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越少,自由越多”一对在野外生活10年的夫妇,最深体会

一对来自新西兰的夫妇,在野外生活了10年,他们不仅没有厌倦,还想着此生,或许就在这种模式下,生活下去......

“拥有越少,自由越多”一对在野外生活10年的夫妇,最深体会

过什么样的日子,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显然,一对来自新西兰的夫妇非常不同,他们已经在野外生活了10年,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们只不过是过着野外游牧生活,一晃过去10年,我们想,我们可能就这么过一辈子了。”

现年34岁的Miriam和64岁的Peter就是这对与众不同的夫妇。

Miriam来自荷兰韦尔,Peter来自新西兰。

两个人在印度相遇。

那是13年前的事情了:当时,Peter是树木学家和大学讲师,他也曾经是个天然的牧羊人。

而只有21岁的Miriam只有一个梦想:到处走走,看看世界。

因为共同的爱好,让两个人迅速走到了一起。而接下来“飘忽不定的生活”也让两个人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拥有越少,自由越多”一对在野外生活10年的夫妇,最深体会

两个人一起旅行了几年之后,搬回了新西兰。

因为共同热爱运动和野外,两个人在常规的生活里,增加了不少亲近大自然的机会。然而,一次10天的徒步穿越灌木丛的活动,让两个人萌生了去野外生存一年的想法。

Miriam回忆道:“我们和家人说,想去尝试野外生活一年,只一年就好。这就好似一个梦想,人一辈子总要有个必须实现的梦想,而去野外生活,就是我们夫妇共同的理想。”

于是,他们开始着手准备着。

一方面,这对夫妇要学习各种野外生活技能的训练,其中包括:如何在雨天里点燃柴火;如果躲避野生动物的袭击;如何在野外找到食物;如何在黑暗中看清食物。

这样的生存训练严苛却非常有价值,这对夫妇花费了一年的时间用来研习。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变卖所有的家当,这其中也包括两个人的房子,他们没想过未来回归,只想到卖掉一切,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拥有越少,自由越多”一对在野外生活10年的夫妇,最深体会

在进行了必要的野外生活生存训练之后,Miriam和Peter开始了全面的物质准备。

他们精准地计算出这一年需要携带的生活必需品:麦片,奶粉,豆类,蜂蜜和茶叶以及帐篷,衣物之后,每个人背了一个超过85公斤的超大书包上路了。

Miriam此前是个特别需求训练师,也当过体育老师,所以在外人看来85公斤的重量对她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为了打猎和安全考虑,Miriam和Peter还携带了一把猎刀和一支猎枪。

Peter表示:“比起用猎枪,我们更喜欢弓箭和猎刀。因为不同地区对于使用枪支的要求不同,为了不必要的麻烦,猎枪更像是个心理安慰。”

这对夫妇首要的目的地,就是新西兰的野外。

起初,他们在新西兰的纳尔逊湖泊区开始野外生活,而后他们又转移到新西兰西海岸。

“拥有越少,自由越多”一对在野外生活10年的夫妇,最深体会

然而,现实和理想之间终归有着很大差距,Miriam和Peter最初的野外生活并不顺利,这主要体现到食物上。

Miriam从出生起就一直吃素,而她在野外生活初期,依然保持着素食主义者的习惯。

可很快她就发现,素食不能抵御野外的寒冷,还会引发胃痛。

Miriam表示:“那时,我经常会在睡梦中疼醒,我觉得胃痛主要是吃素引起的。而最大的问题是,寒冷!因为胃里没有任何肉类,我完全没有足够的热量来抵御寒冷。”

而更重要的是,绝对的素食,让伴侣Peter很快就瘦了。

考虑到他比自己大30岁的年龄差距,Miriam正式开始了打猎生活。

“这也是一个意外,眼看着Peter就瘦了,虽然他始终都没说想吃肉,但我知道,我必须要行动起来!”

“拥有越少,自由越多”一对在野外生活10年的夫妇,最深体会

此前,Miriam花费了一年的时间用来练习射箭,她已经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精通射箭技能的“高手”。

但图有射箭技能,但找不到猎物也是非常闹心的事情。

为了尽快解决吃肉的问题,这对夫妇不得不搭建了一个陷阱。

很快,他们成功地猎捕到一只负鼠。

Miriam回忆道:“我到现在还记得它那双圆圆的黑黑的小眼睛,它直勾勾地看着我。我觉得它很萌。”

“但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吃掉它。当时我非常内疚。”

直到Peter端出来烹制好的负鼠肉,Miriam才感到了些许的安慰。”我不得不承认,负鼠肉,真的很美味。”

“拥有越少,自由越多”一对在野外生活10年的夫妇,最深体会

就这样,她打猎,他做饭,两个人的野外生活正式进入了正规。

Miriam表示:“猎中一个移动的物体并不容易。但你知道的,没有哪个动物会站在那里,等着我去射它们。”

