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何将祖母孝庄太后在宫中停尸足足37年不肯下葬?

侯挺


孝庄文皇后,生于1613年,死于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天降贵人的意思),清太宗皇帝皇太极的老婆,清世祖皇帝顺治的母亲,圣祖皇帝康熙的奶奶,但请注意,她还有几个身份要特殊说明: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孝端文皇后,名哲哲,生于1599年,死于1649年,是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同时,也是孝庄的亲姑姑。

敏惠恭和元妃,也就是著名的海兰珠,皇太极的妃子,生于1609年,死于1641年,是孝庄的亲姐姐!

一家娘仨嫁给了一个男人--皇太极。

孝庄前半辈子的后宫生活并不如意,虽然13岁就嫁给皇太极,获封侧福晋,但是随着老公女人的增加她的地位逐渐下降,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册封五大福晋,孝庄从入宫的第二跌到第五。而其姐姐海兰珠虽然入宫比她晚,却宠冠后宫!

但是孝庄的后半生开挂了,皇太极暴毙以后经过一番争执:孝庄的儿子福临意外即位,而孝庄地位猛然提升,先是辅佐幼主亲政,顺治死后(一说出家),又辅佐孙子即位。

她也从五大福晋的末尾晋升为孝庄文皇后,1688年她走完了伟大而又多灾多难的一生,死前留下遗嘱:“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亡憾矣!”翻译过来就是:皇太极已经死了很久了,不方便打扰他,我就不和他合葬了,也免的劳民伤财,况且我不舍得你们父子,就想葬在这。

这是一份奇怪的遗嘱,记载于《孝庄后传》,是真是假,有待甄别,历朝历代,皇后后妃去世都是必须与老公合葬的,合葬既是传统也是一种荣誉,但孝庄偏偏不愿意,背后原因令人费解。但就事情的发展来看,遗嘱可信度很高。因为1688年孝庄去世以后一直没有下葬,直到雍正二年才正式下葬昭西陵!时隔38年。

究竟为什么不愿意归葬盛京和老公埋在一起,后世总结了几条原因

(1)对老公不满,哲哲是正宫皇后,自己纵然有大功也取代不了姑妈的地位,而姐姐后来居上,老公偏心疼姐姐,一来二去导致孝庄心里不舒服,所以不愿意和她们葬在一起。

(2)遗嘱属实,不愿意劳师动众,且眷恋儿孙。

(3)这点也是最有争议的,就是坊间流传的:孝庄曾下嫁皇叔多尔衮,因为二嫁,所以死后不好意思归葬皇太极。

第三点后世争议最大,许多人扒出来编造孝庄下嫁多尔衮的是张煌言是明朝旧臣,对清朝不满所以故意造谣诽谤。(简直是废话,和清朝关系好当然会为尊者讳)

我个人恰恰觉得第三条可信度最高,当年皇太极暴毙,皇子豪格和皇叔多尔衮争皇位,双方互不相让,后来诡异的落到了年幼的福临头上,福临的皇位来路无法解释;后来多尔衮更是自称“皇父摄政王”,这一新颖的叫法究竟代表什么学界也没有合理的解释;而嫂嫂下嫁小叔子在满族本就是传统,说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慢慢被中原孔孟之道同化,才渐渐抛弃。

如果孝庄的确曾经下嫁多尔衮,此事就可以圆满解释。而康熙显然是知道内情的,但囿于奶奶心愿和祖制无法取舍,所以就把奶奶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侧五间殿拆卸,全部建材运往在孝陵红墙外,按原样易地重建,作为太后的“暂安奉殿”。

这一“暂安”就是三十八年,直到康熙去世都没有结果,反倒是重孙子雍正有办法,先是给太奶奶一通歌功颂德,后来又引经据典解释不合葬是有理可依的,最后整出个昭西陵与太爷爷的昭陵对应起来,事情圆满解决!


