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舆风水学1-13——罗盘逐层解说即第一层 天池

罗盘逐层解说.第一层 天池

“罗盘”是风水专业者用来堪测阴阳宅坐山朝向的一种专业工具,内容博大精深,它不仅用于确定方向,其中还蕴藏着许多科学哲理,通过罗盘二十四山向的推测,可以判断出阴阳宅吉凶。凡是风水学乘气、立向、消砂和纳水都必须用罗盘来测定。 罗盘盘面所刻的二十四山向中,有天干、地支和五行八卦,还有二十八宿星等无不收录在其中,《罗经透解》书说,“罗盘者包罗万象也,其内容经天纬地”,故又称之为“罗经”。 罗盘的盘面各圈层上的密密麻麻的文字无不蕴藏着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实践经验。说它可以“经天”,因罗盘上有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和二十四天星等,每年从冬至日起,太阳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胄、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二十八个宿星,每转一圈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说它“纬地”,是因为罗盘上有八卦、十二地支,八卦可以代表九州,即坎为冀州,艮为兖州,震为青州,巽为徐州,离为扬州,坤为荆州,兑为梁州,乾为雍州,中为豫州。八卦又代表八大自然现象,即乾为天,兑为泽,离为火,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坤为地等。总的来说无所不包,这就是经天纬地,包罗万象之意。早先所用的罗盘都是木制圆形罗盘,用起来不大方便,后来逐渐改成外方内圆,将圆盘镶嵌于方盘之内。应用时可用右手大拇指将圆盘向前推动,使指南针与天池内的子午线重合,以便确定坐山朝向。罗盘的结构由内盘、中盘、外盘三盘构成,三盘是以天、地、人三盘来定论的。地盘为正针,人盘为中针,天盘为缝针,

罗盘逐层解说.第一层 天池

“罗盘”是风水专业者用来堪测阴阳宅坐山朝向的一种专业工具,内容博大精深,它不仅用于确定方向,其中还蕴藏着许多科学哲理,通过罗盘二十四山向的推测,可以判断出阴阳宅吉凶。凡是风水学乘气、立向、消砂和纳水都必须用罗盘来测定。 罗盘盘面所刻的二十四山向中,有天干、地支和五行八卦,还有二十八宿星等无不收录在其中,《罗经透解》书说,“罗盘者包罗万象也,其内容经天纬地”,故又称之为“罗经”。 罗盘的盘面各圈层上的密密麻麻的文字无不蕴藏着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实践经验。说它可以“经天”,因罗盘上有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和二十四天星等,每年从冬至日起,太阳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胄、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二十八个宿星,每转一圈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说它“纬地”,是因为罗盘上有八卦、十二地支,八卦可以代表九州,即坎为冀州,艮为兖州,震为青州,巽为徐州,离为扬州,坤为荆州,兑为梁州,乾为雍州,中为豫州。八卦又代表八大自然现象,即乾为天,兑为泽,离为火,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坤为地等。总的来说无所不包,这就是经天纬地,包罗万象之意。早先所用的罗盘都是木制圆形罗盘,用起来不大方便,后来逐渐改成外方内圆,将圆盘镶嵌于方盘之内。应用时可用右手大拇指将圆盘向前推动,使指南针与天池内的子午线重合,以便确定坐山朝向。罗盘的结构由内盘、中盘、外盘三盘构成,三盘是以天、地、人三盘来定论的。地盘为正针,人盘为中针,天盘为缝针,三针名称虽然不同,但所表示意思大致都相同。地盘正针位于罗盘里面一层,所以称为内盘;人盘中针位于罗盘中间一层,所以称为中盘;外盘缝针是在罗盘最外面一层,所以称为外盘,又叫天盘缝针。正针所标示的子午方位乃是正南正北的方位,所标示的二十四山,其中包括八天干、十二支和四维卦。正针是罗盘三针的主针,在风水操作时所用的格龙、乘气、布局、排水﹑立向等都以正针为主,中针和缝针都是为正针服务的。正针的子午方位就是地磁场正南正北方位;中针的子午方位就是北极方位,缝针的方位是太阳光照的方位。罗盘大小不一,最小的罗盘只有五层,最多的有五十几层,无论层数多少,都是以二十四山为基本框架。罗盘上的二十四山向,划分为八卦管辖,称之为一卦管三山.

