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養家餬口難,養孩子、教育孩子更難;

兩個人當家長,但只有一個人靠譜上心,可就難上加難。

有人說婚姻裡最悲催的是“喪偶式育兒”,孩子的爸爸,有跟沒有一樣。

但更讓人崩潰的,其實是那些有還不如沒有的爸爸們。

最近熱傳的一個說法叫“詐屍式育兒”。

說的就是這些“死又死不透,經常跳起來亂指揮”爸爸們的日常。

平時不管孩子,偶爾在某些看不慣的事情上“突然詐屍”對孩子和媽媽指指點點。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還有網友總結出幾大特徵:

1、沒事各種瞎指揮,坐等驗收育兒成果

“高中時期,我爸連我上高几都不知道,一看我看電視,就問我不怎麼不學習……”


2、說風涼話,站著說話不腰疼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3、扯後腿,幫不了忙還拖後腿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4、強行植入,沒事刷一刷存在感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5、自己是親爹,你是後媽

“我爹,考好了說是她的英明領導,考不好是因為我媽教育得不行。”


不少人感嘆這形容十分準確:“典型我爸”,“我家就是這樣”……

比起“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還紮了不少中年老母親的心,迅速成為育兒鄙視鏈的最底端。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1


不一樣的詐屍

一樣的缺位


“詐屍式育兒”的父親經常對小孩的作業兩眼一抹黑,對媽媽們的策略犯懵;

還以為是自己當年讀書的時候,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老師不拉微信群,全靠“想當然”。

偏偏認不清自己無知,非要像個定時炸彈,時不時炸出“臨門一腳”。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辯手傅首爾談“無良父親” / 奇葩說

“從小到大,他沒去過一次家長會,卻總是因為我一點小事跟我媽吵架!每次都是心血來潮……”

沒有真正花時間盡責,卻喜歡樹立權威,那隻能通過頤氣指使。

前段時間,@鹽都小警察曬齣兒子貼在門上的紙條: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請勿進入(爸,說的就是你)

“太久沒回家,就是這個待遇。”

遭到親兒子的嫌棄,讓人看得心酸。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比起喪偶式育兒父親的完全缺位,詐屍式的父親也神龍不見首尾,“刷”出來的存在感微乎其微。

在孩子心裡,“父愛”總是少了那麼一塊。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辯手傅首爾談“無良父親” / 奇葩說

學術期刊《婚姻與家庭》刊登了一份研究報告,針對10個西方發達國家,分別測量了母親和父親1965-2012年每日平均花費的育兒時間。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母親每日花費的育兒時間 / Educational Gradients inParents ’Child

除了法國和斯洛文尼亞,無論是大學還是非大學學歷的母親,每日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明顯上升。

2012年,丹麥母親每天花將近220分鐘——3.6小時,和孩子呆在一起,屬10國之最。比1965年增長了將近200%。

我們再來對照父親的表現: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父親每日花費的育兒時間 / Educational Gradients inParents ’Child

意料之中的是,父親的時間花費都遜於母親。各國媽媽們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多,而且進步普遍較大;父親相對來說,陪孩子所花費的時間總體漲幅很小。

即使是漲幅最高的丹麥父親,總時長也只有母親的二分之一。

在中國,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機構的調查,發現大多數父親都只提供經濟上的支持,完全忽視和孩子的交流。

22.0%的父親很少“擁抱、親吻孩子”;

三成父親不會對孩子說“我愛你”;

“作為家委會成員或家長代表,經常為學校出力、出謀”的父親僅有6.7%

就像作家劉墉說的:許多爸爸在孩子圖畫裡,沒有手。

為什麼?

因為在孩子記憶裡,爸爸像一團影子,總是抓不住。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誰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會當爸爸,但靠著一兩句話的“教育”就想獲得父親這個角色在孩子心中的權威,未免太過偷懶。


更有甚者認為自己賺錢養家就夠了。

“忙工作”讓不少爸爸有理由推脫家庭教育中的責任,《經濟學人》的報告也指出,父親參與家庭教育的程度不夠,工作是關鍵因素。

早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心理學家就開始研究“父愛缺失”(Father Absence) 問題,並呼籲父親多與兒童玩耍。

缺乏父愛的孩子普遍沒有安全感、自尊感低下,缺乏自信。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女主悲劇的根源之一則是年少時缺少父親的關愛 / 豆瓣

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90%以上的兒童問題與父親教育的缺失有關。

“在教育的路上,一個好爸爸勝過100個好老師。”

2


互怨家庭裡

遭殃的還是孩子


無論是直言“喪偶式育兒”,還是怒懟“詐屍式育兒”,多是孩子母親對於孩子父親的控訴

。當然也不排除個別孩子母親缺位的情況。

南京有一位媽媽的休夫朋友圈火了,起因是兒子考試全班倒數第二,給老公打電話,他竟回一句:“都怪你!把我的好基因給摻合雜了!”

媽媽怒不可遏,氣到發朋友圈說:“這種老公不如休了!”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南京媽媽朋友圈 / 現代快報

“老公不回家,意味著你只需要照顧孩子和自己;老公回家,你要照顧你和孩子,還要照顧老公,還會吵架。”

雖然只是網友的調侃,卻也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

要說世界上最讓人心累的工作,當媽的一定在榜上。

上班要和領導鬥智鬥勇,回家還要陪孩子、跟作業見招拆招。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陪讀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南京一位33歲的媽媽,就因為陪娃寫作業,被氣到腦梗住院。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南京媽媽病歷,因陪孩子寫作業氣到腦梗 / 現代快報

平時輔導作業的時候爸爸不在,成績下降的時候媽媽背鍋。

“我是後媽他是親爸,放給他管他人影又沒了!”

