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伤春不如惜春,看花不如折花!

中国文化中,二十四节气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孔子云: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古人总结的节气就是依照大自然四时的规律而确定,并给每个节气起了一个优美动听的名字。不仅如此,在每个节气的背后,也都暗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


谷雨:伤春不如惜春,看花不如折花!

谷雨,雨生百谷,百谷得雨而生。布谷鸟的叫声刚刚远去,百谷露出新芽,此时的雨就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场“春雨贵如油”,百谷就可生机盎然,一年的收获也从这里看到了希望。

谷雨:伤春不如惜春,看花不如折花!

自然,谷雨到来,也意味着暮春时节的来临。袅袅鞭丝冲落絮,归去临春,试问春何许?眼看着春光逝去,美景不再,伤春之情岂止是一人所有?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即使是自信爆棚的盛唐,王昌龄也替闺中女儿发此闺怨,封侯又如何?怎如日日相伴,共赏良辰?

谷雨:伤春不如惜春,看花不如折花!

古人伤春,不仅仅是柔肠百结的女子,更多的是堂堂五尺男儿。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这是宋朝晏殊看雨打落花的一声叹息和无奈。

一贯是“铁马冰河”,“为国戍轮台”的陆游,也曾发出“残年流转似萍根,马上伤春易断魂。”的感慨。

谷雨:伤春不如惜春,看花不如折花!

伤春,是因为春易逝。良辰美景,转眼消失,怎不让人落泪?“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才看到枝头红杏“春意闹”,倏忽间,竟已成了落花飞红,辗转零落,有情之人怎能不伤怀?

谷雨:伤春不如惜春,看花不如折花!

伤春的最高境界是“惜春”。因为知道春太过“匆匆”,所以把珍惜每一分春光,珍惜每一刻美景。“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恐怕是最动人的惜春、惜时之劝了。

与其在落红漫天时暗自神伤,不如珍惜春华满枝的时光。

谷雨:伤春不如惜春,看花不如折花!

如果您也喜欢传统文化,欢迎关注繁星国学,和我们一起走进经典之门(本文是繁星国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好文章共分享是件功德无量的事,但码字不易,请互相尊重理解,共同进步!小编心存感激!)喜欢这个文章可以赞赏、点赞或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