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甲A能出现亚洲顶级球员,而现在火爆的中超却难以产出亚洲顶级球员?

地理足球


这还是中国足球模式变了,当年甲A之所以能出现亚洲顶级球员,那是因为当时中国足球的模式还是体制内的,从各地方青训或体工队选择最优秀的苗子集中训练。这个选材范围足够广,也给了更多需要依靠足球谋生的孩子机会。

所以说白了,那时的甲A一直在吃中国足球的老本,当职业化开始后,选材方式变了。昂贵的足校学费让穷人家的孩子望而却步,有点钱的吧也不会送孩子踢球,毕竟如果最终没有成为职业球员,而应试教育又没赶上,那么孩子以后在社会就会吃大亏。

如今中超火爆,那是因为各支球队都花大钱买来了顶级外援,这些人的能力能够在最短时间提升中超球队的实力。但客观的说,除了恒大、上港等少数几支队伍,中国球员在各支俱乐部都是配角,并且对外援有了依赖。

反观日韩,即便是一流球星都在欧洲,国内本土球员依然在各自联赛充当重要角色,而且亚冠成绩真的不比中超差,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大局观


呵呵,这个事情其实小编也挺奇怪的。小编和一个前国脚聊天,问:“你觉得现在的国脚水平,和你那个时候相比怎么样?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他的回答是:“我们那个时候水平高,你看看他们停球和传球那个动作,比我们差远了!”当时小编将信将疑,下午他带队训练,小编在场边和他又说起这个事。前国脚说:“一会我们有一个下底传中训练,你看看助理教练的质量,你再看看我们边后卫的质量。”结果真的很吓人,现役队员的传中质量,果真不如助理教练的。助理教练还没当过国脚啊!前国脚说:“这些技术是在小时候练习的,可是我们的球员小时候练的并不好,基本功非常不扎实。都说是搞青训,这个到底怎么搞?我们的教练水平就很差,自己的动作做得就不对,怎么可能交给队员正确的动作呢?”

还有一个教练你不得不提,他就是目前在权健的沈祥福。当年他在亚泰队执教的时候,训练总会因为一个而被打断。因为他看到了一个队员的错误技术动作,结果训练就耽误了,他单独讲这个传球动作半个小时。现在没有顶级球员是因为我们的训练水平不行,从小的基础就没有打好。


球哄哄


在甲A时代(1994-2004年),中国的足球水平在亚洲还算是可以的,相对来讲,无论是日韩、伊朗、沙特都没有现在这么强,确切的说,是中国足球一直在退步,而别人一直在飞速发展。



甲A十年,亚洲足球的整体水平都旗鼓相当,而且中国球员在个人能力上还能在亚洲拥有一席之地。当时的郝海东、范志毅、李玮峰、孙继海、高峰、宿茂臻、黎明等无论是在亚洲足坛还是在中国足坛,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2002世界杯后,日本和韩国的足球都在高速发展,而中国足球却一落千丈。因为中国足球参加了02世界杯,所以让足协自以为中国足球在亚洲已经拥有了很强的实力,所以足协接下来一系列针对国足的昏招,直接害了国足十几年。尤其是以当时足协副主席闫世铎,他的一些错误理论和方针,让国足在02世界杯之后的十年都大幅度退步,以至于到现在国足仍旧是个烂摊子。

现在中超之所以火爆,是因为由高身价、高质量、名气大的外援和外教撑起来的,和中超的本土球员没有任何关系。同时也因为很多外援加入中超,至使很多本土球员因为实力不济而无法上场比赛,更何况中国足球本身就没有大力发展青训,很多俱乐部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所以在足球人材方面,就不可能出现优秀的球员,更不用说亚洲顶级的水平了。


足球小世界


说到底就是因为中国传统青训系统的崩塌造成的:

在范志毅和郝海东那个年代,在“举国体制”的号召下,足球专业体校遍布全国各地,数量最多的时候有5000家以每个学校50人计,甲A时代的足球人口也有将近25万,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举国体制”办集体运动无疑于缘木求鱼,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庞大数量的足校,为足球这项运动在全国的推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力,客观而言,也拓宽了中国足球的选材面。

在足球这项运动里,顶级球员从来都是遴选出来的,而不是炼出来的。

但随着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足球项目从体育局管到俱乐部办,大部分地方足协的梯队全部放弃,到1999年,地方足球体校开始全面停止招生,一夜之前,原本遍布大江南北的专业体校瞬时枯萎,无数孩子的足球梦戛然而止。

随后,又遭逢“假赌黑”最为猖獗的十年,让原本就处于崩溃的青训体系,日益雪上加霜,截止到2007年,国家足球中心公布的数据,中国足球注册人口不到7600人,而我们的邻居日本,这个数字则是50万人,连零头的零头都不及。

在我们羡慕日本有香川真司、本田圭佑、乾世贵等亚洲顶级球员的时候,我们是否有想过,他们在青训上做出了怎样的不为人知的艰苦努力。

当然写了这么多,不是说以前的“举国体制”有多么优秀,想说明的只是:职业化的方向当然是对的,但我们太急功近利,脱离了实际国情,效果只能适得其反,当我们的孩子不再踢球,我们谈什么出产“亚洲顶级球员”。7000个人里面想选出一流球员,别说中国青训,就算拉玛西亚也做不到,谁都不是神仙好吗?

