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是不是科学家呢?

样yang142301580


感谢

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小西自己是博士毕业,在做博士后。

不少人没有明白博士后的内涵,可以将他等同于一份工作、一份临时工,比如你在某个科研所、高校做博士后,会有个"合作导师",开展一些工作且收入不低。以长沙为例,博士后的年薪仅有10万,可暨南大学的部分团队招收的博士后有20-30万的年薪。

博士不是科学家,在博士毕业后,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这里"博士"仅仅是学位的某个等级,相对较低的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

如果你在读博士,仅仅是博士生,毕业后才会彼此喊"王博士"、"李博士"等。另外,就小西知道的,圈内大部分毕业后进入研究所、高校的博士,只会称自己是科研工作者。"科研工作者",是不少博士工作后的自我定位,"科学家"会特指在某个方向研究工作得到业内人认可的专家,不一定需要"院士"才可以是科学家

看看,科学家的定义和举例,"如爱因斯坦、霍金等"再次表明科学家真不是一个普通博士扛得住的称呼。

因为历史的原因,国内不少顶尖大牛,某个学科的领头人,老一辈的科学家不少仅仅是本科学历、硕士学历,但是他们在某个学科方向做出的努力和成果让我们肃然起敬,称之为"大师"或"科学家"等。

当然,当下想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博士是起码的要求,前几天看郑州大学的辅导员招聘公告,都要求博士,吓人啊。

...

希望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

2018-10-07-07


帅小西De


博士不是科学家,如果博士是科学家,那科学家也就太多了,一个大学每年能培养几千个博士,如果都算科学家,总感觉科学家就泛滥了。

博士属于学术阶梯上的初级水平,要成为科学家,还需要先做博士后2年,然后去找工作,一般从副教授做起,然后当教授,最后成为学术带头人,如果能评上长江学者或者杰出青年,再过几年也许还能去竞争当院士。成了院士以后,就可以算是科学家了——当然也不排除有些院士并没有什么原创成果,那其实也不能算科学家。

科学家是成名成家的人,一般来说是需要有一定的学术造诣的,至少要发过一些nature一类的文章,而且还必须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个刚毕业的博士,还没有自己独立做过研究项目,没有自己的研究经费,称之为科学家一般是客套话,在场面上大家有时候也会这样说,但不要当真。比如开同学会的时候,一个乡科级干部,同学可能会叫他“宋厅长”或者“张局长”,那只是一种对未来可能性的期盼与前瞻,不是什么真的已经实现了的事情。所以如果在某些场合我们称一个博士“您是科学家”,这话有时候也不能当真,我们中国人讲话客气,因为和气生财嘛。但我们内心深处一定要知道,博士不一定是科学家,99%以上都不是。

反过来说,科学家也不一定是博士,比如袁隆平是科学家,他不是博士。屠呦呦也得了诺贝尔奖了,也是有突出贡献的,也不是博士,但也是科学家。


作家张轩中


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但是博士离科学家还有很长的路呢。

在今天这个知识专业化要求越来越强的时代,今天,博士学位已经是进入科学界的最低门槛。现在要想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岗位,博士学位就是敲门砖,没有博士学位,根本无法进入,放眼高校的科研岗位,除了80、90年代的老一批教授可能有人还有本科或者硕士学历,其余清一色的博士。

而且随着中国科研的飞速发展,高校想要招聘的教师能力和素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些一线城市的高校并不是对所有博士都敞开大门。比如还是前些年,有个同事托我打听下上海高校生命科学学院招聘老师的情况,他的一个大学同学从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毕业,想回到上海找科研岗位的工作,也许是科研能力不够出色,发的文章质量不够高,或者是科研方向不匹配,居然在上海没有找到合适的科研工作岗位,后来去了苏州大学工作,不过现在科研做得还是有声有色的。

博士毕业后在科研岗位上一般就是讲师,慢慢地靠着科研成绩评副教授、教授,还会申请各种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慢慢地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很多博士还会在读完博士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完成博士后的研究。一般博士后研究结束以后,到了科研岗位,如果成果突出的话,可以评到副教授或者教授的职称。

今天绝大部分的国内外科学家都是从博士这个学位上起步走向科研巅峰的,他们是博士中的佼佼者。也有很多的博士在竞争中被淘汰了,但是他们也在科研工作第一线从事着普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为社会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科坛春秋精选


博士当然不等于科学家,正如副研究员,教授,甚至院士等职称的拥有者,一样不等于科学家。

个人认为,我们社会现在有一种不太好的现象,就是迷信头衔,职称。说深了,这可能和沿袭数千年的科举官僚文化有关。古代的知识分子做学问,最终总是为了走向仕途。学了半天,怎也得有个头衔,拿不到第一名做状元,也得叫个榜眼,探花什么的。

