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南方人過年不喜歡看央視春晚,你怎麼看?

湖中之影


這是以往春晚忽略的一個重要元素。

南方人由於語言和地域的問題,文化娛樂的興奮點與北方是不一樣的。

春晚安排節目時,應該考慮和照顧到這個問題,但多年來都忽略了,所安排的文藝娛樂項目,特別是語言類的娛樂項目,基本都是按北方人的口味兒安排。

文藝界要想出名都要經過北漂這個階段,這說明皇城根兒文化還是處於壟斷地位,實際上這根本不符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發展方針。

原來拍的大片兒裡,比如集結號裡邊的那個胡什麼?一口一個tmd京片子語言,讓人聽了很倒胃口,京痞語言與電影的情節非常不符。

京片子地方土語統治著幾乎所有國產電影,不論電影反映的是什麼內容,實際上這也說明了現在影視圈根深蒂固京派小圈子密閉問題。

周星馳拍的電影《功夫》,實際上代表的是港粵的幽默方式,但他的黑色幽默層次很高,包括北方人在內,沒有人看不懂。


風打著門來門自開


三個原因:

第一,春晚風格偏向北方,南方元素不是太少,就是太片面,要麼就是成為笑話內容。一句“全國人民吃餃子”,想想就可笑,好吧,你把自己定義就是北方文化節目,那也沒什麼好說的。

第二,南方溫度較北方高,春節的時間,在北方同胞看來,不在家待的幾乎可以認為是sb了,外面冷,室內有暖氣,選擇不是肯定麼。但是南方不一樣,家裡沒暖氣,咋辦?出去玩不是更好?特別是福建兩廣海南,春節出去喝酒唱k打麻將吃宵夜,正常到不行。

第三,對節目疲勞了,沒錯,就是看多了就疲勞,其實這個說法不是針對春晚,試問現在還有幾個圍著電視?多數人更喜歡拿手機玩其他了,特別是年輕人。


Arthur376


作為一名廣東的潮州人,今年30歲了,不管是在信息滯後的十幾二十年前,還是在現在這個拿著手機躺在床上就能看直播的信息大爆炸時代,我從未完整看過一年的央視春晚!主要原因還是有以下幾點:

1.央視春晚的節目類型,畢竟不是每一種節目都適合每個人看,總有自己不喜歡的款!

2.地方習俗,大年三十當然很多事情,貼春聯打掃衛生拜神祭祖,還要準備第二天年初一新年祭祖的東西,對,我們這邊年三十下午和大年初一早上都要祭祖!所以大人一般很忙,小孩也不喜歡呆坐在電視機旁!就算閒下來了,也是坐在一起泡泡茶聊聊天打打撲克或者看看地方電視臺的春晚!

3.文化差異,南北方很多習俗和習慣不一樣,而春晚大部分的熱點都是圍繞著北方的習俗,南方人看完沒有太大的共鳴,也是觀看興趣減少的原因之一!

4.氛圍,我曾經很認真看過一兩年的春晚節目,因為周圍看的朋友多,大家都在議論,有聊點,雖然也沒有全看!而現在多樣化的年代,節目多,看的人也少,也有了各自的家庭,在一起聚少離多沒啥人討論這個了,就算聚在一起也是回憶幼時和談談近況!

5.其他可選擇活動多,南方過年除了一家人外出聚餐,吃火鍋,逛超市,廣場,還有露天文藝表演,各地花市,燈謎,美食節,年輕人不喜歡待在家裡!

以上幾點純屬個人見解不代表其他人的意見喲,不喜勿噴


hey蕭某人


春晚在南方不太受歡迎這是事實。究其原因有幾點?

首先是語言。南方很多省份的方言與普通話差距很大,像廣東廣西四川福建浙江江蘇這些地方的方言都自成體系,甚至有方言的電視臺,這就使得很多南方人在除夕選擇更感親切的方言電視臺看節目。

春晚的整個內容和風格更側重於北方,像經常出現的吃餃子這樣的詞彙或場景,對南方人來說是很無感的,甚至逐漸有些反感,覺得自己是被代表了。還有就是很多的語言類節目例如相聲小品之類的,都是北方的題材和內容,甚至主要是集中在東北,很多內容無法引起南方觀眾的共鳴。

還有就是南方的電視臺像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上海東方、廣東珠江等等不僅在本省有影響力,甚至在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這些電視臺在除夕之夜也有自己高質量的節目,因此也極大地分流了春晚的觀眾。最後,春晚的節目,傳統的東西太多,新潮的內容太少。而南方有眾多的沿海省份,思想較為開放新潮,更樂於接受新的東西。所以南方的觀眾對春晚的關注確實不太高。


梅西大佬


第一次參與問答。這個問題,實在忍了很久。

說廣東吧,我們廣東人過年過節,真不吃餃子!我們只有大魚大肉,雞鴨海鮮鮑魚龍蝦。

這樣說並不是自豪,只是我們這裡的節日文化就是這樣,那樣菜式求個好意頭。而且每個地方習俗不一樣,像潮汕人民,各種祭拜、菜式更是豐富多彩,凌晨還有吃七樣素菜。

這些所有裡面蘊含的文化多不勝數,齊花百放!在廣東,大年三十吃餃子,是窮到什麼地步?多晦氣?

