也喜歡品嚐各美食,在溪邊釣魚,在林中唱歌。他一直生活在政治清明的天寶末年以前,

良好的政治氛圍,幽靜的自然環境,使他清高的人格理想沒有受到壓抑,因此也成就了他清新曠遠的詩風。李白曾經寫過一首詩《贈孟浩然》,前兩句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後兩句說,“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稱孟浩然為夫子,用高山仰止來贊他,可見李白有多麼敬佩孟浩然的品格。

孟浩然是唐代山林詩人的典型,與東晉末年“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一樣,做人和做詩都有強烈的隱逸傾向。另一位有著同樣傾向的詩人,是王維。有人評價說孟浩然是“仕隱兩失",因為他早年能安於隱逸,但中年考試失敗後,原來那份自然地心情被破壞了。而王維是“仕隱兩得",因為他始終在一種半官半隱的狀態中,一方面從來沒有徹底歸隱過,即使是在官場失意時,也還保持著官位,而且還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他雖然做著官,卻又一直有退隱的想法。他曾經兩次在山中隱居,一次在終南山,一次在輞川。所以,他既有做官的俸祿,又有隱居的閒適,當然是仕隱兩得了。

由於人都有習慣的行為、動作和思維方式,所以詩人都有喜好的字詞,在王維這裡,就是“迴歸"的“歸"字。他的詩文中,共有138次用到“歸"。除了“歸",他還喜歡用“進入"的“入",比如“謝病始告歸,依依入桑梓",說自己因病回家修養,既有歸,也有入,體現出他對隱逸的理解和感受。從中我們能感覺到他有一種強烈的自閉傾向,好像要把自己鎖起來。他母親信佛,所以自幼受佛教的影響,半退休之後,把僧徒的生活和隱士的生活方式結合起來,開創了居士的生活方式。他寫詩還經常使用關門這個意象,似乎想把一切紛擾都拒之於門外。政治上失意之後,他更是遁入空門,吃齋唸佛,進入到“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的終極自閉狀太。

山林寺院中良好的讀書環境,唐代相對寬鬆的政治環境,皇帝對隱者的推崇,都讓隱逸成為了在做官之外一種理想的人生選擇。文人可以在做官與隱逸之間更自由地切換。這讓他們的獨立之人格、自由之心性可以得到更好地滋養。這種品性流露到詩人的創作中,成為了唐代詩歌重要的文化品格。

下面來簡單總結一下。我們講了唐代詩人三種典型的人生狀態,做官、漫遊和隱首先,由於做官的考試要考寫詩,走後門也要寫詩,所以詩是唐代文人的必備技能。他們得意的時候需要通過寫詩來謀求功名,失意的時候也需要通過寫詩來表達自我。其次,唐人喜歡漫遊,而且一路遊,一路寫,形成了題壁文化和曠達的風格。第三,唐代文人可以在做官和隱逸之間自由的切換,讓他們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持精神的獨立,對唐詩的品格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中國詩歌的傳統是抒情言志。所謂情動於中而行於言,古人的解釋是,詩不是別的,只是人人心頭舌尖有萬不得以,所以必需說出之一句話罷了。如今我們讀唐詩,瞭解詩句的美感固然重要,體會詩中所表現的詩人的情感體驗,和詩人共情,才能讓詩句和我們的現實生活發生共鳴。

詩與唐代文人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寫詩可以說就是他們表達情感的基本方式。所以我們開始的時候說了,詩和唐代文人的關係非常緊密,這可以理解為唐詩成為詩歌史上的高峰的一個原因,而這也同樣可以作為為什麼唐詩具有永恆的魅力的解釋。因為唐代的詩人,是在不受束縛地用詩的形式,表達最為普世的情感。當我們也情動於中的時候,或許不見得能自己說出像“孤帆遠影碧空盡"這樣有永恆力量的句子,但這些句子已經刻在你的心裡,你和詩人在同樣的情感體驗中重疊了,體驗就不僅限於眼前的人事物,而對詩的境界有了更深的體會,你也就進入了詩的世界中了。所以說讀詩,也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