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是不是科學家呢?

樣yang142301580


感謝

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小西自己是博士畢業,在做博士後。

不少人沒有明白博士後的內涵,可以將他等同於一份工作、一份臨時工,比如你在某個科研所、高校做博士後,會有個"合作導師",開展一些工作且收入不低。以長沙為例,博士後的年薪僅有10萬,可暨南大學的部分團隊招收的博士後有20-30萬的年薪。

博士不是科學家,在博士畢業後,獲得博士(研究生)學位,這裡"博士"僅僅是學位的某個等級,相對較低的有碩士學位、學士學位。

如果你在讀博士,僅僅是博士生,畢業後才會彼此喊"王博士"、"李博士"等。另外,就小西知道的,圈內大部分畢業後進入研究所、高校的博士,只會稱自己是科研工作者。"科研工作者",是不少博士工作後的自我定位,"科學家"會特指在某個方向研究工作得到業內人認可的專家,不一定需要"院士"才可以是科學家

看看,科學家的定義和舉例,"如愛因斯坦、霍金等"再次表明科學家真不是一個普通博士扛得住的稱呼。

因為歷史的原因,國內不少頂尖大牛,某個學科的領頭人,老一輩的科學家不少僅僅是本科學歷、碩士學歷,但是他們在某個學科方向做出的努力和成果讓我們肅然起敬,稱之為"大師"或"科學家"等。

當然,當下想成為一名科研工作者,博士是起碼的要求,前幾天看鄭州大學的輔導員招聘公告,都要求博士,嚇人啊。

...

希望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

2018-10-07-07


帥小西De


博士不是科學家,如果博士是科學家,那科學家也就太多了,一個大學每年能培養幾千個博士,如果都算科學家,總感覺科學家就氾濫了。

博士屬於學術階梯上的初級水平,要成為科學家,還需要先做博士後2年,然後去找工作,一般從副教授做起,然後當教授,最後成為學術帶頭人,如果能評上長江學者或者傑出青年,再過幾年也許還能去競爭當院士。成了院士以後,就可以算是科學家了——當然也不排除有些院士並沒有什麼原創成果,那其實也不能算科學家。

科學家是成名成家的人,一般來說是需要有一定的學術造詣的,至少要發過一些nature一類的文章,而且還必須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一個剛畢業的博士,還沒有自己獨立做過研究項目,沒有自己的研究經費,稱之為科學家一般是客套話,在場面上大家有時候也會這樣說,但不要當真。比如開同學會的時候,一個鄉科級幹部,同學可能會叫他“宋廳長”或者“張局長”,那只是一種對未來可能性的期盼與前瞻,不是什麼真的已經實現了的事情。所以如果在某些場合我們稱一個博士“您是科學家”,這話有時候也不能當真,我們中國人講話客氣,因為和氣生財嘛。但我們內心深處一定要知道,博士不一定是科學家,99%以上都不是。

反過來說,科學家也不一定是博士,比如袁隆平是科學家,他不是博士。屠呦呦也得了諾貝爾獎了,也是有突出貢獻的,也不是博士,但也是科學家。


作家張軒中


博士是標誌一個人具備出原創成果的能力或學力的學位,是目前最高級別的學位。但是博士離科學家還有很長的路呢。

在今天這個知識專業化要求越來越強的時代,今天,博士學位已經是進入科學界的最低門檻。現在要想進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崗位,博士學位就是敲門磚,沒有博士學位,根本無法進入,放眼高校的科研崗位,除了80、90年代的老一批教授可能有人還有本科或者碩士學歷,其餘清一色的博士。

而且隨著中國科研的飛速發展,高校想要招聘的教師能力和素養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一些一線城市的高校並不是對所有博士都敞開大門。比如還是前些年,有個同事託我打聽下上海高校生命科學學院招聘老師的情況,他的一個大學同學從英國劍橋大學博士畢業,想回到上海找科研崗位的工作,也許是科研能力不夠出色,發的文章質量不夠高,或者是科研方向不匹配,居然在上海沒有找到合適的科研工作崗位,後來去了蘇州大學工作,不過現在科研做得還是有聲有色的。

