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也是母子一場,慈禧為什麼在最後時刻毒殺光緒?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導語:慈禧本名是葉赫那拉·杏貞,是清朝末期最有權勢的女人,掌握整個大清帝國的權力達到50年。而同時期的光緒皇帝就是一個傀儡皇帝,在光緒去世不到20多個小時裡,慈禧也接著去世。這不免讓人產生疑惑,是慈禧毒害的光緒嗎?

我經過分析認為,慈禧毒害光緒的可能性非常大。

1.先分析慈禧和光緒的關係

慈禧原來是咸豐帝的嬪妃,因為他的兒子載淳是同治皇帝。慈禧也母以子貴,從一個嬪妃晉升為聖母皇太后。慈禧是個非常有手腕的人,他從貴人成長為皇太后,一直痴迷於掌握權力。在同治帝還很小的時候,他就聯合慈安太后和恭親王奕訢,除掉顧命八大臣。

慈禧和慈安實現了垂簾聽政,後來同治皇帝去世,慈禧又選擇了自己妹妹的兒子做了皇帝,就是光緒皇帝。趁著這段時間慈安太后去世,慈禧又把恭親王奕訢排擠在權力中心之外。光緒又是一個小皇帝,根基不牢固,慈禧就掌握了大權。在慈禧掌權的時間裡,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直接導致清代的落後。

光緒皇帝雖然是皇帝,但是他沒有慈禧的勢力大。光緒一直想要培養自己的勢力,他力主變法維新,想要學習西方來拯救落後的清政府。但是這些行為觸動了既得利益者,遭到慈禧的強烈反對,最後被慈禧廢除。

所以得出結論,慈禧和光緒的關係很不好,在權力面前,他們是兩個鬥爭的主體。

2.再分析為何我認為是慈禧毒害的光緒,理由有以下3點

第一點,慈禧害怕光緒掌握權力

光緒的維新變法運動,只進行了100多天,就被慈禧全部廢除了。慈禧還下旨殺害了著名的戊戌六君子,這些都讓光緒廢除痛恨。慈禧以光緒生病為理由,把他幽禁在西苑瀛臺,相當於把光緒帝看管起來。

光緒帝也就只有38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慈禧如果不把光緒毒殺,將來光緒帝掌握權力,必定要對慈禧進行清算。

第二點,光緒之死太突然,慈禧安排非常周詳

光緒帝生前沒有建造陵墓,也沒有傳出病危的消息,為何會突然離世。而且在光緒去世的20多個小時裡面,慈禧已經完成了皇權的交接,她把皇位傳給了不到三歲的溥儀,也就是末代的宣統皇帝。這一切的安排好像是事先計劃好的。

第三點,光緒的頭髮鑑定是砒霜中毒

經過後代的研究,從光緒帝的頭髮中,發現有大量的砷元素。而砒霜中就含有大量的砷元素,所以後代據此猜測,光緒很有可能是砒霜中毒而死。砒霜大家可能不熟悉,它還有一個別稱叫做鶴頂紅,是一種高劇毒的毒物,砒霜無色無味,在無形之中就把人毒殺了。

所以經過以上的分析,我認為慈禧毒害光緒的可能性非常大。


小燦哥說歷史


看到有人的質疑為什麼檢測頭髮?因為砒霜中含有大量的砷元素,人頭髮中也是含有砷的。如果頭髮中檢測到砷的含量過高,那麼這個人很有可能是砒霜中毒而死。為什麼要檢測頭髮呢?因為光緒死了已經有一百年多年了,頭髮是為數不多能夠保存下來的。鑑定組其實不光檢測了頭髮,而且還檢測了光緒的骨頭,衣服和墓內外的環境樣品,經過5年的反覆實驗才證明了光緒是死於砒霜中毒。所以光緒死於砒霜中毒應該是可信的。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慈禧和光緒是不是母子一場?準確的來說光緒只是慈禧收養的,光緒是她妹妹的兒子,並非親生的。慈禧收養光緒的時候,光緒已經四歲了,並不是那種剛出生就抱養的。當然慈禧這個人性格還是有點問題的,據說當年她和自己親兒子同治皇帝關係就不大好,同治皇帝對慈安皇后更加親近。

光緒之死的確太過蹊蹺了,光緒去世的時候甚至連陵寢都沒有事先建造。同時光緒去世不到20個小時,慈禧便也接著去世。所以光緒之死一直是個疑問。目前來看,光緒的確是死於非命,那麼到底是誰殺死了光緒呢?