關於春晚,首先北方地區季節寒冷,只能呆在暖氣房裡,看電視。我們廣東人,必須出來放煙花、鞭炮、燈飾、花飾、逛街,麻將、宵夜、喝酒。

我身邊大多數的廣東人,真不在乎有沒有春晚有沒有粵語節目,因為一直以來,認為那是北方的春晚,這邊少數老人會看香港電視,本地電視的春晚,年輕人早出去浪了。

最後,我想說,這些話,我相信大部分廣東人是如此,不是我代表廣東人說話,不管春晚有多久歷史,我們廣東,從祖輩就開始這種文化。

以上並無地域攻擊,不喜隨看。


用戶5490101173059


如果春晚第一句就說熱騰騰的湯圓端上來了,試問你北方人做何感想?

南方大年三十大魚大肉,誰還吃餃子?傻不傻?餃子這東西都可以當主食了,主食加主食,浪費糧食。

南方狹隘?你都認為南方湯圓非常難吃了,天天吹噓餃子。起碼南方人從來不說餃子難吃,知道什麼叫尊重人家飲食習慣嗎?

從這事看出春晚太獨斷專行了。相反的八月十五難道你讓我拿月餅換粽子敬月?



影片推廣


不請自來,我也來說說這個問題吧,南方很大,我不敢亂代表,我就說說我們廣西的吧,北方,尤其是東北地區,過年時天寒地凍,晚上更是如此,而且本人目前在東北,發現東北人晚上特別不喜歡出門,冬天更是如此,娛樂場所娛樂節目也少,所以過年大部分人會選擇在家看春晚,我們廣西處於西南地區,近些年來,冬天並不太冷,而且娛樂節目,娛樂場所多,農村人過年大部分喜歡和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在自家小院裡燒烤喝酒聊天,感覺很愜意,或者有些農村村裡舉行有籃球比賽,現在晚上打,都出去看球了,城市裡的人過年也不喜歡待在家裡,都出門,去宵夜攤和朋友喝酒去了,總之看春晚是一件非常無聊的事!


槓精他二大爺


座標江南,不喜歡看春晚,因為實在太吵了,就連演個小品也一定要聲嘶力竭,實在想不通這究竟是為什麼?難道嗓門大就是演的好?

關於吃餃子,我就這樣說吧,如果哪家親戚過年請我去吃餃子,我直接就跟他不來往了,因為他腦子有問題,我不跟腦子有問題的人來往


昏君929


座標桂林,作為一個南方人,我也來說說我們這的過年習俗。首先,過年一定要說的就是吃了。和北方不同的是,我們幾乎沒有吃餃子的,年夜飯一般要有雞,魚,扣肉,還有不能少的就是釀了,比如說豆腐釀(水油兩種),茄子釀,辣椒釀等等。魚一般是清蒸或紅燒,寓意年年有餘。扣肉一般夾荔浦芋,粉香糯。雞是土雞,一般煲湯打邊爐,也可白切。吃完飯以後一家人做一起聊聊天打打牌聯絡感情,發發紅包,小孩子可以去外面放煙花,玩摔炮,很少坐家裡看電視的。大年初一早上我們習慣上是米粉或湯圓,早飯後都去逛街看節目了,有傳統桂劇,球賽,舞蹈,唱歌,拔河比賽等等。初二就是走親戚聯絡感情的時候了,初三及以後會和同學朋友聚會


我是小薄荷呀


我是廣西人,我說說我的看法吧!感覺不看的原因主要是氣候好引起的習慣是最大的原因!

一、南方冬天不冷,所以導致可以有很多的戶外活動,過年難得大家休息,一家人出去放煙花很正常!或者親戚朋友去路邊攤小聚!這就等於說對於南方人來說,我的選擇可以很多,並不侷限於看春晚,雖然看春晚也是一個選項,但並不是誘惑最大的!從廣西往北到湖南,過年都可能會下雪或者很冷,肯定願意在家看電視多過出外玩耍!

二、因為氣候好,兩廣的食材即使在過年的時候也很多,所以真的不侷限於吃餃子,在飲食文化上達不到一個認同,對春晚上來就熱騰騰的餃子真心沒什麼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