博士畢業後在科研崗位上一般就是講師,慢慢地靠著科研成績評副教授、教授,還會申請各種科研項目和人才計劃,慢慢地實現自己的科研理想。很多博士還會在讀完博士後,進入博士後流動站工作,完成博士後的研究。一般博士後研究結束以後,到了科研崗位,如果成果突出的話,可以評到副教授或者教授的職稱。

今天絕大部分的國內外科學家都是從博士這個學位上起步走向科研巔峰的,他們是博士中的佼佼者。也有很多的博士在競爭中被淘汰了,但是他們也在科研工作第一線從事著普通的科研和教學工作,為社會發展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科壇春秋精選


博士當然不等於科學家,正如副研究員,教授,甚至院士等職稱的擁有者,一樣不等於科學家。

個人認為,我們社會現在有一種不太好的現象,就是迷信頭銜,職稱。說深了,這可能和沿襲數千年的科舉官僚文化有關。古代的知識分子做學問,最終總是為了走向仕途。學了半天,怎也得有個頭銜,拿不到第一名做狀元,也得叫個榜眼,探花什麼的。

實際上,在純學術層面,不管你的最高職稱是副研還是教授,對公眾標明自己是某某學科的博士,才是最自然而然的事情,代表你的專業背景。但是很多有職稱的人就覺得,標博士顯得自己太低檔,於是我們就可以看到趾高氣昂的副研滿天飛,活躍在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這讓我很困惑,其實在西方,如果還沒有做到正教授,副研一般自己都是不太好意思拿出來說的。

扯的有點遠,但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文化,對於真正的科學精神還沒有完全消化。什麼是科學家?首先是有科學精神的人,然後是在某科學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從而對社會生活,經濟,文化乃至人類的思想,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科學家不是職稱,更不是自封的,不能像郭德綱說的一樣,昨天晚上8點半,某人正式成為了科學家。

如果具有真正的科學精神,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即使沒有博士學位,一樣可以是科學家。我們的屠呦呦,不就是無博士頭銜,無留洋經歷,無院士身份的三無諾貝爾獎得主嗎?


羅生物語


什麼人都可以做“專家”,但“科學家”卻不能隨便用。

在科研領域,獲得博士學位最多算是剛剛買入科研的門檻,當然可以成為某領域的“專家”,但卻不能算是“科學家”。

在當今胡說八道的“專家”大行其道之時,什麼樣的人能算的上是“科學家”呢?

我認為,甚至很多院士,都算不上是科學家。

“科學家”這個詞,不僅僅包含了學術水平,還包含了對科學的態度,和為科學獻身的精神。不僅僅是學術層面,更包含道德層面和精神層面。

經常聽說某某院士去當副省長或者什麼什麼,這樣的人能算的上“科學家”麼?


中考研究


博士是對獲得博士學位人的稱呼,例如,李博士或者李醫學博士。科學家是專門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分為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現在我國每年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有幾十萬。博士有全日制的博士,也有在職的博士,分為普通博士學位和專業博士學位。很多科學家擁有博士學位,但是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大多數不是科學家,畢竟科學家人數很少。一名博士要想成為大家公認的科學家難度很大,不光要有科學成果,還要有國家的認可。中國科學院院士就是大家公認的自然科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沒有院士,只有學部委員)是大家公認的社會科學家。當然,還有一些人既不是科學院院士也不是社科院學部委員,也屬於大家公認的科學家,例如,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和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等等。



樸實的大車


中國歷史上“博士”最早是一種官名,始見於二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負責保管文獻檔案,編撰著述,掌通古今,傳授學問,培養人才。秦有七十人。漢初沿置。秩為比六百石,屬奉常。漢武帝時,還設立了五經博士,博士成為專門傳授儒家經學的學官。漢初,《易》《書》《詩》《禮》《春秋》每經置一博士,故稱五經博士。司馬遷在《史記·循吏列傳》中有“公儀休者,魯國博士也,以高等為魯相。” 秦朝時,博士官掌管全國古今史事以及書籍典章。到了唐朝,把對某一種職業有專門精通的人稱之為“博士”,如“醫學博士”、“算學博士”等。而宋朝,則對服務性行業的服務員也稱為“博士”。據《封氏聞見記》“飲茶”條記載:“命奴子取錢三十文,酬煎茶博士"。

