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映大唐春—诗与唐代文人的生活

诗映大唐春—诗与唐代文人的生活

为什么那么多好诗和好的诗人都集中在唐代呢?为什么唐代会成为中国诗歌难以企及的高峰?

有关中国文学史的发展,王国维提出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把诗这个文体都归给了唐代。为什么那么多好诗和好的诗人都集中在唐代呢?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学术革新、政治昌盛等综合因素造成的。也有人认为,唐代诗的形式刚刚定型,诗人在前代没有太多竞争对手,而他们又把各种人生的体验都写尽了,所以后人也很难再超越他们,这当然也是一种有力的解释。

写诗跟唐人的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全唐诗》中为什么有那么多为人情关系而作的作品,比如送别诗?为什么好像唐代的诗人特别喜欢写名山大川?如果你对这些问题也感到好奇,就请看看本期关于唐诗与唐人生活的讲述。

我们将唐诗的发展,放在唐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中,把诗与文人生活的紧密联系起来。展示唐代文人的生命状态。具体来说,身为文人,想要实现世俗意义上的人生价值,考试和做官就成了必然选择,相当于我们现在毕业需要找工作。大部分的诗人,也都进入了官场,经历仕宦生活的跌宕沉浮。文人在进京考试、落榜回家、做官被贬等各种时候,都会选择漫游。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而远离世俗官场的文人,会选择隐逸山林的生活。总之,做官、漫游、隐逸,是唐代文人的三种典型状态。而诗言志,诗就是诗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把对生活的感悟凝聚成的语言,所以唐代文人共同的人生状态,影响了诗的内容和风格。下面我们就分别讨论这三种状态中的诗人,以及他们这种生命状态中写的诗。

我们首先来看看唐代文人读书、考试、做官和诗的关系。

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形成于隋唐。文人受儒家传统教育,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所以科举考试对文人很有感召力。考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风气,都会对唐人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这也体现在了诗的创作中。唐代的考试科目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明经和进士两个科目。明经,考儒家经典,有两种考题,一种是填空,考察对经典的背诵记忆,另一种是简,要对经典中的句子进行解释。进士考试有很多细分科目,其中最主要的是考诗赋的创作,以文才来做最终的判断。进士考试比明经难,录取的人数又少,所以很难考中,所以唐代有三十岁的明经已经算很老了,五十岁的进士还算年轻的说法。但因为进士考试可以让考生驰骋才情,所

以在盛唐以后逐渐成为最主流的考试。由于科举逐渐成为进入仕途的最主要途,其中最重要的进士科又要考诗赋,所以写诗就成了唐代文人的必备技能。唐代有一个文人叫祖咏,他参加考试时,题目是《望终南余雪》,就是写望着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的积雪写出自己的感受。进士考试一般是要写排律这种长篇的诗,但祖咏只写了四句,就交卷了。考官文祖咏为什么不再写了,他回答说:“意尽。"就是说我要表达的都已经说完了,结果因为诗写的好,被录取了。可见在唐代,诗写的好不好,对考试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隋唐以前,选官主要考察出身和品行,而宋代王安石变法之后,科举不再考诗赋。所以,唐朝之前和之后的文人虽然也都写诗,但重视程度肯定远远比不上唐代。唐朝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少说也是以千为单位的,录取人数却往往只是二位数,比起高考可要难多了。文人从备考到赶考、从考试到待命,很多人几十年的人生主题都是考试。有的人,一考就是几十年,曾经有五位六七十岁高龄的考生,因为年纪大而破例成为进士,称为“五老榜"。自从有了选官考试,考试不公,怀才不遇,就是大多数文人的宿命,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成功的考生背后,又有多少含泪的落榜考生。考试这么难,他们为了考试,一定都会努力锻炼写诗这项技能,所以唐人诗写得好,和科举考试有着紧密的关系。

除了考试,文人也需要通过高官权贵的引荐来为仕途铺路。古代没有媒体,他们只能通过人际传播来提高自己的名望,于是就有了行卷和请托等走后门的风气。请托就是到权贵门下,想方设法请求提携。行卷就是考生把自己平时写的诗文抄下来,在考试之前给有地位和影响力的官员,希望获得推荐。

有一位考生叫朱庆馀,他写了一首行卷诗呈给当时颇有地位的官员张籍,诗写的是,“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非常细月贰地描绘了一位新娘子的内心活动,怎么会作为行卷中的作品献给考官呢?原来诗人是想借新娘见公婆前的复杂心情,比喻自己要见主考官之前的紧张不安。张籍后来回复了一首诗,从新郎的角度,夸赞新娘的美貌,打消了朱庆馀的顾虑。朱庆馀靠行卷诗而受到了赏识,后来也中了进士,可以说是一段佳话。但是,更多的考生,费尽心力写了好诗文,却往往都是石沉大海。

