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縣東峽鎮康樂村 “三抓”促村集體經濟邁上新臺階

大通縣東峽鎮康樂村 “三抓”促村集體經濟邁上新臺階

大通縣東峽鎮康樂村黨支部確立了“發展生態經濟,創建旅遊名村”的生態發展理念,以黨支部為核心,以創建旅遊示範帶建設為抓手,利用旅遊扶貧項目資金,實施了扶貧整村推進項目、農家院提升改造、卡丁車等娛樂設施項目,改善了村容村貌,帶動貧困戶就業和產業發展,持續推進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邁上新臺階。

抓黨建促和諧,夯實鄉村組織基礎。村黨支部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修建高標準的綜合辦公服務中心,配齊辦公設施,辦公條件明顯改善。村黨支部積極開展黨員集中學、領導幫帶學、座談討論學和考試測評學活動,提高黨員思想認識。針對農村無職黨員人數較多,黨員作用難發揮的實際,大力開展“設崗定責、公開承諾”活動,積極設定黨員服務崗位,設定崗位職責,引導黨員根據自身實際和個人特長進行認崗,發揮模範作用。村黨支部及時成立推進“兩個絕對”工作組,具體負責推進“兩個絕對”具體化落實。大力從優秀青年、少數民族、婦女中發展黨員,不斷改善黨員結構,壯大黨員隊伍,增強黨組織的戰鬥力,並依託遠程教育,拓寬黨員學習渠道,開展養殖等技能培訓,培訓300餘人(次),為康樂村發展鄉村生態旅遊服務業提供了人才支持。

抓產業促發展,打造鄉村旅遊品牌。村“兩委”班子依託鷂子溝旅遊資源,抓住地處旅遊線路的機遇,認真組織實施“產業富民”戰略,大力發展農家樂和自助營地經濟,打造生態旅遊品牌村。特別是有烹飪手藝的婦女們積極主動投入到開辦農家樂行業中,現已建成以“農家新居、農家飯菜、農家生活”為內容,具有農村休閒度假特色的農家樂17家,賓館1處,解決了150餘人的就業問題,帶動全村30餘戶155人脫貧致富。2015年康樂村實施了包括村級綜合服務場所的修建、卡丁車賽道、自行車和農家樂改造等在內的200萬元的扶貧項目,投資10萬元在康樂村旅遊沿線修建公廁,支持滑雪場建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努力探索農民致富的新路子。2017年康樂村結合自身優勢,爭取410萬元,實施以生態停車場、卡丁車瀝青路面、小火車軌道、民宿改造和娛樂設施(海盜船、碰碰車、莫斯科轉盤等)為建設內容的旅遊扶貧項目,項目運行後預計可實現經營年收入105萬元,利潤55.5萬元,村集體可增收16.6萬元。同時,康樂村有效整合資源,規範管理,著力打造鄉村生態旅遊片區,加強對傳統文化、民俗文化的宣傳和支持力度,提升文化旅遊核心競爭力。康樂村現已形成以旅遊服務為主的產業格局,不僅實現了產業發展帶動群眾生活水平的目標,也探索出了康樂村的特色產業發展道路。

抓項目強實力,夯實鄉村硬件基礎。在康樂村黨支部引領下,先後成立了養殖合作社和林下食用野生菌合作社,發展養殖、種植業,鼓勵黨員宜養則養、宜種則種,走特色發展路子,幫助農民創收。目前,食用菌合作社帶動20戶農戶增收;規模養殖戶共有13戶,養羊2100餘隻;32戶發展種植苗圃,種植面積達100餘畝。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活動,積極籌措資金1319.13萬元,實施了鄉村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村莊綠化,村莊道路亮化,村莊邊溝治理等項目。2014年康樂村成立扶貧互助合作社,整合資金達160萬元,為農戶的生產提供了有力資金保障。整合整村推進項目資金,修建扶貧項目賓館一個。當年向282戶村民每戶分發500元的扶貧整村推進項目紅利。康樂村以平安景區建設為依託,以“綠色生態,人文和諧,遊客滿意”的理念,積極創建平安村莊。新建一處28平方米的視頻監控室,安裝高清攝像頭15個,對村內的重點部位、主要路段進行監控,實現了旅遊景區“環境整治優美、安全保障有力、治安秩序良好、管理科學規範、遊客滿意度高”的工作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