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手機重啟後,第一次解鎖不能用指紋?

你猜4455885868686


其實很好理解,指紋就像臥室的門,密碼就像你家大門,關機就好比你離開了家,想進臥室,當然要先開大門,再開臥室的門。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概的比喻。

至於廠商為什麼這麼做,你需要先明確一件事,密碼比指紋安全。

看過碟中諜的朋友都會知道,電影裡面有各種獲取指紋的途徑,而在現實中也是如此,獲取一個人的指紋是相對很簡單的一件事。並且由於指紋是唯一的,一旦被獲取,後果不敢想象。不過作為普通人,我們不需要太過擔心有人會費盡心思地得到你的指紋。

但事實就是,密碼比指紋安全。密碼雖然也是唯一的,但它只存在你的腦海裡,天知地知你知,其他人都不知。試想一下,當你熟睡時只要拿著你的手指就能解開你的手機。

其次,你還需要了解指紋識別的機制。首先是電容式也就是最常見的識別技術。基本原理是通過手指按壓傳感器得到指紋圖像,並將其翻譯成機器能理解的電信號,最終轉化為數據存在手機裡。

也就是說指紋圖像被轉化成了數據,而指紋驗證也是通過比對這些數據進行解鎖。

對於最近大火的光學屏下指紋,則是利用屏幕作為光源,通過光路照射到指紋,返回的光線再通過屏幕返回到屏幕下的CIS(CMOS Image Sensor),手機針對返回的圖像與數據庫進行分析對比,最終識別指紋。這個過程比對的是圖像。

而之所以關機後要輸入密碼,是因為手機的這些數據進行了加密,相當於保險櫃,你得先打開保險櫃,手機才能讀取這些數據。說到底,這都是廠商為了保證手機的安全。畢竟萬一手機掉了,有能力的犯罪分子可以通過收集指紋進行破解,何況光學指紋比對的是圖像,相對的就更容易了。

有更小心謹慎者,例如某廠的手機更是每隔三天就需要驗證密碼,以此確定他是不是被偷偷換了主人。當然市場上也是存在開機不需要密碼就能用指紋的手機的。我們無法片面比對這些做法的好壞,但無論如何,廠商的初衷都是好的,所做的都是為了安全呀。


找靚機科技


為啥,那是因為你的手機在保護它自己,沒錯,就是保護它自己,我們都知道,平時如果連續三次用指紋解鎖都解不開的話,一般人心裡都會千萬只草泥馬奔騰。而作為手機的開發商,他們自然懂得如何不讓顧客煩惱,於是,錄指紋的時候,需要我們一遍又一遍的按,左邊按完右邊按,就連邊邊也要按上,然後,當你解鎖的時候,只要指紋的準確率在百分之70,手機就能解得開,甚至一些手機的指紋解鎖只要對上百分之三四十也能解得開,怎麼樣,刺不刺激驚不驚喜?

重啟手機,除了作為手機主人因為一些原因必須重啟,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被小偷偷了,而小偷偷走手機後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會立刻關機,然後等上十幾個小時或是幾天,把手機開機看看能不能進的去,進不去就恢復出廠設置然後低價賣出去,進的去後面的事情就不用我說了吧,這個時候手機的第一次解鎖就顯的非常重要了,如果第一次可以使用指紋,那這個手機多半是廢了,我們都知道,平時用指紋解鎖時手上免不了粘一些汗漬或是汙漬,如果說指紋是解開手機的鑰匙,那這個汗漬或是汙漬就像是站在外面,對想解開你手機的那個人招招手然後把鑰匙遞給他們的人,請看下圖。

親,你的鑰匙掉出來了哦~如果這個時候,再接著第一段的只要百分之七十就能解鎖,只需要一卷透明膠帶,就能輕輕鬆鬆解開你的手機,所以為了手機的安全性,重啟後第一次必須要用密碼來解鎖,只是多輸幾個數字,手機的安全性就能得到大大的提升。

指紋解鎖雖然快捷,但是從安全性唯一性來看,還是遠遠比不上密碼的,面對不可預期的長期隱患時,適當犧牲快捷而提高安全性才是負責任的行為。


鎂客網


這當然是手機廠商為了保護你手機的安全所設定的,一般情況下手機觸摸指紋識別三次不成功就會啟動密碼輸入,密碼輸入的好處就是會更加準確。

因為現在技術很發達,如果你的指紋過多的殘留在指紋識別模塊上,對於不法份子來說,是很好的開機條件和作案手段,而避免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設定一個次數。

當對方嘗試三次都無法打開指紋之後,密碼輸入可以很好的對身份進行識別,因為密碼是非常準確的,小偷要破解密碼其實想要耗費更大的心思,同時破解手機的難度也會增大。我們都知道,指紋錄入的時候是需要我們的一個手指從多角度來進行錄入。