很多未能考中的文人,会进入幕府做文,除了因为生计所迫,要给自己找一个安身之所,也是希望通过政绩为将来做官铺路。幕府是当时的地方军政大官的府邸,里面的官员是幕府的主要官员自己聘任的,被称为幕僚。韩愈25岁参加进士科考试,考了第13名,可谓意气风发,

不料安排职位的时候,却被人顶替了。此后连考了三次,都没有被录取。只好进入了汴州幕府。后来汴州出事,他又进入了徐少卪幕府,由于工作过于辛苦,还曾经给领导写信提意见。但是韩愈两次入幕府都没有得到升迁,最后还是通过吏部的选拔做了国子监的博士。李商隐也曾经进入幕府工作,但李商隐机遇不好,在党派斗争的夹缝中遭到排挤,一生寥落。也难怪他的诗中,总有一种不能言说的失落。

文人做官就是从政,有政治就会有党派斗争,有斗争就会有文人被贬甚至被杀。贬谪是对官员的一种惩罚。唐朝历代都有诗人被贬,很多人被贬过不止一次,甚至有的人永远都没有回来。文人被贬,生活就是从天上到地下的改变,精神上也会感到巨大的惶恐和悲凉。白居易有一首诗叫《我身》,开篇就悲叹“我身何所依,似彼孤生蓬",把自己比作秋霜下的草,随处飘荡。

然而,被贬是诗人的不幸,却是诗歌的有幸。宋朝有人说,唐代诗人的好诗,很多都是在战争、被贬、漫游、离别时所作的。被贬,会让诗人有五味杂陈的复杂生命体验,有愤怒、有委屈、有失落。这让诗人可以更深切地感悟生命,直抵生存的音义之类的本质的问题。

柳宗元那首著名的《江雪》就是被贬时逆境人生的写照。“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采用了步步收缩的写法,“鸟飞绝“人踪灭",把所有多余的人和物都从画面中去掉,最后,只剩下一叶孤舟,聚焦在孤独

的蓑笠翁身上,就像一个特写镜头,被突出放大。诗中用了“绝"和“灭"两个字,造出极度清冷寂寥的环境,而渔翁兒“、不畏惧,诗人精神的孤傲和卓绝也就跃然纸上了。而且,这首诗还是一首藏头诗,“千万孤独"四个字,深刻地表达了诗中刻画的心境。于是,寒江独钓,也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表达孤绝坚毅的典型意象。

聊完了唐人的考试和做官,接下来,我们讲一讲唐代最有特色的“漫游的诗人"。

漫游是唐代文人,特别是初唐盛唐时期的文人非常重要的生活选择,形成了一股汹涌的风潮。文人除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以此增长见闻,结交朋友,怡情养气。另一方面,文人也需要在漫游的过程中到处奔走,拜访高官名流,寻找引荐的枧会当时会有这样的风潮,和唐代的社会环境有关。首先,社会秩序稳定,治安良好,所以文人不需要为自身的安全担忧。其次,唐代贸易、商业兴盛,所以交通非常发达。文人并不需要全靠双脚丈量世界,可以使用发达的交通网络和水陆交通。所以说,特殊的身份让文人乐于漫游,安全的世界让文人敢于漫游,富庶的社会让文人能够漫游。唐人的漫游一般是有目的的。唐诗中有大量的送别诗歌,都是在好友开始漫游之前所作,有的是要奔赴考场,有的是落榜之后云游四方,也有的是被贬之后要去其他地方。

唐代最重要的漫游诗人,就是李白了。李白可以说是个旅游爱好者,他的一生是在漫游中度过的。从他的人生轨迹中,几乎可以看到前面说过的所有的漫游类型。李白漫游,首先是因为他好仙尚侠的性格,

初唐盛唐的时候,侠风很盛行,受到这种风气影响,李白从小的自我认定是侠客,据说他还有杀过人。他说自己“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说明仙游是他漫游的初衷。其次,他的漫游也是因为人生的志向,他自认为“我辈岂是蓬蒿人",可见他自视甚同。所以,他必须漫游,也必须制造名声,才能获得高位。他第一段漫游的终点就是长安,也顺利地进入了朝廷。在长安,他有得意也有失意。因为在官场中不得志而辞职后,他又踏上了东游之旅,经过洛阳,来到开封,并与杜甫一起来到现在的山东。离开山东后,他又独自来到浙江。官场失意,难免也要发发牢骚,抒发一下心中的郁闷,于是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唱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安史之乱以后,李白因为卷入政治斗争而被流放,又开始了一段流放的漫游。来到白帝城的时候,朝廷大赦,李白满心喜悦的写下了《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山水依旧,但时过境迁,年事已高,豪情也渐少了。此后又开始了返程的漫游。