中国足球总是错了,推倒,再错,再推到,大部分人只看绩效,只重视结果,却从来没有人关心这项运动本身,如今看到足改小组提出的“足球大跃进”目标,心中那份似曾相识的担忧又不免涌现。


武侯的中场线


先说一个故事:记得今年看过一个节目【吐槽大会】里面有一个广州恒大球员、中国男足队长冯潇霆。相信看过的都知道,里面把国足损的无地之容。里面有一个细节,是吐槽国家队里好多人的身材都是“白条zhu"没有腹肌,轮到我们队长上去说:“现代足球讲究的是什么什么,说了一大堆”意思就是,可以没有很强的腹肌,是根据场上角色来定的,有没有腹肌不能断定球就踢的好。

当时我听的那个滋味,真的很生气,钱赚多了,什么话都敢说。也许他说的有道理,但是作为一个十几年的老球迷,看看欧洲球员,没有这样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现在的国家队和甲A时代的国家队身材,就可以明白现在的球员天天想的是什么?

这是台湾媒体,惊讶这居然是一名职业运动员,呵呵


别的先不说,就说说这种想法,这种思路,能把球踢好吗?

以前,甲A时代,中国还比较落后,踢球踢的是信仰,踢的是理想;现在中超球员,恐怕大多数都是为了赚更多采取踢球的。

以前的球员,教练都很单纯,或者说都很实在,被采访时,说的都是心里话,谢谢球迷什么之类的。现在的采访,总是话里带话,这个不公啊,那个报复啊等等。太乱了。

足球已经在中超变了滋味,不在是单纯的踢球了,里面夹杂的东西太多了,球员自己可能都会放弃他儿时的梦想。有些是被熏陶的,有些可能是被逼的,没有办法。

算了,不说了,记得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嘛。

中国足球,何日出头???


紫锦鳞体育


原因很简单,中国足球把老本吃完了,哪还能出亚洲顶级球员?

你说甲A时代,能出现亚洲顶级球员,那不是说一举办甲A,,一夜之间忽然冒出一大批优秀球员。实际上那是经过多年青训,包括体工队时代留下的宝贵财富,好几代优秀球员齐聚一堂!所以当时才有“甲A看国脚,甲B看外援”的说法,看到了吧?“甲A看国脚”,说明当时大部分甲A球队,是以国产球员为核心建队的,各队的战术核心,基本上是本土的优秀球员。比如大连郝海东,上海范志毅,天津于根伟,辽宁辽小虎,四川魏群等等。不像现在,各队都以大牌外援为核心,也只有上海上港的武磊,能够保证球队的核心地位。

甲A联赛,名义上是向“职业化”改进,实际上却成了“四不像”的“伪职业化”。不但足球职业化的框架没真正建起来,原本体工队专业化的老本,倒是给吃光了——02世界杯到04亚洲杯之间,中国足球战绩达到顶峰,却是最后的辉煌。那时国足名将云集,既有体工队时期的老将(郝海东范志毅),又有职业化的球星(杨晨祁宏吴承瑛),还有健力宝留洋和国奥队的成员(李铁李玮锋孙继海肇俊哲),连“超白金一代”都有出场机会(曲波杜威安琦)。中国足球可谓是四世同堂,其中不少球员还曾有过留洋欧洲的经历。中国足球的老本,吃到中超时代,就已经差不多了,05世青赛以后,没有多少后备力量涌入。中国足球由垂死挣扎,到后来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了,自从郑智(1999国奥队成员,与李玮锋孙继海李铁同时期)以后,就算中超火爆异常,也只是烧钱请大牌外援的结果,哪里还会出现亚洲顶级球员?对此,你怎么看?


绿茵守望者


这个问题,我还真有一个接近真相的答案。

甲A的队员,其实是专业队培养的。中超球员,才是甲A期间的青训出来的。

当初职业化一出来,以为专业队体制不行,特别激动,以为足球马上要起来了。

到现在才想明白,专业队其实不差,只是少了外援,队员大赛的经验不够,实力还是强的。

那为什么搞职业化,给专业队请几个有经验的外援不行吗?

其实根本原因是90年代经济比较困难,工人都大下岗,缺钱。

足球这种人比较多专业队,要么解散,要么自己想办法,这就是职业化的真正来历。

想一想,如果每个区县,每个大点的企业都有足球队,中国足球还能不强?