這裡有個歷史故事,相傳老子自幼聰慧,少時拜商容為師,可商容只能教他三年,因為教不了啦!老子太過聰明,問的問題太高深了,都是些天有多大,天外還有多大,這樣的問題,商容因愛才,將老子推薦給了一個商朝的博士,後又進入太學,就像今天的最高學府,後來老子學成做了商朝的守藏室史官,相當於今天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現代對"博士"一詞的解釋是:博士是標誌一個人具備出原創成果的能力或學力的學位,是目前最高級別的學位。擁有博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同等學力,意味著一個人有能力由學習階段進入學術階段。

可以看出,得到博士學位,說明學習階段圓滿完成了,可以進入科學研究的階段了,也就是入門資格。說句題外話,很多科學家不是博士,甚至連大學也沒上過,比如愛迪生只上了三個月小學。

那麼博士與科學家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現在,科學家大多都是博士或博士後,而博士不一定是科學家,就是這麼一個邏輯關係!我的答案您喜歡嗎?如果覺得有趣兒,點個贊吧!


巴巴二姐心靈驛站


我看研究生就有首席科學家,科學家有的是做學術的,有的是把學術做成商品的,前者一般多有高文憑,後者有錢有產品就能統治高文憑的知識分子!

我認為,科學家應該是某一領域高人,我看民間許多家傳中醫傳人,他們治病的水平,遠超“國醫”,他們也應該是科學家,叫“民族科學家”!


我愛扁桃體


博士可以成為科學家,科學家大多是博士。

下面這幅圖是我在2016年3月製作的PPT頁。所謂博士,就是在人類的知識邊界上延拓了一點的人。科學家雖然沒有定義,但要成為科學家,必須在某一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碩博天地


科學家是指專門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士,包括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這兩大類。所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人員,達到了一定的造詣,獲得了有關部門和行業內的認可,均可以稱之為科學家。按照這樣的說法,無論是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還是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都應當屬於科學家的分類。博士嚴格講來是分為兩類的,正在讀的還沒有獲得博士學位的學生,只能稱為博士研究生;已經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博士。學位中最高的一級。博士是一種學位。博士只是向科學家靠近了一步,成不成了科學家,還得看在今後的工作中是否有建樹,獲得有關部門的認證。

博士是學士學位的稱號,代表受教育的等級水平科學家是所從事行業的代稱,是一個比較寬泛的稱呼,與警察、工人等稱呼相似,但涉及範圍較廣一些。

科學家真的需要博士學位嗎?


謝寅龍(左)、李少川(中)、李俊樺(右)都是華大基因研究院的年輕科研人員。張勝波攝

  在這裡,華工本科生先後三次登上國際權威雜誌封面;今年3月,兩名華工本科生登上了《自然》雜誌的封面故事。在創造一系列驚豔之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引起全球科學界的反思。

  《自然》雜誌的編輯慕名來到這所“基因測序工廠”,看到在此忙碌的年輕人後頗為驚訝,“科學家真的需要博士學位嗎?”

  科學家可以速成嗎?

  一名普通本科生,在加入華大一年後,便在國際頂尖的科學雜誌《自然》上發表了論文。

  謝寅龍,華南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大四本科生,華工-華大創新班第一屆學員。

  從2009年3月開始,華工先後派出兩批共三十多名學生來到華大基因研究院,展開了一次以“學術無起點”為理念的教育模式創新探索。

  一年後,奇蹟出現了。謝寅龍的名字出現在國際頂尖的科學雜誌《自然》上,他參與的“人體腸道菌群元基因組參考基因集的構建工作”被選為最新一期雜誌的封面故事。

  不久前,《自然》雜誌的編輯慕名到訪,在見到稚氣未脫的年輕學子後頗為驚訝,“科學家真的需要博士學位嗎?”此行之後,《自然》雜誌發表社論稱,中國一個基因研究機構的年輕科學家們正在顛覆傳統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年紀輕輕,他們就已經參與到重要的科技創新中來。“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嗎?”

  然而,《自然》社論也意味深長地使用了Studentworker(科研學生工)這個字眼來稱呼這些在“基因測序工廠”裡忙碌的少年,並提出三個問題:學生知識面是否足夠寬廣?他們是否懂得數據完整、保守個人機密等道德規則?科技日新月異時代,他們能否不斷傳承發展?

