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河南有那么多飞地?

饶河清


飞地,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通俗地讲,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那么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

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在河南很多地方都有“飞地”现象的存在,其中最著名的有四个,今天就来盘点一下。

1、郑州市上街区

上街区

上街区位于郑州市辖区西部38公里处,周围与荥阳市接壤,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根据“二五”计划建设第二个铝工业基地的需要而设立的一个工业型城区,亚洲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基地,现在的上街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5万。

2、洛阳市吉利区

吉利区世纪广场

吉利区位于洛阳东北部黄河北岸,距洛阳主城区19公里,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26.9万人。吉利,古称河阳,1982年因建设洛阳炼油厂(今洛阳石化总厂)而设立,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中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

3、平顶山市石龙区

石龙区与平顶山市

平顶山石龙区又叫平顶山西区,总面积为37.9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与平顶山主城区隔着宝丰和鲁山。石龙区风景名胜有娘娘山、青草岭,祖师庙岭等。

4、范县老城

1964年,国家为解决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地区水利问题进行区划调整,将范县及所辖金堤以南地区划归河南省,将县城搁置在距县界5公里外的山东莘县境内,区划使金堤河水顺利流入黄河,使豫、鲁两省矛盾缓解,但使范县失区税源中心,范县老县城长期被困山东境内阻碍了县城的发展。


井冈山旅游咨询


河南的飞地多,但是成因却各不相同。举个例子说吧。

河南南阳,在全国的知名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却有一件怪事,有个村庄飞到省界之外的湖北省境内,这是怎么回事呢?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面积约2.66万平方千米,也就比北京、天津两市面积之和稍小一点儿。人口超过一千万。这么大面积和人口的地级市,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倒不多见。

南阳东连驻马店、信阳,南抵湖北随州、襄阳、十堰,西边和陕西为邻,北边和三门峡、洛阳、平顶山接壤。南阳位于南阳盆地,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在南阳市西南部,伏牛山南麓的豫鄂陕交界之处,有个县叫淅川县,境内有丹水、淅水,古称丹阳。和南阳其他地方的平原地形相比,淅川县属山地地形,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枢纽就在淅川一侧的丹江口水库。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飞”到湖北省境内的村子,叫石槽沟村,归八九公里外的淅川县荆紫关镇管辖。村子坐落在相邻的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白浪镇境内,是属于河南省级的飞地。

省级的飞地是什么概念?通俗点讲,就是涉及到外省的相关方了。这种飞地即使很小,要想调整,处理起来流程也很复杂,要省一级的出面,向上级申请调整。石槽沟村就是这种情况。

石槽沟村面积约0.8平方千米,耕地三百多亩,人也不多300人左右。虽然地处湖北境内,周围都被湖北的村庄包围,但是石槽沟村的村民开的车牌是豫R的,座机区号是0377(南阳区号)。

村子面积不大,村民出了村打电话就成了长途+漫游了。因此,以前为了省钱,有些村民家里有两部电话,一部湖北的,一部河南的。后来电话费便宜了,就没有这样的情况了。现在手机资费也不高,而且取消漫游费,有些村民就用的是十堰的电话号码。

不但电话用的湖北省的,走的路也是和湖北临时调换的地修的,就连媳妇都是娶的湖北的姑娘,因为这里是山区,河南的姑娘不愿嫁过来。

关于这块飞地的成因,没有相关资料记载。不过有三种流传的说法:一种是陪嫁说,一种是迁徙说,还有一种是剿匪说。

陪嫁说认为,石槽沟村当时是因为湖北嫁闺女给河南人,把这块地当作嫁妆一起送给了河南。这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在古代土地私有的情况下,大地主将这块土地作为嫁妆还是有可能的。而且这块土地西面、南面、北面三面环山,北面是条山沟,在当时农业社会看来,也不是什么太好的土地。

迁徙说认为,村里主要的两大姓贾、王两家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县迁徙到河南内乡,后来又迁徙到石槽沟村的。时间大概是清朝道光年间。因为这里当时是归荆紫关镇管辖的,就一直延续下来了。