目前來看。毫無疑問慈禧是最大的嫌疑人,因為百日維新,慈禧發動兵變,囚禁了光緒,二人可謂是反目成仇。如果慈禧去世,光緒再度掌握權力,那麼必然又將是另一場血雨腥風。所以出於權力的平穩交接,光緒是活不下去的。特別是光緒和慈禧之死僅僅一天時間不到,

在這短短的20個小時中,慈禧迅速完成了繼位人的確定以及權力的交接,不得不讓人懷疑是慈禧謀害的光緒。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緒皇帝於瀛臺涵元殿駕崩;第二日未刻,慈禧太后在故宮儀鸞殿病死。在兩天時間內,二人雙雙斃命。因為二人生前的恩恩怨怨,使得光緒帝之死被罩上了陰謀殺害的陰影。

毫無疑問,光緒是被人下了砒霜毒死的。這是清西陵文物管理處在清理崇陵地宮時,抽取樣本後通過專家化驗得出的料學論斷。那究竟是誰毒害光緒帝的呢?百年來有三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爭論):

第一,慈禧毒害說。

光緒皇帝之死和慈禧之死,實在是難以置信的巧合。光緒帝年紀輕輕,竟然死在了慈禧的前面,而且前後相差不過一天,說是巧合,怕沒有幾個人相信,說是處心積慮的謀害,也缺少點直接鐵證。但雁過留聲,人過留痕。聯想到自維新變法開始,二人便長期處於矛盾狀態,光緒甚至一度處於軟禁之下,要不是洋鬼子們強烈干涉,慈禧早都廢了帝另立新君了。但從慈禧在死之前的政治佈局可窺一斑:就在光緒死前一天,傳儀從醇親王府被接進紫禁城,同時,還將醇親王封為攝政王。光緒帝一死,慈禧太后的寢宮儀鸞殿中便傳出了懿旨,立傳儀為嗣皇帝,命攝政王載灃為監國。根據清代最重要的官方典籍《清德宗實錄》記載,慈禧太后是通過光緒皇帝,向內閣發了兩道諭旨下達上述旨意的。似乎慈禧已經預料到了,光緒帝即將死去,這一切都在為他的死做準備,而且佈局環環相扣,決然能夠避免一場因帝王駕崩而引起的政治動亂。光緒帝被圈禁,對於這一切絲毫不知,反而向全國督撫頒佈命令,在民間訪求名醫,為自己治病。再著,慈禧當時也病危,她在預感到自己行將就木之後,害怕將來光緒親政,會推翻她所有的政策,平反她手製造的冤假錯案,繼而損害她的名譽,於是,慈禧派人在光緒的飲食中下毒(砒霜),將他毒死。活著,要將他攥在手心,死了,也要一起帶進陰曹地府。總之,慈禧毒害光緒帝的動機、目的、手段、條件、過程等全都具備且順理成章。

第二,袁世凱毒害說。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則稱,光緒之死,全系袁世凱所為。眾所周知,當初維新變法時,正因為袁世凱的叛變,才導致變法的失敗。光緒帝最痛恨之人,莫過於他。於是,袁世凱在慈禧死之前先下手為強,趁著送藥的機會,將光緒帝毒死。

第三,李蓮英毒害說。

還有人認為,光緒之死,慈禧並不知情,一切不過是大太監李蓮英在搗鬼。如英國人白克好司的《慈禧外傳》和德齡的《瀛臺泣血記》就記載稱,李蓮英在慈禧身邊是紅人,仗著寵信,對光緒百般無理。眼見慈禧病重,李蓮英遂擔心光緒親政後會徹底清算自已,於是,李蓮英便藉著慈禧的名義,將光緒帝毒害。


書中有毒


因為她不是他親媽!