历史说是非


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认同纪连海老师关于这件事的分析。

康熙大帝即使再经天纬地,他也不能轻易地去推翻他父亲顺治皇帝的遗命,这个遗命很可能是真实存在过的,大致的意思翻成大白话就是 : 是我们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死后可以葬入祖坟(清东陵、清西陵),不是我们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死了就由他(她)去 ! 有违朕命者,非我爱新觉罗的子孙 ! 天人可共诛之 !

大家要知道,多尔衮死后,顺治随即翻脸,挖坟、鞭尸,他对多尔衮之恨可说是咬牙切齿,那么,他对他的生母孝庄太后会怎么样呢,我们现在只要去看看老人家那个孤零零的坟圈子,一切就都可以真相大白了。

孝庄太后,是一位杰岀的女政治家、是一位眼光深远的女性、更是一位慈爱的母亲、慈爱的祖母,历史对她其实已经早有公论,她为国为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是不会被历史和后人忘记的 !

九泉之下,她和她的孙子玄烨仍然是一对令人尊敬的婆孙👍👍👍


爱上网的喵喵


孝庄死与康熙二十六年,距离她的丈夫皇太极去世已经几十年,而且皇太极的陵墓远在关外的沈阳,按照清朝“卑不动尊”的规矩,康熙不可能将孝庄运回沈阳安葬。孝庄死前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她给康熙下了一道遗嘱:“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於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无憾。”

孝庄不想与皇太极合葬一起,但要与儿子顺治安葬清东陵,也不和礼法。康熙左右为难,只能修建一座暂安奉殿,将祖母的棺椁暂时停放在顺治帝清孝陵的风水围墙外,这一停就是三十多年,知道雍正继位,才正是在清东陵的风水墙外修建了昭西陵。

另一种说法则是孝庄太后当年屈身下嫁多尔衮,所以死后不能与皇太极合葬墓,康熙皇帝不知道如何安置自己的这位祖母,所以直到康熙去世后,有雍正主持,把孝庄葬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侧!


诗书茶花


孝庄皇太后与康熙皇帝的感情在这里不做赘述,无论是史书描述,还是影视剧的表达,特别是在《康熙王朝》里面,都已经交代的很清楚了。

康熙之所以在位时没有下葬孝庄,是因为他陷入了“”与“”的矛盾。

孝庄去世前曾交代,自己同皇太极感情深厚,而皇太极已入葬几十年,并且陵寝远在关外盛京(今辽宁沈阳),她不愿打开皇太极陵寝与其合葬而打扰到丈夫皇太极与自己的姑姑孝端文皇后,同时,也有说法是说孝庄因为当年下嫁多尔衮一事,自认为无颜面对皇太极,所以留下遗嘱不葬入清昭陵即清北陵,而选择同她的儿子同葬在清东陵。

但是,按照清朝的祖制,被曾奉为皇后或者皇太后的,死后是要同皇帝合葬;清朝包括历朝历代也没有母后同儿皇帝同葬的先例,清朝也没有单独为后宫开设陵寝的先例。所以一面是遵守祖母的遗训,一面是殡葬的传统与祖制,康熙左右为难,只能选择暂不下葬孝庄棺椁,同时,也是为了方便自己能够吊唁、祭祀祖母,以缅怀自己对于祖母的感恩与思念之情。

康熙把这个问题留给了雍正,雍正则主持单独为孝庄修建陵寝,这也是清朝唯一的一座后宫单独陵寝,地址选择清东陵风水墙外侧,既满足了孝庄希望同儿子同葬的遗愿,也表达了雍正对于这位太祖母的敬重,也算圆了康熙的一大心愿与遗憾吧。

其实,雍正打破殡仪的祖制也不单单只有孝庄这一次,包括和硕怡亲王胤祥的母亲章佳氏,章佳氏过世时,康熙按照普通妃子的礼仪与标准下葬,而雍正即位后,随即加封章佳氏为敬敏皇贵妃,棺椁也从原来的陵寝中抬出,重新按照皇贵妃的标准下葬,这也是开创了清朝的历史先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