媽媽帶孩子一肚子苦水沒出倒不說,還要接受來自親生丈夫的人格侮辱。

輕者氣到“休夫”,重者危及生命。

上海的一名媽媽將自己出生不滿半歲的孩子拋下5樓,隨後自己也跳了下去。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圖片來源 / 上海新聞綜合

起因是孩子從床上摔了下來,丈夫指責她:“你不上班,連孩子都帶不好!”說完就去參加同學的婚禮了。

好在樓底鬆軟的草坪救了她們,母女倆獲救。

像這位媽媽一樣極端衝動的情況實屬少見,也需警惕。

但生活中,不問青紅皂白就對媽媽指手畫腳的爸爸卻出奇得多。

只是大多數媽媽都夠理智、夠堅強,才能把一切統統忍受了下來。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若是忍無可忍、互不相讓,誰也說服不了誰,那便容易發生口角,相互抱怨。

說到底,互怨家庭裡,遭殃的還是夾在中間的孩子。

研究顯示,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大約2歲或更小)就把父母的一切看在眼裡。

6個月的幼兒,在父母吵架時,TA的心跳血壓就會上升。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臺灣兒科醫生黃從寧講解幼兒對於父母情緒的反應 / 幸福來敲門

他們經常注意到父母之間的爭吵,甚至當父母為了保護孩子"偷偷吵架",特意避開瞞著孩子時。

“育兒”作為家庭活動中至關重要的部分,父母雙方的關愛和陪伴屬於"基本條件”。

這個基礎上,“和諧”、“溫暖”、“有愛”則是強有力的加分項。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州郊區,一家人出去騎行郊遊。爸爸教大兒子修理自行車,媽媽教小兒子如何做伸展運動 / 作者圖

美國肯特州立大學的一項心理學研究報告也認為:

良好的夫妻關係,能夠促進父母共同參與育兒,並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積極影響。

父母恩愛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家庭關係和諧能給孩子提供滿滿的安全感;雙方與孩子一同玩耍可以促進大腦的健康發育,有利於身心健康。


3

好的教育需要共同參與

更要統一“口徑”


關於“一個家裡,教育誰說了算” 的問題,爭論永恆不休。

詐屍式育兒最讓中年母親感到“扎心”的一點就在於:

自己好不容易讓孩子養成的習慣,可能因為“突然詐屍”的父親一句話,打回原形。

該出現的時候不出現,不該出現的時候出來指手畫腳。

當然,“詐屍“出來搗亂的,不僅僅只是爸爸,還可以是家中任何一位沒有遵守“統一戰線”的人,比如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媽媽不許你吃糖,姥姥悄悄給你帶了些,不要告訴媽媽哦!”

“爺爺帶你去公園玩,別聽媽媽的,困在家寫作業傷眼睛不好。”

老一輩愛孩心切可以理解,但愛孩子不能害了孩子。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學會“看眼色”:在媽媽面前賣乖,在其他家人面前任性自我。

一個綜藝節目中,由於母親收了兩次快遞,每次都堆在門口,姥姥抱怨她買得太多。

問孫子:“你不覺得你媽媽買得太多了嗎?”

孫子本能地回答:“對呀,都裝不下,放哪兒啊,都沒有地方放。”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圖片來源 / 綜藝《媽媽是超人》

這時候媽媽一個眼神看過來反問他:“你真的是那麼覺得的嗎?”

男孩立刻轉了風向。一邊幫媽媽搬快遞一邊說:“你想買這麼多就可以買。”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圖片來源 / 綜藝《媽媽是超人》

分分鐘見風使舵。

難怪姥姥給了他一句話評價: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中年女人的崩潰:躲過喪偶式婚姻,躲不過詐屍式育兒

圖片來源 / 綜藝《媽媽是超人》

4歲半的男孩還不懂這話的意思,對於快遞這件事的,也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看法。

但是他顯然知道誰在眼前,就得看誰的顏色。

家庭教育觀念若沒有形成“統一口徑”,一人來一套,容易錯亂孩子的認知,影響是非標準和價值判斷,甚至學會隱瞞和欺騙。


孩子在還沒有對世界有清晰認知的時候,父母、親人幫助孩子認識世界,形成了孩子的基本世界觀。

好的家庭教育裡要有一個統一“教育方針”。

因為幼兒階段的孩子,認知處在一個發展關鍵點上,如果家長的教育方式破壞了一致性,孩子就會無所適從;

不同方向的教育方式、理念,會相互影響,長此以往也容易導致孩子形成兩面性複雜型人格。

無論是喪偶式育兒還是詐屍式育兒,歸根到底,說的都是家庭教育中失衡且不夠理想的一種狀態。

家庭教育是一個合作的過程,誰說了算不重要;

況且夫妻倆,共同面對生活這場戰鬥,養育孩子健康成長,通力合作才最重要。

畢竟,生活不只是打怪升級。

“豬隊友”想“躺贏”,沒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