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凭借姿色与权谋入主中宫,在国家风雨飘摇时,撑起大明帝国

前不久看到汤唯主演大女主戏《大明皇妃》,皇妃这个称呼对孙氏而言是极其合适的。首先,她不是朱詹基的发妻,其次,她不是朱祁镇的生母。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大明皇妃》的原型孙皇后吧!

她,凭借姿色与权谋入主中宫,在国家风雨飘摇时,撑起大明帝国

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叫“促织”,而命令天下人逮蟋蟀的主人公就是朱詹基,孙皇后的丈夫。由于他爱斗蟋蟀,民间称他为“促织天子”。其实,朱詹基在位的十余年里,政绩还是有目共睹的,只是有两件事,让后人评论不一。一件是斗蟋蟀,一件就是宠爱孙氏废弃胡氏。

她,凭借姿色与权谋入主中宫,在国家风雨飘摇时,撑起大明帝国

孙氏,是邹平人,她的父亲孙忠只是一个小小主簿。机缘巧合,朱詹基的外祖母彭城夫人意外的见到了孙忠的女儿,觉得她既俊俏又聪明,非常喜欢她。在成祖时,彭城夫人看望还是太子妃的女儿时,就常常提到孙氏。一来二去,太子妃就让母亲把小女孩带到自己身边了。

后来,明成祖为孙子朱詹基举行大婚,给他选取胡氏的女儿胡善祥为妃,把孙氏选为嫔。由于孙氏自幼与朱詹基相熟,又生得明艳动人,令朱詹基倾心无比,宠爱远远超过了胡氏。仁宗继位后,胡氏为太子妃,孙氏为太子嫔。胡氏是名门之女,朱詹基再喜欢孙氏,也会顾及到胡氏家族。所以朱詹基登基后,立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

她,凭借姿色与权谋入主中宫,在国家风雨飘摇时,撑起大明帝国

随着朱詹基羽翼渐丰,孙氏宠爱甚隆,有一天蓄谋已久的孙氏就向朱詹基提出,自己想要金宝。什么人才可以有金宝呢?皇后。依照明朝规定,皇后有金册金印(也称金宝),贵妃有册无宝。朱詹基对孙氏几乎是有求不应,于是向母亲张太后提出要给孙氏金宝。张太后久经风波,她陪同朱高炽经历过艰难的岁月,对孙氏的小把戏一眼明了。虽然自己的母亲和儿子喜欢孙氏,孙氏又是在自己身边长大,可张太后却更喜欢端正稳重的胡氏。睿智的张太后对儿子说,贵妃只有册无宝是明朝的祖制,不过她们两个是同时晋封的,可以破一次例,给贵妃金宝,不过以后就不能和皇后攀比了。这样一来,既堵死了孙氏争宠攀比,又满足了儿子的心意。

她,凭借姿色与权谋入主中宫,在国家风雨飘摇时,撑起大明帝国

可是,随着时间流逝和皇帝长期琢磨,他们以胡氏不能生育为由,要废掉胡氏。不过提到生育,孙氏也无所出,两人又思索一番,宣德二年,孙贵妃突然生了个儿子。小孩才几个月的时候,就被立为储君了。很快,皇帝暗示群臣废后。落井下石者众,大臣们纷纷上书说皇后无子,犯了大忌讳,理应废黜。胡氏见这种情况,非常明理的让贤,孙氏假意谦让了几次。最终,皇帝朱瞻基下旨,准许胡皇后辞位,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先师。孙氏达成所愿,成为皇后。

不久朱瞻基去世,明英宗继位。祖母张太皇太后辅政,在张太皇太后的庇佑下,胡氏过得还不错,后来张太皇太后去世不久,胡氏过了没多久就走了,也算善终。

她,凭借姿色与权谋入主中宫,在国家风雨飘摇时,撑起大明帝国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蛊惑下,带兵攻打蒙古,在土木堡被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皇帝被抓了,京城一片混乱。此时,大臣徐珵,煽动舆论,说什么夜观天象,要迁都南京等屁话,大臣们诚惶诚恐,六神无主,有的朝臣竟然在大殿上吓得嚎啕大哭。大臣于谦见状,呵斥道,谁再敢说南迁,就割掉谁的脑袋。并且提到宋朝南迁之事。我们都知道“靖康之耻”,再加上于谦的慷慨陈词,大臣们决定要守住京师。

可问题又来了,蒙古也先抓到英宗,觉得自己占了好的先机,自认为想提什么条件都可以了,索要金帛,此时又有大臣附和了。在此关键时刻,孙太后确实识大体许多,要知道也先逮住了英宗,如果没有新皇帝的话,大明就要被他牵着鼻子走了。孙太后和于谦一商量,立朱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她,凭借姿色与权谋入主中宫,在国家风雨飘摇时,撑起大明帝国

于谦在整个大明历史上的功绩非常大,但是他之所以能力挽狂澜,离不开孙太后的大力支持。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孙太后明智之举挽救了大明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