李白的一生中走遍了名山大川,他现存的九百多首诗中,有一半是漫游期间所作,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自然山水给了他无限的灵感,他爱山,说自己“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也说过“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也爱水,光是写到长江的诗,就有120多首,比如送别孟浩然的时候所写的“孤帆远影碧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把依依惜别的情感融入了眼前的景色之中。

可以说,李白的诗代表了唐人观看世界、观看自然的一种方式。他笔下的山水,总是有种非常神奇瑰丽的美感,和江山与我融为一体的阔大气魄。他把悲哀寂寞也能写得神采飞扬,这既可以说是李白的天才,也可以说是唐代漫游文化造就的旷。

李白自从十五岁离开蜀中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李白有一种“客寓"的性格,就是说他的人生就是“做客在外面、寄寓在旅途",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始终在路上。他在漫游的开始和临终之际,各写过一首诗,都是以大鹏来比喻自己。他的一生,就像一只无脚的鸟,一直在飞行,可以说是对唐代漫游文化的最好诠释。

漫游之中,唐人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做诗。就像现在人每到一处,都要发微博一样,诗人们往往把一些短小、精炼的诗写在旅店、佛寺、驿站、名胜等地方的墙上。很多诗人经常往来的地方,也会摆放专门的题诗板。题壁诗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了诗歌的传播。因为,题诗的墙壁和微博一样,是一个公共的话语空间,你写下的诗,自然会有无数的后来人前来欣赏。

比如崔颢有一首著名的《黄鹤楼》,由于诗写的好,又题在黄鹤楼上,在当时影响就特别大,以至于李白都甘拜下风。李白到黄鹤楼时,题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算是给崔景页点赞了。名胜、名诗,还有名人的加持,黄鹤楼、崔颢和他的诗,就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笔。

题壁诗还有一种作用,就是留言。唐代文人游历范围虽广,但总有一些必经的驿站、亭台。晚唐吴融有一句诗,“扬子江津十四经,纪行文字遍长亭",就是说在扬子江渡口的亭璧上,写满了纪行的诗。很多时候,诗人会在这些留言板上,看到熟人的题诗,也会写一首诗寄给对方,对方再寄诗做答,算是给彼此留言。诗人元稹很喜欢在题壁上留言,他在被贬之后,和柳宗元等人都得到诏令,可以返回长安,先走的元稹就在必经之路上写下一首诗,除了心有所感,同时也是想告诉好友柳宗元他们:我已经先到了,其中悲辛,并不只是诗中所写那么简单。

最后,我们来讲讲隐逸这种文人的人生选做官与归隐是唐代文人心之中的一个永恒的情结。这在孔子的时代就有了。孔子一方面教导颜回要读书,这样国家需要的时候,才能有所作为,但同时也说,国家如果不需要你,就应该像颜回那样,简单地生活也能“不改其乐"。隐逸是文人无法实现政治理想的时候,为自己寻找的可以保持精神独立与自由的生活状态。在中国历史上,这是士大夫阶层与集权制度相互制衡的一种方式。而在唐代,文人不仅读书的时候可以隐逸,官场失意的时候可以退避,甚至谋官求职,也可以通过隐逸来走“终南捷径"。唐代皇帝推崇隐者,很多文人在长安城附近的终南山中隐居,等皇帝来招揽,隐逸成为直通官场的一条捷径。李白就是通过这条路见到了唐玄宗,获得了官位。所以总体来说,和其他朝代相比,唐代文人在做官和隐逸之间的选择是比较自由的。因此,隐逸这种生活方式,对唐代诗歌也就产生了更深的影响。鲁迅给唐诗分类的时候,就按照做官和隐逸,把唐诗分为庙堂文学和山林文学两大类。这足以说明文人在做官和隐逸之间的切换,对文学艺术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最能体现隐逸生活对诗的影响的,就是山水田园诗派的王维和孟浩然。我们这里就先讲讲从来没有进入官场,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孟浩然。他虽然生性淡泊,但没能入仕途,主要是因为时运不济。他说自己“苦学三十载",但由于不善人际,所以也没有能举荐他的人。四十岁的时候,他曾经去过长安,结果没有考中。据野史记载,他落榜后曾在王维的家中见过唐玄宗,因为他的诗很有名,所以玄宗很高兴,请他说说最近写的诗,他就念了一首发牢骚的诗,其中有“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句,就是说因为自己没本事才会没能被皇帝重用,因为身体多病所有老朋友也都疏远了,不仅自艾自怜,似乎还含有讥讽皇帝没有知人之明的意思。结果惹得龙颜不悦,皇帝说:不是我不重用你,而是你自己不求上进。虽是野史,也侧面说明了孟浩然不谙世事,很难在官场中生存的个性。或许是因为他很了解自己这种性格,孟浩然从此回到他在襄阳城外的祖宅中隐居,一生再也没有求取过功名。