罗盘有三合盘、三元盘、元合通用盘。三合盘的地盘正针用于格龙立向;人盘中针用于消砂;天盘缝针用于纳水,三盘各有专职。三元罗盘是明代风水先圣蒋大鸿先师发明的,通称之为“蒋盘”,只用地盘正针一层,对于人盘、天盘皆不用,玄空派风水多用此盘。对于三合派、三元派、九星派、八卦等派日常所常用的大多是以三合罗盘为主,三元罗盘比较少用。

第一层 天池。罗盘中间有一个圆井,名太极,太极中间按上顶针,顶针上放一“指南针”,这个圆井叫做“天池”,顶针称为定海针。所谓天池,古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天主宰的,所以用天来形容磁针在罗盘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天池”还有个名字叫“太极”,《易经》中有“易有太极”之说。太极是天地进化最古老之名词,是指原始时期阴阳未分,将无象无形之原始时代称为“太极”。又有“太极生两仪,两仪分阴阳”之说,古人认为先有阴阳,后分南北。阴阳二字从字形上看,乃代表月、日二字,阴者为月,阳者为日,阴者见月不见日,阳者云开见日月,这是阴阳二字之象征。古人取日影定寒暖而分阴阳,择居在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指南针既指南北又定阴阳,说明阴阳就是从这一层开始的。古人将指南针称为天针,因天在水之上,故称为“天池”。再者指南针底部有一条线,称为“海底线”,使用时将指南针与海底线上下重合。这样,指南针指定的子午线就成立了,因此“天池”这个名称就从此确定了。古人在没有发现磁针之前,是以日照方位来确定方位的,先将东西方位确定,后定南北方位,将东西南北确定之后,而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的四个方位就自然确定了。最早是以磁针所指方位确定南北,以先天十二地支为地盘,后天八干四维为天盘,将两者合称为“天地盘”。

罗盘天池,三合罗盘盘面的二十四山有三个圈层,最里面的一层叫做“地盘”,地盘的指针是专指南北子午方位的,称为地盘正针。

中间的一层二十四山的指针是北极星方位,称为“人盘”,又叫“人盘中针”。

在最外一圈的二十四山是指日景方位,称为天盘,又叫“天盘缝针”。

人盘中针又叫做赖公盘,赖公乃《催官篇》的作者赖文俊。作者早在公元12世纪发明了人盘中针,所以后人将赖公称之为“人盘中针的创始者”,故名“赖公盘”。

中针的位置是在地盘正针的“子壬”和“午丁”之中间,由于它的位置在地盘与天盘之间,又取天地人三才,故称中针二十四山为“人盘中针”。

中针(人盘)是根据南北极方位确定的。缝针(天盘)是根据阳光照射来确定方位的。正针(地盘)是依靠磁场吸引力来定位的。 所以在应用时要避免接近一切磁性才能不受磁场的干扰。

在应用时只要将正针定位以后,其它中针、缝针自然而然的也都定位了。正针是依靠南北极磁场的吸引而确定南北的,它精确的北方正位是指向罗盘盘面最外层二十八宿的虚宿和危宿的界缝,南方正位是指向二十八宿张宿三度。

所以,天池内海底线的北方必须对准虚宿和危宿中间的界缝,南方必须对准张宿三度。如《指南诗》所说,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宿上三层,坎离正位人难识,差之毫厘断不灵。罗盘层数的计算古今说法不一,有的是以“天池”开始算第一层,有的从天池之外先天八卦算第一层。这两种计算方法都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因没有天地哪来八卦,哪来二十四山,所以,万事必须有始才有终。因此,还是以天地作第一层为合适。

罗经有以搜罗天地之蕴,上揆星辰之经度,下察山水之峙流,以形应气,以合理,无不森罗密布,而阴阳二宅由斯叩吉,如沿关者之有经,方能制锦而成章也,故罗经。中间一井为天池,乃罗经之太极,内含金水动静互用,此即理气之源也。盖天一生水,水为气之母,注水于池中分泉路,右畔自午百壬属阴,阳金星体质坚刚能剖决,且得磁石士气养成土,在五行位居中央,故金针一撞,动浮水面,静必居中,使两仪动面四象分,八卦定面大业成,五气布而三才效用,上际下蟠,其运而不停者有赖于此。伏羲先天八卦以乾坤为中正,文王后天八卦以坎离为中正,是抽乾之中爻换坤之中爻则成离卦。再抽坤之中爻换乾之中爻而成坎卦。针之指北,乃先天之坤宫属土,土为金之母,是子不离母。针之指南者即先天之乾为父,是子不背父。天池体圆像太极,中分一路以别左右像阴阳也。针指南北而东西自定而四象成,外列八卦象方隅之位。次列十二宫象十二月,次列二十四向象二十四气。七十二分金象七十二侯。周天三百六十五度,象七政运行之序。自负宫斗二度至卯宫心三度正属阳木,自卯宫心二度自辰宫心角十一度属阴木,凡木火金各自旺七十二白,每季土旺十八日,四维八干皆居其位而不专其气,乃河图之定数,阴阳五行之定理。此浮针之用,出于圣王之制,合天运自然之妙。伏羲画八卦,以乾坤为正南正北,为“先天八卦”,文王画卦以坎离为正北正南,名为“后天八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