甲A期间,还有专业队的底子,比如辽宁队那批辽小虎,跟张引指导青训的时候,基本都不花钱,免费学。多穷的孩子都行。

中超时期,就没那个底子了,大多数小球员,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就踢不了球。

足球本来是一个非常适合寒门出贵子的项目,贫民窟里出来的球星数不胜数。偏偏现在中产以上的孩子才能踢球。以这样的底子,中超当然难出球星了。


欧美星云


甲A年代足球是一项快乐的运动,大众的广泛参与人口基数大,真正懂足球的人在管理,真正热爱足球的人在兴办俱乐部和青训!今天的中超仅是金元资本竞相逐鹿的战场,他们搞足球仅是企业宣传的名片,火爆的场景仅是顶级外教和外援产生的虚假繁荣!



上世纪九十年代踢球是一项简单的运动,无论是学校还是街道村庄处处可见踢球的孩子,虽然物质基础不丰富,玩足球不需要成本,大量青少年包括女生以踢球为球,尤其大连及辽宁地区最普遍,这样的基数很容易出人才。


95年王健林和万达集团成立史上第一家职业俱乐部,八冠王的辉煌为足坛培养顶级人才郝海东、孙继海、李明华、张恩华等人。

92年中国健力宝青年队留学巴西,五年的朝圣经历又为足坛培养杰出人才李铁、李玮峰、李金羽、张效瑞等人。

甲A时期王俊生执掌足协真正懂足球的专业人士,他的管理符合足坛发展规律。他以后的继任者都不是专业人土,更有09年反赌扫黑杨一民、南勇的出事!

良好的氛围和大量优秀人才终于在02年世界杯结成硕果,当时范世毅、郝海东、杨晨均是亚洲顶级球员!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踢球成了高消费的运动,城市化的进程没了踢球的场地和兴趣,当年青少年的游戏成了奢望,而专业青训的字费一般人家难以承受,足球人口减少是不争的事实!

中超的繁荣仅是天价外援的表演,球员的身价猛涨失去了刻苦训练的动力,追求享受的结果自然难出人才!一届中国杯体现中国足球的真实差距!


寒山夜雨738


因为大环境不同了,足球这个项目出人才需要周期性,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今天中超虽然繁荣,但是出不来人才都是十年前埋下的祸根,02年世界杯的烟花绚烂之后,中国足球陷入低谷,从04年开始逐渐走低,中超没人赞助,球员收入下降,社会地位低下,没事就被别人拎出来当笑话讲,在那种大背景下,哪个家长愿意送孩子去学足球,而没有人学足球,青训断档,后来就出现问题了,即使2010年反赌扫黑之后,中国足球开始回暖,中超联赛蒸蒸日上,球员的收入大幅度提高,社会地位也有很大程度提升,但是,足球出才有延后性,现在雨后春笋般的足校、青训,要出人才还得几年。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别说是出亚洲顶级球员,就是中超球队满足更新换代,都快成问题了。



和职业球员聊过,他说81年龄段,我们小时候一起练球的,100个到最后也就两三个能踢上职业,竞争非常激烈;85的,100个人最后能留下20个,89、93的基本上100个人能有七八十进入一线队,而97年龄段的球员,全国100多人,只要能跑、四肢健全的,基本都有球踢,这还不是最惨的,接下来的1001、2003年龄组,选材面更窄。



一般小孩初次接触足球训练在六岁左右,按照中国组足球这两年回暖的程度来看,有更多的孩子走上了绿茵训练场,可以说,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日子会好过一些,比如说2009年龄段及以后,但是目前我们正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换句话说,中国足球最惨的时候还没到来,人才匮乏的情况还会上演一段时间。



有了足球注册人口基数,才能讨论出球星的话题,遑论亚洲顶级球星。


铸剑足球


为什么现在中超如此火爆却出现不了像甲A那样的中国超级球星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青训,早在20多年前有过人事就谈到中国青少年青训的问题,可是由于足协管理员的急功近利和官本位思想的腐蚀太严重,导致了中国足球对青训没有太多的关注儿,把更多的眼光投入到中国足球中超虚假繁荣之中。从而导致了现在中国球员人才断档的严重问题。虽然徐根宝号称投资了2000万人民币,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足球基地,可他却只培养出了吴磊一个还算的上有名望的中国球员而已。虽然现在中国的中超球队的大老板们,投入非常之巨大,但是他们把金钱投到哪里了呢?不是投到球队的基础建设当中。而是追逐欧洲的有名望的大牌儿球员和有威望的外籍主教练。而对于青训来说,他们是急功近利的投资人。他们投资中超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自己的企业打响名牌儿,从而从中牟利。青训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遥远的事情,因为远水救不了近渴。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中超如此的火爆,却出了不了一个像样的能在欧洲五大联赛立足的中国球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