整個錄入其實它得到的數據是一個不完整的數據,在後續的驗證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隨機性,只要驗證你按下的手指信息是否和採樣時的一樣,就可以解鎖。

密碼作為密匙來說,要更加的精確。蘋果手機的密碼破解難度大家應該都是知道了,美國的FBI用盡了一切方法都沒能破解蘋果手機上的密碼鎖,而蘋果方面也表示,Touch ID其實存儲的並不是我們的指紋圖像,而是一個數據標本而已。

然後這些標本都被存放在處理器上某個文件中,這個文件是完全獨立的,甚至系統也無法隨意調用。所以當你重新開機的時候,你就必須用一個密匙來打開,通過密匙才能訪問到你的指紋信息。


媒體訓練營


問這個問題的應該是蘋果、華為或者小米之類的用戶了,因為也並不是所有的手機在再次開機之後都需要先輸入密碼的。

在這個追求方便快捷的年代,我們付款都可以掃一掃再指紋秒鐘之內搞定,但在手機重啟之後卻需要我們重新一個一個數字的輸入密碼,很多人是不是覺得實在太麻煩了,搞不懂為什麼要多此一舉。當然,這是有一定原因的。

最早在iPhone 5S將Touch ID這個指紋識別功能帶到手機上開始,就有國外的網友就為什麼手機重啟後啟動該功能需要輸入密碼查閱了蘋果官方技術資料。按照蘋果的說法,Touch ID存儲的不是我們指紋的圖像,而是指紋的數據標本,而這些數據都被加密後存放在了手機處理器內置的一個名叫Secure Enclave的模塊中,而這份加密的模塊是完全獨立的,甚至手機系統也不能調用。所以,我們每次重啟設備後,手機需要我們手動輸入的密碼,也就是我們開啟Secure Enclave中指紋數據的密碼,這樣是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護用戶的隱私。

還有就是精準度的問題,因為指紋信息錄入的不是圖像,而是數據。我們在錄入指紋的時候需要各個角度的進行錄入,手機從而得到了一大堆數據,在我們進行指紋解鎖的時候,只要我們指紋給出的信息跟整個數據庫的信息重合,我們就可以進行解鎖。而使用手機密碼進行解鎖的話,密碼的信息是完整且唯一的,精準度高。

再有就是人性化的考慮了吧,萬一你錄入指紋的手指被燙傷啥的,那麼你就無法打開手機了。手機設計者在設計時肯定綜合考慮的各方面因素才做出這樣的設計,目的還是為了更好的保護用戶的隱私。


後浪後浪


現在包括蘋果、華為、小米、OPPO等主要品牌的手機在重啟之後,以及每隔兩三天的時間,就必須重新輸入數字密碼或者圖案密碼,而無法使用指紋識別解鎖。另外在刷機等一些關鍵操作時,也必須使用密碼驗證。

這是因為,指紋識別並不是一種特別安全的身份認證方式,它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破解。最簡單的就是仿照機主的指紋做一個指紋膜,經過檢測大部分指紋識別的手機都不能區分真實的指紋和偽造的指紋膜。

如果有人想要竊取一臺手機內的資料,只需要拿到手機,然後仿造機主的指紋就可以了。這雖然看起來很困難,但實際上並非沒有可能。

其次,人的指紋是固定不變的,無法像密碼那樣可以經常更改。指紋信息一旦被洩露,手機內的隱私資料甚至綁定的銀行卡都有可能遭致損失。

還有一點就是,很多手機為了提高指紋解鎖的成功率,將指紋識別的容錯率設置的很高,這固然可以加快指紋識別的速度,但也降低了精準度。有可能會出現A用戶使用指紋解鎖B用戶手機的情況,這樣肯定是非常不安全的。

最後一種情況就是,一些手機的指紋圖像信息是儲存在硬件級的芯片內部的,安全等級非常高。手機重啟之後,系統本身也沒有權限去讀取這些指紋信息,必須要用戶通過密碼來授權讀取,這樣就大大增強了指紋信息的安全性,防止被他人竊取。



所以蘋果等大多數手機都把密碼作為比指紋更高一級的身份認證方式,為了保證使用手機的一定是原機主,一般都會設置在重啟之後、手機待機48小時之後、每隔一段時間等場景下,必須使用密碼來驗證機主身份。

另外,一些用戶在長期使用指紋識別的習慣之下,很有可能把原來的密碼忘記。這樣一來一旦面臨需要使用到密碼的地方,就會造成很大的麻煩。比如在遠程找回手機、刷機,或者指紋受損無法使用等場景中,都是必須要輸入密碼的。所以手機也被設計的會時不時要求用戶輸入密碼,來防止用戶將自己的密碼忘掉。

