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發現密謀組織?歷史在重複:黑色國防軍史話

近期有外國媒體報導說德軍發現內部有極右軍官組織,他們密謀刺殺德國高官,筆者不由得想起了德軍歷史上就存在過的密謀組織,這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從一戰結束到納粹上臺就一直存在,而且還屢次搞出轟動一時的事件。

黑色國防軍

事情要從一戰德國戰敗說起,當時德國皇帝退位,逃亡國外,德國成為共和國,也就是所謂了魏瑪共和國時代。然而,魏瑪時代的軍隊依然由帝國時期的軍官階層控制,他們對一戰戰敗既不服氣,也不甘心,德軍高層裡出現了一個叫做“黑色國防軍”(Schwarze Reichswehr)的組織,據稱目標是“打擊國內敵人,伺機向英法復仇”,一方面串聯發展人員,一方面扶植軍隊以外的準軍事組織來做一些他們不方便直接出面的事情。

這個密謀組織的首領可能是日後的德軍元帥,時任中將的費多爾·馮·博克,也可能是軍銜更高的大人物,日常聯絡是由布魯諾·布赫魯克少校和保羅·舒爾茨中尉負責。他們動用德軍的資源,先後支持的外圍組織可能是10個之多,不僅僅暗地裡給這些準軍事組織提供武器、彈藥和補給,還幫助他們進行軍事訓練,解決軍訓場地。其扶植的外圍組織中,影響較大的是志願隊和鋼盔團。

德軍發現密謀組織?歷史在重複:黑色國防軍史話

魏瑪國防軍的將校們,誰知道里面暗藏著多少密謀分子呢?

志願隊

志願隊(Freikorps)經常被國內從字面意思翻譯為自由軍團,也曾被套譯成民團,但是稱為志願隊或者義勇隊才比較合適,這個組織的名稱源於腓特烈大王時代的義勇騎兵部隊,不過一戰後的義勇隊是黑色國防軍暗中支持的組織,成員大多是一戰德軍老兵,穿著一戰遺留的軍服,志願隊的徽章多種多樣,比如骷髏,萬字標記等,萬字後來被納粹所採用。

理論上,它只是準軍事組織,但是這個組織不但步槍機槍俱全,連重炮和裝甲車都有

德軍發現密謀組織?歷史在重複:黑色國防軍史話

志願隊的大炮

志願隊的人數之眾,從它下屬的單位可見一斑,先後編有兩個師:鐵師和禁衛騎兵志願師;1個旅:埃爾哈特旅,另有若干個志願支隊,比如卡斯帕裡、利希特施拉格、呂措、梅爾克爾、奧伯蘭、羅斯巴赫和斯圖加特志願隊。

志願隊多次以武力打擊德國左翼力量,比較出名的事件是彈壓德國斯巴達克同盟,殺死著名左派人士李卜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不過最為聲勢浩大的事件當屬1920年的卡普暴動。

卡普政變

1920年,當時的德國國防部長諾斯克下令解散志願隊的埃爾哈特旅,依據是《凡爾賽合約》——德國陸軍的兵員被限制為十萬人,海軍則是一萬五千人。命令遭到負責柏林城防的第一集群司令瓦爾特·馮·呂特維茲將軍的拒絕。呂特維茲將軍抗命之後直接調動志願隊向柏林進軍。

驚慌失措的魏瑪內閣連忙命令德軍總司令漢斯·馮·澤克特(誤譯:塞克特)將軍出兵,不過後者意味深長地回答:“國防軍不打國防軍

(Reichswehr schießt nicht auf Reichswehr)。“直接拒絕下令出兵。無助的內閣不得不逃出柏林。

德軍的一個將軍調動志願隊佔領柏林,總司令拒絕出兵平息,不由得讓人浮想聯翩——黑色國防軍裡恐怕還有級別更高的密謀分子,只是沒有直白地表明身份而已。

德軍發現密謀組織?歷史在重複:黑色國防軍史話

進軍的志願隊(《臺爾曼傳》劇照)

志願隊佔領柏林之後,組織了以沃爾夫岡·卡普為首的內閣,卡普政變因此得名。如果不是德國全國抵制這個內閣,使其在4天內被迫宣告解散,不知道這場鬧劇會如何發展。

政變結束之後,德國對政變者的清算之輕描淡寫恐怕空前絕後:先是宣佈起訴775人,然後大部分不了了之。至於謀反的卡普內閣,只有1人被判處五年監禁,佔領柏林的呂特維茲將軍被大赦,澤克特將軍幾乎沒有受到處置,繼續身居高位。

國外歷史學家對此都看不下去了,紛紛拿出魏瑪共和國對左翼的處置來比較,更不用說後來希特勒對720密謀分子的處置,以及兩德統一後對原東德軍政官員的處置了。

鋼盔團

卡普政變平息之後,志願隊被德國政府宣佈解散,這個組織在幾年後確實也停止了存在。人們相信黑色國防軍在大約1923年的之後也停止了活動。不過另外一個準軍事組織鋼盔團的影響越來越大了。

鋼盔團的全稱是“鋼盔,前線士兵聯盟”(Stahlhelm, Bund der Frontsoldaten),成立於1918年,是以德國國家人民黨的武裝的名義建立的,標誌是德式鋼盔寫上組織的名稱。

德軍發現密謀組織?歷史在重複:黑色國防軍史話

鋼盔團的標誌

在卡普政變之後大量吸收原志願隊的成員,之後宣佈自己是非黨派組織,人員一度高達50萬之眾,而鋼盔團的領袖弗朗茨·澤爾特在一戰時是個戰地記者,軍銜只是上尉,並未表現出多少過人之處。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德軍內部人員的支持,這個基本由老兵組成的準軍事組織能有序運轉。

德軍發現密謀組織?歷史在重複:黑色國防軍史話

鋼盔團成員列隊

鋼盔團參加了大量支持右翼,打擊左翼的活動,基本被魏瑪政府所默許。

等到希特勒掌權之後,鋼盔團集體併入納粹下屬的衝鋒隊,其領袖澤爾特更是當上了納粹德國的勞工部長,一直任職至德國二戰戰敗。

陰魂不散?

二戰結束之後,整個德國開始反思納粹時代的作為,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做了。有一種說法稱,鋼盔團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就復活了,原二戰德軍元帥凱塞林擔任領袖,這個組織有可能一直存在下去。不知道報導中的所謂德軍內部的密謀組織,是否與其有關呢?

影視劇

1955年,東德拍攝的史實巨片《臺爾曼傳》中有相當的篇幅表現了志願隊和鋼盔團,電影上集裡真實再現了擁有重炮、騎兵和裝甲車的志願隊,下集裡,鋼盔團在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混亂局勢中頻繁出場。

2017年開始播出的德國電視劇《巴比倫柏林》,故事的主線是偵探懸疑,也表現了黑色國防軍對德國局勢的影響,電視劇第一集中掃射街道的裝甲車極有可能是志願隊的下屬單位所謂,由於電視劇還在繼續拍攝,也許後面能看到德軍密謀組織的更多活動。

德軍發現密謀組織?歷史在重複:黑色國防軍史話

熱搜:村民發現國外潛航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