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制前夜 ST公司保殼潮起

彭友俞菁菁

年年歲歲都在保殼,歲歲年年看點不同。

隨著註冊制改革箭在弦上,“殼資源”貶值在所難免,不少ST公司在加緊保殼的同時,也是積極尋求賣殼重組。一些堪稱“活化石”的ST公司,紛紛在今年展開資本運作,亦折射出今年市場的不同尋常。

ST公司悄然重組

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滬深兩市共有49家ST公司,其中14家預計全年業績扭虧,另有9家公司在前三季度實現盈利。不過還有*ST夏利、*ST京藍、*ST雲網等公司依然淨利潤虧損。其中,根據三季報,*ST夏利的淨利虧損達到8.54億元。

監管層強力推進註冊制改革之下,上市公司的重組正在提速。近期,不少前期重組失利的公司紛紛啟動第二次甚至三次停牌重組。一些老牌績差殼公司,也於近期悄然停牌。

11月20日,﹡ST 廣夏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案獲得審核通過。由此,寧夏國有資本運營集團公司(寧國運公司)將成為其控股股東,同時將寧東鐵路100%股權注入*ST廣夏。重組各方承諾,*ST廣夏在2015-2017年度淨利潤合計不低於10億元。

興業證券分析師龔裡指出,此次注入給公司帶來新的活力,寧東鐵路公司業績確定性快速增長,同時看好公司大力發展物流延伸服務,如集裝箱及煤炭電商等,多元發展方面公司切入光伏領域,未來將增厚公司盈利。

惠依投資基金經理趙曉玲則表示:“作為兩市最‘老牌’的ST公司,﹡ST 廣夏曾於2014年底停牌,時間長達4年,隨後推出重組方案並幾經修改。此次最終過會,也給ST公司艱難重組劃上了標誌性的一筆。”

兩市最袖珍的上市公司之一*ST星美也是類似,公司多年無主業,員工人數只有個位數,常年徘徊在退市邊緣,也在重組路上屢敗屢戰。今年9月2日,其披露了同世紀歡瑞的重組方案,現已進入審核程序。

同樣迫不及待進行重組的還有*ST新梅。近年來,該公司一直陷入兩家股東的股權之爭,相關方面還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但這也未影響到公司進行重組的熱情。8月21日,其宣佈重大事項停牌。11月27日的最新公告透露:“截至目前,本次重組的標的資產範圍已確定,為某軍用機械設備製造企業;公司與各交易方正在就重組框架協議的具體內容進行積極協商;財務顧問、律師、審計、評估等各中介機構對上市公司和擬收購資產的各項工作仍在有序推進。”

財富證券分析師龔濱指出,截至9月底,今年實際發生借殼案例67家,已完成借殼上市25家,實際完成數達到去年全年水平。今年7月初,受市場影響,IPO發行和發審會全面暫停。據7月3日公示的IPO排隊信息,受理首發企業607家(不包括28家已拿到發行批文卻暫緩發行的公司),“IPO堰塞湖”又一次出現。隨著註冊制推出的延遲,擬上市企業自然將目光轉向資本市場“殼資源”公司。

上海一位投行人士分析認為,在註冊制行將到來之下,待價而沽的殼資源也想趁此之前實現重組。另一方面,一些上市公司擬收購的資產,也有望獨立實現上市,被併購的意願也就下降,因此上市公司很希望在這段時間搶先併購優質資產,避免在未來成為同處資本市場的對手。

突擊自救

漸淡出市場之外,還有不少暫時沒有找好下家的ST公司,選擇在年底之前突擊出售資產,以求保殼。

廣發證券研究員陳果認為:市場對註冊制及退市辦法的討論不斷升溫,重要的因素在於,殼公司需在註冊制實質推行之前充分利用自身資本市場平臺的價值,併購重組新規也提供了更大便利。”

*ST京藍連續2年業績虧損,面臨暫停上市的風險。10月底公司宣佈出售三塊資產和負債。本次交易完成後,除尚未支付的吉源煤礦收購款以外的商業地產板塊及煤炭/礦業板塊的全部資產和負債將剝離出上市公司。公司在回覆證監會反饋意見時坦言:“如果本次交易無法在本年度實施,根據目前資產經營狀況及黑龍江京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處行業現狀,基本可以確定上市公司2015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負,上市公司將面臨極大的被暫停上市的風險。如果本次交易成功實施,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上市公司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此外,*ST光學本月向間接控股股東中電海康轉讓旗下上海光儀100%股權,有望提升盈利能力。此前*ST金化也向大股東出售了相關資產。

某上市券商投行部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根據相關政策文件的要求,上市公司的重大資產出售,只需要交易所進行事後審核,流程大為精簡,有助於快速完成交易,這在往年時間通常是來不及的。”

記者採訪的多位市場人士認為,今年ST公司重組積極性高漲,與註冊制改革的迫近息息相關。

11月27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目前,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的各項準備工作有序開展。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正在組織研究與註冊制相關的配套規章和規則。

國聯證券分析師張曉春指出:“註冊制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將更大於IPO重啟,A股供給的增加需要消耗更多的資金,對A股市場上漲不利。當前的新三板採用的是註冊制,其成立至今短短一年的時間,掛牌企業數量已經達到4239家,已經超過A股上市公司數量。A股實施註冊制後,股票數量同樣有可能迎來爆發式增長。同時,我們也有理由期待退市制度進一步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