總的來說,指紋識別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安全,反而是一種比較“弱”的身份認證方式。之所以大多數手機都在用這一功能,主要是因為方便。但隨著智能手機與人們的隱私財產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容易被破解的指紋識別也越來越不安全。

現在蘋果iPhone X以及之後的機型已經拋棄了指紋識別,改用相對安全的3D結構光面部識別。但儘管如此,密碼仍然是更加安全的認證方式,所以即使是最新的iPhone XS,在重啟之後依舊必須輸入密碼。


貓眼看數碼


我覺得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安全。

指紋一方面是容易被仿造,另一方面是指紋是被動的,也就是說,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刷上了就可以解鎖。想一個可怕的場景,一個人已經死了,但是另一個人還在用他的手指開手機,或者一個人被綁架了,另一個人在用他的手指操作手機。所以這個時候密碼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像我現在手上的華為手機,除了重新開機需要輸入密碼外,每三天都要輸入一次密碼,估計就是為了這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怕你忘了。

現在的所有的電子產品都太方便了,你都不用記著密碼,直接用指紋開機就好了,甚至於各種軟件都會自動登錄,不用你記著密碼,所以很多時候你用著用著就忘記自己的密碼是什麼了。但是實際上因為安全的原因,你不知道密碼又不行。所以我覺得手機經常強制性地讓你輸入密碼是有意識地讓你回憶你的密碼,防止你忘記。


SilentTurbine


在大部分廠商和消費者認知裡,指紋解鎖很安全的,有著較高的安全水準。但是《IT時報》連續兩篇文章《小米 6 手機 Home 鍵部位摔出一道裂紋後,人人都能解手機鎖》,《繼小米 6 之後,魅族Pro 7 再中招 實測:Home 鍵碎裂後陌生指紋可解鎖》報道小米 6、魅族 Pro 7 因 Home 鍵摔裂,出現陌生指紋可解鎖的情況。這不得不讓我們意識到,沒有什麼是絕對安全的。華為、小米、OPPO、VIVO 等主流手機均被破解,據相關報道,指紋芯片廠商邁瑞微發佈了一段視頻:操作人員在某個知名品牌國產手機中錄入一枚指紋後,在後置指紋解鎖處,貼上事先準備好的「膜」,在用已錄入指紋的手指解鎖幾次後,其他未錄入指紋的手指都可以實現解鎖。看完都覺得「細思極恐」。可見,手機指紋解鎖還是存在安全隱患的。那麼,手機重啟後,第一次解鎖要用密碼解鎖是否與安全隱患相關。答案是肯定的。
我們在使用手機過程中,難免會有指紋留在手機屏幕上,對於那些「有心人」而言,想要竊取你的指紋並不困難,我們可以姑且認為重啟後使用密碼解鎖是一道安全通道。手機指紋解鎖如此簡單就能被解鎖,追其緣由,是傳統指紋芯片採用全圖像算法,將錄入的指紋存儲為圖像,解鎖時,系統將需識別的圖像與錄入圖像進行比對,圖像一致即可通過。這樣子的「自學功能」有其弊端,由於指紋圖像根據按壓的力度、手指的乾溼度等情況不同會導致按壓時圖像有所差異,所以指紋芯片要不斷學習新的特質、更新圖像以保證通過的識別率,只要識別出圖像一致的部分即可通過,而不會去分辨不一樣部分是否為人為干擾圖像。所以,多設個數字密碼也是多一個保障,多一道安全關卡。畢竟,手動輸入密碼的精準度要比部分指紋大概通過的要高哇。
再者,我們用指紋解鎖手機都是先在手機裡面錄製我們的指紋,確保 360º 無死角把指紋印滿之後才開始正常指紋解鎖。而這個時候我們的指紋其實就是已經保存在手機的一個特定加密模塊裡面了。而密碼正是我們的指紋,關機以後這個模塊將會被鎖定,以至於我們開機重啟的時候,需要解鎖,那我們當初錄指紋時也保留了手動輸入密碼的另一個方式解鎖,因此,重啟後需要我們自己手動解鎖,以便於解鎖指紋激活那個模塊。以便於下一次解鎖能和數據庫進行「匹配比對」完成指紋解鎖。
所以,總得老說,指紋解鎖和手動密碼解鎖雙用是最佳的。
更多交流歡迎留言評論 !

stormzhang


手機被盜是一件讓大家都十分惱火的事情,小偷將手機偷走後,立馬關機,就無敵了,定位,打電話什麼的全都失效,都過了安全期,再開機使用,雞賊的很。所以,許多廠商就在這方面下了功夫,首先得確保被盜手機不會輕易被小偷使用,以避免更重大的財產損失。


指紋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功能,但目前市面上的手機大多都是玻璃機身,很容易留指紋,並且指紋模塊上也容易粘留主人的指紋,所以指紋解鎖其實並不是那麼的安全,小偷將偷到的手機關機後再打開使用,是很容易破解指紋的。

而密碼也相對安全許多,並且手機都有密碼錯誤限制,基本是無解的,小偷要想使用手機,只能刷機,刷機後手機信息全都沒了,這時機主也就安全了,不用擔心信息被盜了,所以各個手機廠商真的是用心了,許多小功能都是非常貼心的。



錘科數碼


關注【蘇寧手機】,更多手機數碼資訊哦!