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因为考试不中而发牢骚,所以断绝了仕途的文人,是宋代的柳永。因为考试不中,柳永写了一首词,说自己考不中又有什么关系呢,那都是浮云而已,所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不如去写词好了。"因为这首词写得太好,大街小巷都在传唱,连皇帝都听过了,以至于后来他考中了,皇帝听说这个人是柳永,就把他的名字划了,还说:他要这浮云做什么呢,就填词去吧。后来柳永一生失意,常常自嘲是“奉旨填词"。

诗人没能考中做官,或许是诗人的不幸,但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的大幸。孟浩然以布衣诗人、隐逸诗人的身份度过了一生。他的生活安逸,爱好旅游,也喜欢品尝各美食,在溪边钓鱼,在林中唱歌。他一直生活在政治清明的天宝末年以前,

良好的政治氛围,幽静的自然环境,使他清高的人格理想没有受到压抑,因此也成就了他清新旷远的诗风。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诗《赠孟浩然》,前两句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后两句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称孟浩然为夫子,用高山仰止来赞他,可见李白有多么敬佩孟浩然的品格。

孟浩然是唐代山林诗人的典型,与东晋末年“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一样,做人和做诗都有强烈的隐逸倾向。另一位有着同样倾向的诗人,是王维。有人评价说孟浩然是“仕隐两失",因为他早年能安于隐逸,但中年考试失败后,原来那份自然地心情被破坏了。而王维是“仕隐两得",因为他始终在一种半官半隐的状态中,一方面从来没有彻底归隐过,即使是在官场失意时,也还保持着官位,而且还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他虽然做着官,却又一直有退隐的想法。他曾经两次在山中隐居,一次在终南山,一次在辋川。所以,他既有做官的俸禄,又有隐居的闲适,当然是仕隐两得了。

由于人都有习惯的行为、动作和思维方式,所以诗人都有喜好的字词,在王维这里,就是“回归"的“归"字。他的诗文中,共有138次用到“归"。除了“归",他还喜欢用“进入"的“入",比如“谢病始告归,依依入桑梓",说自己因病回家修养,既有归,也有入,体现出他对隐逸的理解和感受。从中我们能感觉到他有一种强烈的自闭倾向,好像要把自己锁起来。他母亲信佛,所以自幼受佛教的影响,半退休之后,把僧徒的生活和隐士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开创了居士的生活方式。他写诗还经常使用关门这个意象,似乎想把一切纷扰都拒之于门外。政治上失意之后,他更是遁入空门,吃斋念佛,进入到“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终极自闭状太。

山林寺院中良好的读书环境,唐代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皇帝对隐者的推崇,都让隐逸成为了在做官之外一种理想的人生选择。文人可以在做官与隐逸之间更自由地切换。这让他们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心性可以得到更好地滋养。这种品性流露到诗人的创作中,成为了唐代诗歌重要的文化品格。

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我们讲了唐代诗人三种典型的人生状态,做官、漫游和隐首先,由于做官的考试要考写诗,走后门也要写诗,所以诗是唐代文人的必备技能。他们得意的时候需要通过写诗来谋求功名,失意的时候也需要通过写诗来表达自我。其次,唐人喜欢漫游,而且一路游,一路写,形成了题壁文化和旷达的风格。第三,唐代文人可以在做官和隐逸之间自由的切换,让他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持精神的独立,对唐诗的品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诗歌的传统是抒情言志。所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古人的解释是,诗不是别的,只是人人心头舌尖有万不得以,所以必需说出之一句话罢了。如今我们读唐诗,了解诗句的美感固然重要,体会诗中所表现的诗人的情感体验,和诗人共情,才能让诗句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发生共鸣。

诗与唐代文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写诗可以说就是他们表达情感的基本方式。所以我们开始的时候说了,诗和唐代文人的关系非常紧密,这可以理解为唐诗成为诗歌史上的高峰的一个原因,而这也同样可以作为为什么唐诗具有永恒的魅力的解释。因为唐代的诗人,是在不受束缚地用诗的形式,表达最为普世的情感。当我们也情动于中的时候,或许不见得能自己说出像“孤帆远影碧空尽"这样有永恒力量的句子,但这些句子已经刻在你的心里,你和诗人在同样的情感体验中重叠了,体验就不仅限于眼前的人事物,而对诗的境界有了更深的体会,你也就进入了诗的世界中了。所以说读诗,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