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看起来最坚如磐石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他最危险的时候

人是成长的,所以,我们很容易把“成长性”投射到时代身上,以为时代和我们一样,每天在摸爬滚打中砥砺向前,结果一定很美好,前途一定很光明。

到后来才发现,历史未必是进步的,四分之一的事在重复,四分之一的事在倒退,还有四分之一的事随机发生,只有最后四分之一的事,才能供我们总结出所谓的“进步性”,而且,这些进步还异常地脆弱。

人的价值观,不可避免,是在他所经历过的时代中形成的。形成的过程很不堪,有时是一次次“打脸”,有时是一次次痛苦蜕变,更多时候是一次次的推倒重来,正如层层累积的地下废墟,每一种不同的土石,背后都有一次残酷的改朝换代。所以,一个人看起来坚如磐石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他最危险的时候。

一个人看起来最坚如磐石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他最危险的时候

其实,价值观这个东西,不是铁、不是钢,更不应该“坚如磐石”。信仰要像一座设计巧妙的拱桥。既要有原则,绷得住,又要有张力,经得住冷热交替;既要重一点,不至于被水流冲跑,又要轻一点,不能太深陷土中。还有,设计成“拱形”最重要的好处是:任何重压在拱桥上面的事物,都会让它更坚固。对于价值观来说,就要有一定的信仰之弹性。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人所接触的经验,也都是有限的。世界上的太多事物,太多规律都超出一个人的认知范围,我们要为自己的价值空间容下更多的复杂性、多面性,乃至错误。

信仰,是理性与非理性高度融合的地方,就像一天的晨曦或黄昏。在日月同辉的瞬间,能猜对未来是黑夜还是白天,只能凭运气。

无论如何,信仰,是用来抵御生命各种有限性的神奇工具。没它,就像一生都待在安全屋,可以一样活得很好;有了它,就像离家远行,风雨自己淋,好坏自己担。

一个人看起来最坚如磐石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他最危险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