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月房价缩水30万,业主诉苦买房掏空积蓄,售楼部称没降价

人们对房子观念的转变,从居住“必需品”,到“消费品”,再到“金融投机品”,所用时间不过十年而已。

说好听点叫转变观念,说难听点,其实就是看到房价上涨迅猛,想把房子当做投机品牟利罢了。

房价涨的时候偷着乐,人前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仿佛唯独自己眼光精准。

房价下跌时才发现,当房子脱离了居住属性,账面上的财富不过是海市蜃楼。

过去几年,我们听到过太多楼盘涨价、房东坐地起价的案例,直到今年的“金九银十”,我们才发现,降价潮已经不知不觉间开始蔓延了。

合肥庐阳区某楼盘,“双节”期间特价房从1.9万降至1.4万。厦门某高端别墅,直接半价出售。杭州萧山某楼盘加推二期降价,一期业主纷纷对降价表达不满。某知名开发商在众多三四线城市布局的城郊楼盘,也纷纷开始打折促销,甚至发动全体员工参与卖房。

今天,我们不妨来看看无锡某楼盘,在降价大潮下,购房者与开发商的众生百态。

据现代快报11月14日报道,有无锡网友告诉记者,自己10月份刚买了一套房子,当时价格不到1.5万每平,仅仅时隔一个月以后,自己同事买这套房单价只有1.3万每平,他跑遍中介才发现,报价都在1.3万左右,粗略算下来,意味着他这套房单月缩水了30万。

“钱不是大风刮来了”,“为了买房掏空积蓄”,“刚买的房几天就降这么多,无法接受”,老业主对记者开启了诉苦模式。

然而,记者采访售楼部得到的反馈却并非如此,工作人员回应称,楼盘并没有降价,只是这几天做“双十一”活动,老带新活动有部分特价房的优惠而已。

有点哭笑不得对不对?业主被降价搞的身心俱疲,售楼部却讳莫如深,坚称没降价只是促销。

其实,业主大可不必因为降价就表现的楚楚可怜,如果真的买房不易,只是作为居住“必需品”作为购买目标的话,又何必在意房价的涨跌?

别人现在买房更便宜,是因为市场价格本身就处于波动之中,一个月单价降两千,总价缩水30万,听起来很夸张,可在如今买房动辄就要数百万的楼市中,谁又没经历过一波三折呢?

售楼部也不用拿促销来搪塞降价的问题,商品房的价格涨跌本在情理之中,在楼市略显冷清的时期,回归理性也是正常的市场周期罢了。

对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学会从自身需求出发,平日里多扪心自问:是自住还是投机?是首套还是二套?是背负高杠杆还是另有余力?搞清楚了这些问题,自然可以淡然面对楼市涨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