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食记|今日大寒,你的餐桌上不能没有东北黏豆包

中国人向来讲究“食补”,这是中国人的饮食哲学,似乎在中国人的餐桌上美食和健康总是分不开的。大寒,冬日里的最后一个节气,“寒”,乃万病之源,而有驱寒功效的糯米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滋补消寒的不二之选。而在东北,除了常见的年糕,软糯香甜和黏豆包也深受老百姓喜爱。

旧食记|今日大寒,你的餐桌上不能没有东北黏豆包

享誉关外的黏豆包

黏豆包是享誉关外的一道美食,也是印象深刻的一道童年甜点(虽然它实际上是一种主食)。

我的家乡大田作物主要是玉米和高粱,用来制作黏豆包的黏米(南方人叫江米)基本上没有,所以黏豆包不常做、不常吃,但因为曾祖母、祖父母对这种吃食的喜爱,家里每年冬天还是要做上几回。

做黏豆包前,爷爷从集市上买来江米到生产队碾米厂碾压成细细的面粉,这种面粉既可以用来做黏豆包,也可以在正月十五时滚元宵。

面碾回来后,八十多岁的曾祖母亲自将其加水和成面团,为了增强面的弹性,面团要经过反复揉搓。面团揉好要放在盆里醒上一会儿,之后像包饺子擀剂子似的,将面团揉成辊儿,切成段,擀成片。当然,相对于饺子,黏豆包的皮儿要厚一些。做黏豆包最讲究的倒不是这个面,而是那个馅儿。那时候不像现在,可以到超市里买现成的红豆沙馅,做黏豆包的馅儿完全要靠手工且差不多得用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前一天,祖母把秋后从老豆角夹里收集来的干芸豆粒(东北人叫“饭豆”)拿出来,洗干净后用水泡上半天,之后放到火炉上的大铝锅里加水慢慢煮。豆粒要煮一两个小时,直到豆粒皮脱了,把锅端下来挑出脱落的豆粒皮儿。之后再把锅放到火上煮,在煮的过程中用一把勺子边搅拌边碾压豆粒,尽可能把豆粒碾成泥状,最后在碾碎的馅料中加入几粒糖精(白糖是舍不得用的,也基本上用不起),这时才能把锅从火炉上端下来备用,而这种甜甜的豆沙馅是我们的最爱,经常趁老祖母不注意用羹匙从里面偷偷地挖出来一勺放入嘴里,沙感十足且香甜无比。

黏豆包包起来容易,就是用擀好的面皮包裹上一小坨做好的豆馅,包好后的豆包有小孩拳头大小,皮儿不能太厚,但馅儿一定要丰满。在大柴锅里放上笼屉,笼屉上一定要放上屉布或大白菜叶,当然最讲究的是用泡好的干苏子叶铺底。包好的黏豆包小心整齐地码放在笼屉上,相互之间一定要隔开一点儿距离,否则豆包蒸熟后会粘连在一起。盖上锅盖,用湿布把锅盖上的缝隙都盖严实,用柴火蒸上半个小时,一定要确保豆包蒸熟了。开锅的那一刻,你会被豆包的样子惊呆,一个个黏豆包体积比原来稍稍变大,白净剔透地排列在笼屉上,热气蒸腾,伴着浓郁的米香和豆香以及苏子叶的香味,这就是黏豆包特有的香气。出锅的黏豆包可以直接吃,但味道和口感都稍差,最好是将一笼屉蒸熟的黏豆包放到室外冷冻后再吃。经过一晚上的严寒冷冻,黏豆包似乎比原来显得更挺拔,且透明度明显提高,透过晶莹的半透明状的豆包皮,能隐约看到里面暗紫色的豆馅,此时的豆包坚硬如铁,用嘴咬一口只能留下一点儿白印。老祖母把冻好的黏豆包一个个地从笼屉上摇动下来,储放到外面存放食物的大缸里。在过后的一段日子里,老人家会时不时地从缸里拿出几个冻得硬邦邦的黏豆包,重新回锅热一下。与最初相比,再次出锅的黏豆包外皮黏黏的,充满韧劲,内馅甜甜的,充满浓香,是我们餐后最喜欢的一种食品。当然,由于黏豆包的黏度太大,牙齿松动的人最好别吃,否则会把牙粘下来,这在东北是经常发生的事,绝对不是笑话!

黏豆包热量高、不易消化、顶饿,符合冰天雪地环境下东北人劳作或远行对食物的需求,因此被父老乡亲广泛喜爱。对当时的孩子而言,与味道相比,我们实际上更喜欢它独特的制作过程。如今,偶尔能在超市中看到这种食物,不会去买,但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曾祖母、祖母制作黏豆包的那些暖人场景,在她们现在居住的遥远天堂,应该还会有黏豆包吧!

(本文写于 2015 年 8 月 14 日下午,鲅鱼圈到北京的高铁上)

旧食记|今日大寒,你的餐桌上不能没有东北黏豆包

《旧食记》,杨荫凯著,春风文艺出版社

2016年6月出版,定价45.00元

童年渐远,故乡很近,东北人的集体纪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