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2018年的秋冬之交

註定不平常

人們還沒來得及欣賞

丹桂飄香 銀杏葉黃

就被死亡的陰霾

打下悲傷的底色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10月28日,重慶市萬州區一輛公交車在長江二橋墜入江中。事故造成13人遇難、2人失蹤。

事故原因為乘客因坐過站與司機發生激烈爭執、互毆,致使車輛失控。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10月31日,瀋陽市鐵西區沈遼路與保工街交匯處,一輛越野車突然加速衝向人行道,與周圍車輛發生碰撞,造成1人死亡,6人受傷。

事故原因為車內駕駛人與坐在副駕位置的女友發生口角、肢體衝突,導致車輛失控。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11月3日19時,蘭海高速蘭州南收費站發生交通事故。截至4日5時,已導致15人死亡,44人受傷。

初步調查原因為一輛拉運塔吊的半掛車因連續下坡、剎車失靈導致車輛與收費站排隊等候的車輛發生碰撞。

一連幾天

多起重大交通事故發生

數十個家庭面臨生離死別

更引發了巨大的社會輿論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爭執、墜江、碰撞、車禍

事故往往就發生在那一瞬間

而身在其中的人

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留下親人朋友無限的哀痛

很多人會問:

為什麼是我?

為什麼是我的親人?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人們難以接受突如其來的變故

難以面對生命的無常反覆

但是,禪風君要說

無常也許帶來痛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永遠去做正確的因緣

對一切結果坦然開放

你永遠不會知道變故何時到來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在《四十二章經》中,有一段講述佛陀與弟子的故事。

佛陀問弟子:“生命有多長?”

有的說“幾天”,有的說“生命在飯食之間”。佛陀都搖頭不言。

突然有人說:“生命在呼吸之間。”佛陀這才點頭稱是。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這一段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如今讀來愈發覺得有甚深的智慧。

對一個年輕人來說,生命的長度彷彿是無限的。他或許不會在努力拼搏、追求理想的時候,思慮生命可能突然終結。

而對一個老人來說,生命的每一天都是需要計算的。儘管垂垂老矣,卻未必能夠坦然面對生命日漸衰微。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但實際上,“明天或無常哪個先到,你永遠不會知道。

生命可以很堅韌,也可以很脆弱,對“死亡”的認知決定了自己用什麼樣的態度來生活。

不要害怕 無常有其可貴之處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當公交車載著全車乘客墜入冰冷的江水,當無辜的生命突然遭遇迅弛而來的汽車,我們都會在心裡感到悲痛,同時又或許有些慶幸。

面對這樣的從天而降的災難,哪怕是佛陀時代的修行者都有著深切的悲傷和困惑。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有一次,佛陀在為比丘說法時,有一個人匆忙來到佛前說:“我遭遇了人生最悲傷的兩件事。”

原來,他有一個心愛的女兒,正是15歲的美好年華,卻突患重病離世了;他在田裡種的麥子,已經碩果累累的時候,忽然被野火燒光了。

這一系列變故,讓他痛不欲生。

佛陀很慈悲,他告訴大家世間有四事不能夠長久:有常,必有無常;有富貴,必有貧賤;相聚者終要別離;強健者仍不免衰老病死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世間的一切都是生滅無常,沒有永不凋謝的花朵,也沒有不飄落的葉子。自然界的現象是如此,人生的實相也是如此。

面對生命的變故發生,不必讓自己陷入悲傷的循環。無常或許是苦,卻也讓人珍惜生命、珍惜因緣。

人無法預知無常,唯一能把握的便只有當下。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如此,方得心安。

珍惜每一個努力的當下

心安的狀態,要如何造就呢?或許,一位法師經歷可以給出答案。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民國高僧弘一大師亦是個命運多舛的人,年輕時便經歷了雙親離世,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

38歲“高齡”出家,此後半生年華,他都在佛法的世界裡探索,終成一代律宗高僧。

對很多人而言,弘一大師是一個傳奇。而對於一些接觸過他的人來說,他擁有的是在那個動盪年代難得的悲憫和安然。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當代著名作家葉聖陶先生曾與弘一大師有過一面之緣,他在形容其為“帶有‘仙氣’的和尚”。

他那曾經揮灑書畫彈奏鋼琴的手鄭重地夾起一莢豇豆來,歡喜滿足地送入口中去咀嚼的那種神情。

他的行止笑語,真所謂純任自然,使人永不能忘,然而在這背後卻是極嚴謹的戒律。

似乎他的心非常之安,躁忿全消,到處自得;似乎他以為這世間十分平和,十分寧靜,自己處身其間,甚而至於會把它淡忘。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與世間所有人一樣品嚐過無常之苦的弘一大師,終究找到了令他安頓身心之法。這背後的秘密正是他對無常有著智慧的理解。

弘一大師曾為《佛說無常經》作序,併力薦人們讀誦此經。序中談到:

經中數說老、病、死三種法,不可愛、不光澤、不可念、不稱意。誦是經者,痛念無常,精進向道,其利一。

可以說,弘一大師對無常的認識浸透著他自己切身的生命體驗。這也令他面對世間萬事時保持恬然,不過分執著。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他在閩南弘法十年,期間遭遇可謂十分艱辛。他給自己取了“二一老人”之名,源自“一事無成人漸老”、“一錢不值何消說”。

他說:“我十年來在閩南所做的事,雖然不完滿,而我也不怎樣地去求他完滿了!”他不希望每件事完美,這樣才能在當下努力改過遷善。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或許正是因為對無常有著深切的體會,弘一大師才會

對世界無所希求,對眾生悲憫關懷,對自己持律精嚴。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但望每一個人都能在無常的生命中,把握正確的因緣,找到內心的安寧。

“死亡公車”何時駛來?無常也許是苦 生命卻不應陷入悲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