這個操作是為了保證你的手機安全。

如果你的手機不慎被偷盜,小偷通過指紋解鎖的難度比破解密碼要簡單得多。之前就有網友做過測試,通過一支導電筆和一小段透明膠布就能夠將手機解鎖,提取製作的指紋膠布可以解鎖各種品牌的手機,所以說指紋解鎖雖然方便,但並不是最安全可靠的解鎖方式。

以上是為什麼手機重啟後第一次解鎖不用指紋的安全考慮,那從手機的原理上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用來解鎖的指紋和麵部,甚至更高級的解鎖方式的信息會被單獨的放在主控芯片的一個黑匣子裡頭。這個黑匣子是獨立存放的,還會進行層層的加密,軟件甚至系統都無法隨意調動。當手機重啟時,這個黑匣子就會自動鎖起來,這就是為什麼手機重啟後,指紋或者面部解鎖無法使用的原因。想要解開這個黑匣子,就要通過密碼輸入,才能重新啟用其他的解鎖方式。

密碼的安全性在於數字組合的多樣性,要知道0到9的6位數密碼一共有100萬組,你可能覺得也不是天文數字,但是大部分手機密碼連續輸入多次錯誤是會自動鎖死的,想三五次試出密碼幾乎不太可能。所以對於數碼設備來說,密碼才是最安全的密鑰。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自己忘記密碼怎麼辦呢?

不排除一些情況,比如新買的手機設置了指紋解鎖,但是密碼鎖一直沒有使用,也沒關過機,有一天手機沒電關機了,卻想不起密碼來了,這就很尷尬了。

一般情況下,安卓手機可以通過恢復出廠設置的方式重新解鎖你的手機

以華為Mate 10為例,萬一忘記密碼,可以通過同時按住電源鍵和上音量鍵,一段時間後出現下面的界面,點擊恢復出廠設置,然後通過電源鍵確認。如果你開啟了“查找我的手機”功能,那麼進入手機之前需要輸入華為賬號和密碼,如果沒有開啟,則可進入手機系統。

蘋果手機則相對麻煩一些

首先安裝itunes並打開,將iphone手機用數據線與電腦相連(能發現iphone,但無法建立連接)。然後同時按iphone的電源鍵和home鍵,直至iphone出現軟件安裝狀態。當 iTunes 識別到了iPhone 以後,點擊窗口中的手機圖標。隨後在 iPhone 的管理摘要界面中,點擊“立即備份”按鈕,根據個人的需要來選擇備份手機上的數據。

當看到屏幕黑屏時,請鬆開電源鍵,繼續按住主屏 Home 鍵,直到電腦端的 iTunes 出現檢測到一個處於恢復模式的 iPhone。點擊 iTunes 窗口裡的恢復 iPhone。

恢復成功以後,重新激活 iPhone,就相當於恢復了系統的出廠設置,可以重新為手機設置開機密碼了,之後再登錄自己的蘋果ID,所有的東西就又全部回來了。

希望能夠幫上忙~

【踏破鐵鞋無覓處,喜歡答案就關注!】


蘇寧手機


這主要是出於安全考慮吧。

從手機的設計機制上來分析,指紋信息是存儲在手機上一個特殊的模塊中。為了安全,這個模塊被設計成只有有手機主人才能使用。那麼如何確定身份呢?這時候不能用指紋,因為要“比對”指紋就必須要使用那個模塊,但這個時候那個模塊還是被“鎖住”的需要你激活。於是只能使用密碼。

採用這種機制的原因是因為指紋解鎖在安全性上要遜於密碼。首先指紋等生物特徵是暴露在外的,而還有不可修改的特性。試想你的網絡賬號被別人盜取了,別有用心的人能輕鬆獲取到這些特徵並加以複製。

所以相對現在的生物識別技術而言,密碼依然是有力的保護罩。人腦目前是一個黑盒,無法通過技術手段得到想要的信息。面對惡劣情況,人可以選擇連續輸入錯誤密碼讓手機抹去自有信息。但是無意識的狀態下,指紋可不會撒謊。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指紋解鎖對於手機的安全性沒那麼重要,因為如果到了輸入指紋這個環節,這就意味著手機已經被入侵者物理接觸到了。而一旦物理接觸,口令就基本上沒用了。因此加密有用的大前提是在物理上不安全的情況下,因為入侵者在拿到密文之後,依然需要得到解密密鑰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