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如何主動參加集體活動,要不要做學生幹部

學生幹部面面觀

小A是即將進入大學的新生,她性格內向,高中時忙於學習,與同學交流的機會較少,基本不參加集體活動。入學前,她瞭解了許多與大學有關的事情,尤其是即將畢業的師兄師姐們都“苦口婆心”地告訴她一定要主動參加“集體活動”,爭做學生幹部,為將來找工作打好基礎。可是,小A很迷茫,眼看要進入大學了,她還是不知道如何主動參加集體活動,要不要做學生幹部。

大學如何主動參加集體活動,要不要做學生幹部

小B性格開朗,思維敏捷,在高中時就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幹部。步入大學後,她加入了校團委、院系分團委的組織部和宣傳部,穿梭於各個部門的例會和活動之間。除此之外,她還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文藝積極分子,奔波於學校舉辦的歌舞演出、文體比賽和志願服務之間。這些自然與學業時間有衝突,請假也是常事。一學期下來,她收穫了大量的證書和獎狀,但沒有一張是與學業有關的。她突然發現自己疲於應付的是這些校園活動,沒有讀過幾本書,甚至也沒有記住幾位任課老師,當然老師對她的印象也不深刻。小B開始迷茫了,自己深陷於各項活動中,這是好還是壞?今後的方向是什麼?

大學如何主動參加集體活動,要不要做學生幹部

小C在高中時埋頭讀書,是一個沉默寡言、性格內向的女生。上大學後,大一時她主要忙於學習,教室、圖書館、宿舍、食堂之外,幾乎沒有什麼課餘生活。大二時,她看班裡不少同學很活躍,有了改變自我的衝動,去競選學院實踐部部長,結果成功了。一個學期幹下來,她忙碌而充實,從老師和同學身上學到了許多為人處世的方式,這給了她自信,人也變得開朗健談起來。後來的兩年,她更積極地競聘學生幹部,並獲得了許多榮譽稱號。在找工作時,小C沉穩的談吐和內容豐富的簡歷給面試單位留下了好印象,成功獲得理想的職位。

案例分析

許多同學在步入大學前都有過類似小A的困惑,他們通過不同途徑瞭解了一些大學的生活,有很多的憧憬,但又不知如何選擇才能構建完美的大學生涯。做學生幹部是大學生提高綜合素質、鍛鍊能力的途徑之一,但大學生要不要做學生幹部是不能一概而論的。新生入校後要參加各項教育活動,可以充分利用這段緩衝期,將所瞭解的大學情況與自己的興趣、志向、職業規劃等各個方面結合起來,選擇鍛鍊自我能力的途徑。許多擔任過學生幹部的大學生也有過類似小B的困惑,困惑於如何處理好工作與學習之間的關係。當工作影響到學業時,學生幹部就要果敢地進行自我調適,尋找影響學業的主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防止陷入顧此失彼的困境。從小C的經歷中可見,當學生幹部沒有早晚之分,學生幹部職位沒有優劣之分,只要你有充分的準備,用心對待一切,做好每件事情,你就會成長和成熟起來。學習才是你的正業

大學如何主動參加集體活動,要不要做學生幹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