这种情况在古代是有例可循的,地广人稀的年代,谁开荒就是谁的,只要向官府缴税就可以了。后来划分区划的时候,大都根据原来的户籍地作为判断标准。在福建省某些地区有一些飞地村落,就是因为先辈迁徙而形成。

剿匪说认为,以前在石槽沟村北面有个洪门寺,但是寺庙里的和尚却不务正业,仗着武功高强,山高皇帝远,胡作非为。当时郧县(今十堰郧阳区)官府离这里太远,近百公里山路,又不好走,等官兵赶到,土匪和尚早跑没影了。官府一直拿他们没办法,后来让较近的河南官府代为处理,将那些无法无天的和尚一网打尽。后来湖北干脆就将这块地方给了河南,由荆紫关镇管辖。

传说就是传说,因为没有相关资料记载,或许这将成为永远的迷案。其实这都无所谓,不管归属哪里,只要老百姓过得幸福就好了。

因为是比较特殊的飞地,如今得到河南方面较高的关注度,石槽沟村因而获得一些特别扶持,成为新农村试点村,村民生活各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地图帝


河南范县,本来属于山东,后来因为大堤治理问题,把范县划为河南,范县老县城被山东各个村镇包围着,三步说不定就走向山东,里面存有山东移动联通电信营业厅,还有河南营业厅,银行,邮局,快递,车站,学校,等一般都有两个,分为河南,山东,驾照都可以选择为考河南或是山东,河南和山东的概念在这很不清楚,也无所谓,几乎没人会在乎,正常生活,手机经常能收到山东发来的信息,之前户口不严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两个户口,一个是河南的,一个是山东户口,都是存在的,现在比较严了,这种事就很少发生了




Deepbreaths60418883


什么是所谓的飞地?它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通常是指那些隶属于某一行政区,但是与本区域不相连的土地。如果某一行政区拥有了一块飞地,没有办法通过自己所属行政区“直接”管理,必须“飞”过去。


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份或者地级市,其实都可能有着自己的飞地。流落在外的土地叫做飞地,外部流落在我们这里的也是飞地。至于河南地区的飞地则是比较多,有着十块。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看看有没有你的老家。

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石槽沟村,该村仅有一平方公里大小,人口也是不足500人。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白浪镇中心地带,但是却在行政划分上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浙川县荆紫关镇。

早些时候石槽沟村并没有人住,先是一对王姓与贾姓的夫妻最先移民过来,因为山上有石槽,村里又有沟,所以起名石槽沟村。他们祖辈上是河南人,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风土习俗都和河南很像。尽管长期被湖北包围,甚至是连媳妇都是湖北人,但是底子上还是河南。


濮阳市范县老县城,该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全国一大怪,县城设在省界外。”以及“山东省里有个河南县,河南省内有个山东乡,山东乡里有个河南村,河南村里住着山东人”。这是说河南范县的县城以及镇政府坐落于山东省境内,成为了一块飞地。

范县之所以会形成飞地,主要是因为当年黄河泄洪。在建国之前,范县其实是属于山东省。建国之后由于泄洪的需要,就把范县以及其他几个县级地区划给河南,至于原先属于范县的几个城镇则是被“落”了下来,还是归属山东,因此就被包围了起来。

周口市沈丘县留福镇小武沟,这块飞地位于安徽省境内。在这里居住的村民,是从位于河南省境内的姜营行政村迁徙过来的。该行政村位于河南与安徽交界地,中间有一条汾泉河,以河上的闸口为界划分的两个省份。虽然是搬迁到了安徽境内,但是还是河南户口。


商丘永城市城厢乡位于商丘永城市的西部,下辖19个村,其中的15个行政村以及乡镇政府都位于城关镇。而另外的四个村,则位于城关镇以南地区,因此也就成为了飞地。这是因为城镇规划过程造成的,历史渊源并不多。

郑州市上街区位于荥阳市,归属郑州市管辖,成为郑州市的一座卫星城镇。上街区除了是郑州市的飞地之外,上街区自己还有一块飞地,它位于巩义市小关镇。两块飞地的行成,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以铝材生产为主。郑州市在两个地区都有铝材企业,上街区的形成是典型的依企而建社区。