此后,Miriam成功猎过负鼠,兔子,甚至是刺猬,她最大的猎物是一只山羊。

Miriam表示:“我们开始了吃肉的日子。我是猎人,他是厨师。我们配合得十分妥当。除了新鲜的猎物,我们也吃过猎人遗留下来的腐肉。直到现在,我觉得,如果自己不带回些什么猎物,都觉得这一天白过了一样。”

“拥有越少,自由越多”一对在野外生活10年的夫妇,最深体会

至于住的地方,Miriam和Peter大多时间选择住在大树下面,他们也会选择住在随身携带的帐篷里面。

Miriam讲述道:“我们两个人躺在大树脚下,繁茂的枝叶像是房子的屋顶,地面上厚厚的苔藓像是松软的地毯,不远处有潺潺流水的小溪,这样的日子真的非常惬意和自然。”

虽然野外也会有不少的山洞,但Miriam和Peter更愿意住在树下。

Peter讲述道:“在我们看来,山洞又潮湿,又带有一种特别难闻的气味。感觉更像是个厕所。但我们不会真的把山洞当做厕所,我们更愿意住在树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这对夫妇每天生活的真实写照。

Miriam表示:“我们没有时间概念,饿了就吃东西,困了就睡。通常,在清晨的鸟叫声中醒来。有时候,我们的任务是徒步转移,有时候我们的任务是捡拾干柴或者打猎。”

“拥有越少,自由越多”一对在野外生活10年的夫妇,最深体会

虽然过着完全的野外生活,但Miriam和Peter差不多每年都会返回到附近的城镇一次,进行食物的补给,他们完全靠存款来维持采买。

Miriam讲述道:“我们需要蜂蜜,其他食物也因为保质期的问题,需要采买。我们依靠卖家当的存款,有时候,也会去街头弹唱几首歌,赚一点点生活费用。当然,这不是主要的,唱歌和人们互动,才是最有趣的。”

这样算来,他们每年购买食物和生活用品的费用在2600英镑(约合人民币2.36万元)。

Miriam和Peter也会利用到城里的时间给家人发电子邮件报平安。

“但你们知道的,因为我们很久才会到城里一次,所以每次我收到妈妈的邮件,都是几个月甚至一年后的事情。这也是没办法的!”

对于回现实世界采买,有些人觉得,这是对野外生存的一种作弊。

Peter则不这么看:“这就好似是一种不同生活的结合。的确,石器时代的人或许也有采购的需求。我们大部分生活都依靠野外供给,但也会采买食物,更好地回到野外生活。”

“拥有越少,自由越多”一对在野外生活10年的夫妇,最深体会

相依为命过了10多年,Miriam和Peter也会像常规夫妇那样争吵。

但似乎广阔的大自然,让两个激动的灵魂,很快就得到了安抚。

Miriam表示:“我们会吵架,但很快就过去了。面对着大自然,你会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渺小了,而我们吵架的内容更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我们通常很快就和好了!”

两个人从没有想过分手的问题。

Miriam很自信地表示:“我们没怎么见过外人,何来的分手之说呢?如果有一天,Peter不要我了。那我会寻找一位新的替代者,继续这种野外生活。”

而Peter则表示:“我现在都60多岁了,如果没有Miriam,我可能活不下去了。我自觉没有能力再找一位比自己小30岁的伴侣,难道要我守着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围着电视机过日子?”

“拥有越少,自由越多”一对在野外生活10年的夫妇,最深体会

经过了7年在新西兰野外的生活之后,这对夫妇开始向欧洲的其他野外地区转移,他们又进行了3年的其他地区野外生活。

如今,在野外生活了10年之后,Miriam写了一本书《荒野中生活的女人》。

虽然这看起来像是和野外生活格格不入,但Miriam希望将特别的生活呈现在人们面前,给更多人改变生活的勇气。

而让她开心地是,自从书出版之后,她收到了不少的来信。

Miriam表示:“我很开心看到人们的反应。很多人都说,我是女人们的榜样。你知道的,一个女人在野外生活更加麻烦,每个月那几天怎么过?每天如何上厕所?野兽可不会因为你是女人而放过你,但我一切都做的很好,这给读者带来了改变生活的勇气。”

“不少人在40-50岁之间,有人还说,看了我的书,决定鼓起勇气去离婚,因为这辈子不想再因为所谓的安全感而活。”

“拥有越少,自由越多”一对在野外生活10年的夫妇,最深体会

接下来,这对夫妇希望将野外生活继续下去,他们也不知道,何时才应该停止。

Miriam表示:“野外生活带给我无限的快乐,我们懂得了“拥有越少,自由越多”的道理。”

这个道理也让这对夫妇坚定,这辈子绝对不要孩子!

Miriam在野外生活开始前安置了节育器,这可以保证这对夫妇不会有意外的孩子。

“如果有了孩子,我们就无法再享受这种绝对的自由,我们不得已要回到现实世界,这想来就非常可怕!”

野外生活10年,这对夫妇最大的体会是:“我们很开心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地欣赏自然。我们想,我们会继续下去,不知道何时才会停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