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行星发动机、运载车等概念图3000张,刘慈欣这么说

《流浪地球》作为刘慈欣第一部被搬上大荧幕的作品而备受期待,前段时间发布的预告片质量不俗,也让人看到了国产科幻崛起的希望,14日电影又发布了一个制作特辑,讲述这部电影是如何从文字变成画面的!

特辑中介绍到拍摄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刘慈欣原著里的可参考内容太少,剧本里好像没什么东西可以直接拍摄,都要用到特效来做,大家也知道国产科幻是弱项,没有好莱坞的电影工业那么顺畅的流程,因此都要从零开始。

《流浪地球》行星发动机、运载车等概念图3000张,刘慈欣这么说

其一是科学设想方面,为了看起来合理,导演郭帆邀请了四位中科院科学家来探讨补充;其二是道具,影片中的道具,因为无法购买到合适的成品,剧组制作了大概10000件道具来满足拍摄,实景搭建的太空部分的场景,在国内是属于首次。

《流浪地球》行星发动机、运载车等概念图3000张,刘慈欣这么说

其三是特效,为了表现行星发动机、地下城、运载车等所有场景的细节构思,美术团队画了3000张概念设计图,一个行星发动机直径十多公里,也是更改了很多次的设计,最终定下的这一版是最符合力学支撑结构,最能展现发动机体量感的设计。

《流浪地球》行星发动机、运载车等概念图3000张,刘慈欣这么说

连刘慈欣都在说“科幻其实更适合于画面而不是文字来表现,科幻小说里的一句话要变成画面需要密集的创意,这个其实拍摄起来是很艰难的。” 在没有好莱坞电影工业基础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想象中国科幻电影想要拍摄出来有多难!

《流浪地球》行星发动机、运载车等概念图3000张,刘慈欣这么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