郑州市荥阳高山镇杨桥村和巩义市接壤,该村主要是山陵地区,下面管辖了13个自然村。其中有三个自然村被巩义市包裹,形成的原因是山陵地貌。

洛阳市吉利区归属于洛阳管辖,但是地理位置却是在黄河北部的孟县境内,与洛阳市隔了一条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天下这腰脊,南北之咽喉"的说法。该地区形成主要是因为黄河数次变道,逐渐的把该区分了出去。



平顶山石龙区归属于平顶山管辖,本来不属于平顶山,是归属于宝丰县以及鲁山县共同所有。这是因为该地区煤矿丰富,为了更好的发展煤矿产业所以在这里硬生生的画出一个区,直接归属平顶山管辖,因此也就成了平顶山的飞地。

平顶山舞钢市和石龙区的原因差不多,也是因为这里的矿藏比较丰富。为了发展的需要,把它直接归属平顶山治理,在该地区划立区,后来在1977年撤区建市,曾经成为了平顶山的飞地。

河南绝大部分的飞地就都在这里了,之所以会有如此“奇观”的形成,除了像石槽沟桥村这种历史原因。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建设的需要,比如说在这里发现了矿藏,但是他的直属行政区太小没有能力管理,就被直接划到更大的行政区管辖。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在建国的初期,我们对于煤炭、钢铁等行业的重视。

在中国的领土上,除了像河南这么多飞地之外,其他地区的飞地也不少。比如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本来是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但是他与廊坊之间却夹杂了北京和天津。他们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于直辖市的划分,即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江苏省无锡市的飞地宜兴,本来隶属于无锡市管辖,但是两者中间加了一个常州市的戚墅堰区。这块飞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被太湖隔开了。还有就是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由于洪泽湖的出现,盱眙县被一分为二。想要从陆地过去需要经过安徽省境内,否则只有水路。

山东省济宁市飞地微山县,它是归属于山东省济宁市管辖。但是微山县旁边有一个微山湖,就是铁道游击队当中的。因为他的出现,把整个微山县从济宁市“挤”了出去。微山湖的两边一个是济宁市,另一个是枣庄市,微山县归属济宁市却靠近枣庄市。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沱沱河流域,它位于青海湖的西部,北部是甘肃省,靠近西藏自治区。还有新疆克拉玛依市飞地独山子区,他的周围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管辖地,而它归属于克拉玛依市治理。


后面这些飞地的形成, 并不是像河南矿区分布不均匀的原因。而是因为自然因素,比如说山川河道等。在国际上面比较典型的飞地,比如说美国在俄罗斯附近的一块飞地阿拉斯加。


史之策


在河南还有非行政划分出现的"飞地‘’,同样有趣。它发生的沿河两岸,我的家乡有条洪河,沿河以湾取名的村庄比比皆是,如李湾,辜湾,小湾等,顾名思义就是在河湾中的村庄。不过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对淮河支流进行截湾取直,结果出现了唯独村庄在河东,全部耕地在河西,离奇现象。种地必须靠摆渡,后来修座桥才方便一些。如有个叫前进的庄子,孤单单地一个大庄子在李桥乡境内,只有耕地在河西的所属砖店乡境内。当然也有一块地在河对岸的村庄更是枚不胜举,如一个叫辜湾的庄子,一块地河取直后留在河的北岸,水大时摆渡不成,收获季节要绕道治河堤走一二十里过桥到家。在沿河地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集两镇都不足为奇。


朱师傅62


河南省周围飞地多的原因:

解放前土地私有,并且可以买卖,河南周围省界既无江河隔离亦无大山阻断,多与兄弟省份阡陌相连田地村庄犬牙交错。开荒加买卖就更无序了。解放后再没有跨省互相置换(比较麻烦)所以就形成飞地了


环球风物志


飞地的形成各有各的原因吧,到现在还存在,主要的一点还是所谓的飞地也没有什么重要的资源或地位,说白了就是属于姥姥不疼爷爷不爱的那种地方。大家都不想要,就只有沿袭之前的就旧的制度了。坦白来说,这样的地方对于当地的老百姓来说是十分的不方便的。从便民的方面来讲,应该尊从属地原则。


流年逝水空余恨


毗邻之间有界碑,谁敢私下乱违规。

自从四清三固定,人地在册很难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