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照登:手表:多重价值集于一身

上次本号发出投稿邀请,收到王浩飞先生的来稿。一般情况下,号主会声明“文章系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但是看了王先生的文章,我想,声明可以省略了,因为我感觉遇到了知音。

“手表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乏玄机。在我看来,手表是个多面体,每一面都值得玩味。读者诸君,且听我慢慢道来……

来稿照登:手表:多重价值集于一身
来稿照登:手表:多重价值集于一身
来稿照登:手表:多重价值集于一身来稿照登:手表:多重价值集于一身

首先,一如其父辈(怀表)和祖辈(座钟),手表在本质上,是时间的刻度计。人类最早研制的机械便是钟表。但背后更有意义的问题或许是:人类如何界定时间?人类的天文知识,源自神秘的苏美尔人。他们设定了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一分钟60秒,使得一个圆盘就完美融合了时、分。更妙的是,他们准确地知道:每365天就是一年;每四年再加一天,天狼星(Sirius)在夜空中再次出现,与地上仰望星空的人们重聚!别忘了,这可是六千年前的文明,今时今日,我们连苏美尔人发源地是哪里,都不甚了了。所以,小小一枚手表,承载了古老的历史文化。

来稿照登:手表:多重价值集于一身
来稿照登:手表:多重价值集于一身

其次,手表毕竟是一个精密仪器。一枚机芯,从设计到制造,要花费三、四年的时间。每个零件都经过精心设计,耐心处理/打磨(尤其是高级制表)。在小小表壳的方寸之内,几十、上百个零件牵一发而动全身,靠弹簧的伸缩张力推动,经过摆轮高频摆动的调节校准,使齿轮保持匀速运转,从而显示出地球前行的进度,岂不是一个奇迹吗?而且,每隔几年,这些零件被完全拆解,清洗干净,装好满血复活。可能您会说:这像是在搭(高难度的)乐高玩具?同样地,我也可以说,这简直就是男人精心完成的刺绣!于是乎,小小一枚手表,承载了制表师日复一日的苦功。

来稿照登:手表:多重价值集于一身来稿照登:手表:多重价值集于一身

百多年前,工业进步怀表可以做得更小;而一战期间,军队需要抬手就见时间(而不是慢吞吞地从衣/裤袋里掏将出来),表终于还是搬了位置。由此服装款式也跟着改变:今日除了西装马甲外,大概只有牛仔裤还保留着表袋,或许还有挂表链的佩环。但无论是别在衣服上的配饰也好,还是直接上手的腕饰也好,表总归是个饰物。换言之,是珠宝首饰的一部分,也是可随手欣赏的家具。要知道,将近五百年前,加尔文宗教改革,反对奢侈,法国瑞士的金匠不能做首饰,只能做金表。美轮美奂的珠宝表,真正是自己会讲话的艺术品……

来稿照登:手表:多重价值集于一身
来稿照登:手表:多重价值集于一身

作为服饰的一部分,表当然也有Dress Code。很多人也许没意识到,表和衣服一样,是分场合的:军事/运动~商务休闲~商务~宴会 不同的场合,穿衣不能错,配表也要登对。这一点上,真心佩服刘总(刘总,刘兴力吗?小编注)的九宫格,表款与衣服的对应关系,一目了然。只买一块天天不换,其实是不对的。说到底,小小一枚手表,高端的叫奢侈品,低端的叫潮品,正好比大菜也要吃,夜宵也不能少吧……

正因为贴身佩戴,情感是挥之不去的。陪伴令尊令堂走过艰难岁月的腕表,承载了太多的辛酸与回忆。原表但凡还能保养就来个大保健,实在不行找一块同款的。一表在手,睹物思人。让表走起来,在滴答滴答的擒纵微音里,昔日场景浮现脑海,不是爱的最好延续吗?

来稿照登:手表:多重价值集于一身

谈情是雅,谈钱也未必俗。小小一枚表,有材料的贵重、做工的考究、设计的巧思、保养的投入、多重价值加身,和珠宝一样是投资品。无非是要遇上对的人,才会慧眼识珠,不惜倾囊以免擦肩错失。但反过来讲,很多的事情,也都是要看机缘的。

用品、饰品、纪念品、工艺品、投资品,亲爱的读者,让我们一起爱表品表吧!

让钟表知识民主化,促进手表普及。

来稿照登:手表:多重价值集于一身

【征文启事】手表是什么?你怎么看手表,技术、文化、生活方式?蹩总听胡猘君一个人瞎白话,欢迎来稿,回复“投稿”获得联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