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症參加臨床試驗,入了對照組怎麼辦?

癌症是當今威脅人們生命健康最重要的一類疾病。為了抗擊癌症,腫瘤臨床醫學幾十年來一直在尋求突破。如今,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這兩種重要的系統治療已經逐漸成為了戰場的主角,活躍在許多癌症治療的前線。

戰爭英雄的出現或許能提升士氣,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現在就將贏得這場戰爭……

晚期癌症參加臨床試驗,入了對照組怎麼辦?

儘管近些年來腫瘤臨床醫學有了質的提升,但遺憾的是,我們仍然不能宣稱已經攻克了癌症。絕大部分新上市的抗癌藥物,甚至包括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對晚期癌症患者而言都只能是做到比既往的治療更好,而不能保證治癒。

我們當然不會滿足於現狀。尋求新的療法、新的藥物甚至成為某些晚期癌症患者和家屬的日常。正因為如此,參加臨床試驗就成了一種越來越普遍的治療形式。

但是,臨床試驗的存在有其自身的目的,並非單純的招募患者嘗試新藥。

晚期癌症參加臨床試驗,入了對照組怎麼辦?

臨床試驗的設計

一款抗腫瘤新藥在上市前經歷的臨床試驗的分期進行的,簡單來說:

  • Ⅰ期:觀察人體對於新藥的耐受程度和藥代動力學,為制定給藥方案提供依據
  • Ⅱ期:初步評價藥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為III期試驗的設計和劑量提供依據
  • Ⅲ期:進一步驗證藥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評價利益與風險關係
  • Ⅳ期:新藥上市後考察在廣泛使用條件下的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評價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與風險關係以及改進給藥劑量等

在早期,我們更需要知道新藥本身是否安全、有效,在設計臨床試驗時

可以不設置對照組。但到了後期,我們需要評估一款新藥是否會比當前的治療更具有優勢,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設置符合當前臨床實踐的對照組,與試驗藥物進行對比,最終確定新藥臨床應用的價值。

這樣設計的科學性毋庸置疑,通過對比得到的有效性數據更有說服力,也更符合公眾的利益。

但是,身處在對照組的患者也許會心有不甘。

晚期癌症參加臨床試驗,入了對照組怎麼辦?

抗癌藥物最常見的對照組一般是安慰劑或陽性藥物(標準治療)。

安慰劑對照

安慰劑是一種外觀(劑型、大小、顏色、重量、氣味、口味)與試驗藥儘可能一致,但不含有試驗藥物的有效成份的藥物。

設置安慰劑對照的目的在於克服研究者、受試者、參與評價療效和安全性的工作人員等由於心理因素所形成的偏倚,控制安慰作用。

安慰劑的應用可以消除疾病自然進展的影響,分離出由於試驗藥物所引起的真正的療效和不良反應,成為對試驗藥物進行科學驗證的必要條件。

但出於醫學倫理對患者權益的保障,癌症的臨床試驗只有在臨床上缺乏有效治療時才會使用安慰劑對照。

在臨床試驗中採用已知的有效藥物作對照藥,稱為陽性藥物對照。但在癌症的治療中,治療方法不僅僅侷限於某種具體的藥物,還有可能是含有多種藥物的組合方案。比如一項免疫治療藥物(PD-1抗體)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試驗,試驗組為免疫治療藥物;對照組為標準的含鉑雙藥化療。

試驗藥物或治療方案通過與當前標準治療的對比可以確定其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是Ⅲ期臨床試驗的主要形式。

晚期癌症參加臨床試驗,入了對照組怎麼辦?

對照組患者的處境

晚期患者參加臨床試驗的心理預期不同,決定了得知自身處於對照組那一時刻的心境。但無論怎樣,患者的自願參加臨床試驗的動機都是合理的,所以這裡只討論臨床試驗完成後對照組患者還能怎麼做。

因為對照組是根據當前的臨床實踐設置的,所以無論試驗結果如何,對於患者而言只是一段等同於住院治療的治療經歷。如果患者無心參加其他的臨床試驗,完全可以忽略這段經歷。當然,接受後續治療的同時,還是要接受研究者的隨訪。

繼續參加臨床試驗

一位患者在不同的疾病階段會有多次參加臨床試驗的機會。但由於同一種癌症的治療藥物種類相對集中,為了避免療效相互影響,有些臨床試驗會排除用過同類藥物的患者,無論是使用已上市藥物還是參加臨床試驗。

之前臨床試驗處於對照組的患者並無接受過試驗性藥物的經歷,可以不用擔心既往用藥經歷的限制。

瞭解是否可以交叉到試驗組

臨床試驗的最高原則是保障患者權益。在試驗揭盲後,如果試驗藥物具有明確的獲益,接受安慰劑對照治療的患者或許有機會接受試驗藥物的治療。但是,這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情況。如果患者有這種訴求,可以在簽署知情同意書前與研究者溝通確認。

晚期癌症參加臨床試驗,入了對照組怎麼辦?

儘管很多患者和家屬會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考慮“機會成本”這個問題,但真把“機會成本”當成本就是在自尋煩惱

總而言之,參加臨床試驗進入了對照組並不是一件會造成損失的事,“獲益”只取決於患者和家屬的“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