  用“肌肉”做科研

  當華大的領導與日韓同行站在一起的時候,發現對方根本不是對手,“他們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自命為科學家;而華大都是二三十歲的一幫人,不用說誰強誰弱了”

  然而,華大基因研究院黨委書記、科教工作負責人楊國華底氣十足:“華大能夠把一些重要項目給年輕人承擔,而且只要做出來就可以是第一作者。”

  楊國華認為,在傳統教育體制中,學生學了太多跟基因組學不相關的東西,不但起不到好作用,反而形成了約束。例如,新學科的數據量非常巨大,都是百萬億次、千萬億次甚至萬萬億次。高校學生學習了書本知識之後,就對天量數據產生了難易之分。

  面對科學難題,本科生眼裡沒有成見,沒有難易,楊國華評價說,華大的本科生表現出了比研究生、博士生更強的戰鬥力,“謝寅龍他們玩的就是大數據”。

  在與員工的談話中,華大基因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新一代的領軍人物王俊更直白,他提出“wearemuscles,wehavenobrain(我們有的是肌肉,我們沒有大腦)”。

  楊國華面帶微笑地向《南方日報》記者描述說,當華大的領導與日韓同行站在一起的時候,發現對方根本不是對手,“他們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自命為科學家;而華大都是二三十歲的一幫人,不用說誰強誰弱了!”

  不設門檻,沒有“上手”

  創新班的學生對新模式普遍認同,認為效果好於大學課堂教育。

  “科研學生工”的評價,學生大多不以為意。有機會參與重磅科研項目,年輕的學生們始終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謝寅龍所參與的MetaHIT(人類腸道宏基因組計劃),就是與歐盟十三個有關機構合作的“大手筆”,類似的項目一年有600多個。

  在這裡,“上手”這個概念根本不存在。一到華大,謝寅龍就被分派到一個小組參加基因測序分析工作,除了“老手”介紹一下常用知識外,謝寅龍遇到不懂的問題就求助於網絡和書籍,Wiki是他最常訪問的網站之一。還不懂,謝寅龍可以向整個小組求助;再不懂,小組之間也可以組織討論;仍然不懂,他就可以向研究院的院士和專家求助。除了日常學習,謝寅龍還去聽講座或參加學術交流。“一年下來有一百多場,這是華工遠遠不能比的”,高密度講座和交流給了他巨大的幫助。

  實際上,華大基因研究院還提供與基因測序相關的一系列課程,包括行政課程(教會學生如何辦公、接待、寫作、開會)、採購課程(教會學生如何全球化地採購國外儀器、談判)以及財務課程等。

  與儀器更新速度賽跑

  華大用二代測序儀器打造形成了世界上最大通量的測序能力,並期待在第三代基因測序工具誕生前,完成對包含各種代表性物種的“生命之樹”的測序工作,完成圈地。

  華大基因研究院正在高速成長,2007年實際收入6000萬元,2008年翻一番達1.2億元,2009年預計收入2億元,實際收入3.2億元。

  與此同時,基因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也展現出誘人的前景。基因測序成本正在快速下降,應用的前景似乎觸手可及。

  但抓住機遇的同時,華大也正面臨嚴峻的挑戰:第三代基因測序工具可能在三年後誕生,而華大已投資5.6億元人民幣購買128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二代測序儀器,以形成世界上最大通量的測序能力,期待在兩年內成功圈地,完成對包含各種代表性物種的“生命之樹”的測序工作。

  華大在與時間賽跑。如果不能迅速強壯“肌肉”,顯然無法適應高速成長的重荷。

  ●記者手記

  “工廠”在擴張

  在遠離深圳市區的鹽田北山工業區,華大基因研究院的牌子並不顯眼,路人也知之甚少。

  但這座十一層普通樓房裡正在成長為世界矚目的“基因測序工廠(thesequencefactory)”。

  如今,附近一幢關了門的製衣廠也正在被改造成辦公樓。兩個月來,五百多名新員工加入,這讓原來大樓的電梯和飯堂變得擁擠不堪。

  這裡,有一種在中國很另類的“模式”:免費食堂、四人間公寓,還有各種講座,儼然是公司和學校的結合體。

  但學生和工作人員卻快意享受著這裡的“魔力”。好比謝寅龍,一年中,他經常連軸轉,除了吃飯、睡覺,他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電腦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