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未接電話遭處分,合理性在哪

光明網評論員:據安徽省全椒縣紀委監委網站的消息,近期,全椒縣紀委監委嚴肅查處了縣農村公路局副局長張偉在省脫貧攻堅巡查中不正確履職問題:2018年8月,縣扶貧辦多次下發通知,要求全縣幫扶責任人做好接受省脫貧攻堅巡查組電話訪談準備。8月23日晚19:31分至19:35分期間,省巡查組四次撥打張偉手機,張偉未接聽電話,給我縣脫貧攻堅工作造成嚴重不良影響。2018年10月8日,縣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給予張偉黨內警告處分。這件事在網絡上引發了巨大關注,眾多網民表達了不解與質疑。

幹部未接電話遭處分,合理性在哪

據當事人自己陳述:“我吃完晚飯後有出去遛彎的習慣,今年8月23日晚飯後,我遛彎時出了一身汗,回家後就洗了個澡,這個時候就有電話打進了,當時是我孩子接了電話,並表示等我洗完後給他們回電話,但是我洗完之後再打這個電話就怎麼也打不進去了。”

從現有信息看,該名幹部遭處分的原因只是因為“4分鐘未接4次電話”。該事件之所以引發熱議與輿論反彈,因為它不符合一般人的正常認知:在非工作時間,電話在短時間內未接到,何以就對“脫貧攻堅工作造成嚴重不良影響”,何至於遭到處分?即便當事人對此表示“不便評價”,但很顯然,至少這一處分是很難令眾多網友信服的。

對幹部進行處分,應根據相應標準,符合相應程序,在法律法規、社會道德的規定範圍與評價範疇之內尋找依據。很顯然,“短時間未接電話”屬於人之常情,網友表示不解,恰是立足於這一行為屬於生活中不可避免,且多數情況不會造成重大社會危害的常識判斷。那麼當這一行為遭到嚴肅處分,也難免引發公眾對隨意設立標準、長官意志作祟、主觀判斷凌駕於客觀標準之上的疑問。因此,涉事單位有必要向公眾解釋清楚這些疑問,說明“4分鐘未接電話”與“對脫貧攻堅工作造成嚴重不良影響”之間的邏輯關聯,相關處分的合法合理性依據。

幹部未接電話遭處分,合理性在哪

在全椒縣紀委監委的通報中,有如下內容:“要從本案汲取教訓,引起高度警覺,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堅決克服急躁、厭戰、鬆勁情緒,堅決杜絕人浮於事、作風漂浮等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問題。”而正是在對未接電話的處分中,公眾嗅到了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氣息。扶貧檢查,本應奔著田間地頭去,奔著柴米油鹽去,奔著扶貧的實際效果去,何以對著未接的電話大動干戈?如果扶貧忙著只是填表寫材料,哪怕字句精雕細琢,也是形式主義;同樣的,如果只揪著一個表面問題乃至不成為問題的問題,哪怕面孔雷霆萬鈞,還是形式主義。

目前,全椒縣紀委宣傳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經媒體轉發此消息後,全椒縣紀委監委已成立調查組,近日將對外發布正式通報。不知道這件事會呈現何種走向,是進一步公開相關處分依據,亦或是作出修改。但無論如何應當切記,扶貧是重大的,紀律是嚴肅的,是容不得任性隨意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幹部未接電話遭處分,合理性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