對於光緒帝的死,以前多數認為,根據太醫院的醫案,是正常病故,雖然一直以來有人認為是被謀害的。近來公佈的對光緒帝衣服、頭髮等檢測結果,他身體中砷的含量比現代人高兩千多倍,比同時代他的皇后隆裕也高出幾百倍。這個砷含量是足以要了他的命的。根據這個檢測,光緒是被毒殺的應該確定無疑。

那麼是誰下的手?有大概幾種說法,大太監李蓮英、袁世凱以及慈禧。雖然前兩個光緒的生死的確都關係到他們的榮辱,但光緒雖然是落難皇帝,外人想下手也沒那麼容易。如果光緒是被毒死的,那麼最想讓他死,還有能力下手的,一定是慈禧。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會想,好得也是母子一場,何必如此?但帝王們的心術,和我們一定非常非常不同。

首先,大恩即大仇。雖然光緒如果不當皇帝,也是一個王爺。但王爺和皇帝之間的一步,可不是誰都有資格跨過去的。把光緒扶上皇位,對於光緒以及醇親王一家來說,都是大恩。光緒以及醇親王一家何以為報?報不了就是大仇。

日常相處中的矛盾:慈禧一定是一個控制慾極強的人。自己親兒子同治帝的閨房之事都得管,何況一個養子!還不是得事無鉅細全部在慈禧掌握之下。這種嚴重控制誰受得了?!摩擦肯定有。

對於最高權力:大權力有大誘惑,小權利有小誘惑,那皇權就是至高無上的誘惑。給誰前面掛一塊肥肉卻不給吃,誰都鬧心。何況是皇權。只要有名義上的皇權,就要活得實際的行政權力。歷史上一些被權臣或外戚掌控的皇帝,哪個不是為了奪回皇權而各種努力的。當然,有成功的,如唐高宗、康熙……;也不乏失敗的,如曹髦……,甚至是丟了性命。

光緒和慈禧兩個在實權上的角力,也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啊。 如果光緒活到了慈禧死後,他就是貨真價實的皇帝了。那麼,這麼多年的新仇舊恨,他會不會和慈禧來個清算?!

更重要的是,所有慈禧對於身後事的佈局,也就不會以慈禧的意志為轉移,那得看光緒怎麼打算了。 所以,慈禧弄死光緒,這裡面有私人的恩怨,更有是對身後事的佈局與看法的不同吧。

哎,皇家雖然富貴,但當一富貴閒人比較好。皇帝這崗位也挺危險的。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這個課題組是腦殘!中毒了。毒會跑到衣服上、頭髮裡?


不要關注我取消關注


光緒皇帝要是能運用韜光養晦、委曲求全、陽奉陰違、不擇手段的偉大謀略,待熬到慈禧太后仙逝,後半生想不過神仙日子都難。只能說明作為皇帝的他責任心很強,只要能使大清帝國千秋萬代不想蹉跎每一天,為黎民百姓操碎了心。


刺蝟84537189


為了權利整治


用戶98160936067


光緒至死也沒明白,他被康友為等人忽悠了,假如康有為策劃的殺慈禧幫光緒奪權成功,光緒可能更早地死於非命。


時代131301126


慈禧和光緒不是母子關係,帝黨和後黨鬥爭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百日維新光緒帝黨失敗人員被殺,他被囚在瀛臺,也許慈禧感覺時日不多,光緒帝年輕,不想讓他贏在年齡上重新執政。


大漢冕服


因為兩者毫無血緣關係!殺它就是殺狗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