实际上,在纯学术层面,不管你的最高职称是副研还是教授,对公众标明自己是某某学科的博士,才是最自然而然的事情,代表你的专业背景。但是很多有职称的人就觉得,标博士显得自己太低档,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趾高气昂的副研满天飞,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这让我很困惑,其实在西方,如果还没有做到正教授,副研一般自己都是不太好意思拿出来说的。

扯的有点远,但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文化,对于真正的科学精神还没有完全消化。什么是科学家?首先是有科学精神的人,然后是在某科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而对社会生活,经济,文化乃至人类的思想,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科学家不是职称,更不是自封的,不能像郭德纲说的一样,昨天晚上8点半,某人正式成为了科学家。

如果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即使没有博士学位,一样可以是科学家。我们的屠呦呦,不就是无博士头衔,无留洋经历,无院士身份的三无诺贝尔奖得主吗?


罗生物语


什么人都可以做“专家”,但“科学家”却不能随便用。

在科研领域,获得博士学位最多算是刚刚买入科研的门槛,当然可以成为某领域的“专家”,但却不能算是“科学家”。

在当今胡说八道的“专家”大行其道之时,什么样的人能算的上是“科学家”呢?

我认为,甚至很多院士,都算不上是科学家。

“科学家”这个词,不仅仅包含了学术水平,还包含了对科学的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不仅仅是学术层面,更包含道德层面和精神层面。

经常听说某某院士去当副省长或者什么什么,这样的人能算的上“科学家”么?


中考研究


博士是对获得博士学位人的称呼,例如,李博士或者李医学博士。科学家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分为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现在我国每年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有几十万。博士有全日制的博士,也有在职的博士,分为普通博士学位和专业博士学位。很多科学家拥有博士学位,但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大多数不是科学家,毕竟科学家人数很少。一名博士要想成为大家公认的科学家难度很大,不光要有科学成果,还要有国家的认可。中国科学院院士就是大家公认的自然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没有院士,只有学部委员)是大家公认的社会科学家。当然,还有一些人既不是科学院院士也不是社科院学部委员,也属于大家公认的科学家,例如,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和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等等。



朴实的大车


中国历史上“博士”最早是一种官名,始见于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秦有七十人。汉初沿置。秩为比六百石,属奉常。汉武帝时,还设立了五经博士,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汉初,《易》《书》《诗》《礼》《春秋》每经置一博士,故称五经博士。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有“公仪休者,鲁国博士也,以高等为鲁相。” 秦朝时,博士官掌管全国古今史事以及书籍典章。到了唐朝,把对某一种职业有专门精通的人称之为“博士”,如“医学博士”、“算学博士”等。而宋朝,则对服务性行业的服务员也称为“博士”。据《封氏闻见记》“饮茶”条记载:“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

这里有个历史故事,相传老子自幼聪慧,少时拜商容为师,可商容只能教他三年,因为教不了啦!老子太过聪明,问的问题太高深了,都是些天有多大,天外还有多大,这样的问题,商容因爱才,将老子推荐给了一个商朝的博士,后又进入太学,就像今天的最高学府,后来老子学成做了商朝的守藏室史官,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现代对"博士"一词的解释是: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

可以看出,得到博士学位,说明学习阶段圆满完成了,可以进入科学研究的阶段了,也就是入门资格。说句题外话,很多科学家不是博士,甚至连大学也没上过,比如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小学。

那么博士与科学家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现在,科学家大多都是博士或博士后,而博士不一定是科学家,就是这么一个逻辑关系!我的答案您喜欢吗?如果觉得有趣儿,点个赞吧!


巴巴二姐心灵驿站


我看研究生就有首席科学家,科学家有的是做学术的,有的是把学术做成商品的,前者一般多有高文凭,后者有钱有产品就能统治高文凭的知识分子!

我认为,科学家应该是某一领域高人,我看民间许多家传中医传人,他们治病的水平,远超“国医”,他们也应该是科学家,叫“民族科学家”!


我爱扁桃体


博士可以成为科学家,科学家大多是博士。

下面这幅图是我在2016年3月制作的PPT页。所谓博士,就是在人类的知识边界上延拓了一点的人。科学家虽然没有定义,但要成为科学家,必须在某一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硕博天地


科学家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这两大类。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达到了一定的造诣,获得了有关部门和行业内的认可,均可以称之为科学家。按照这样的说法,无论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还是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都应当属于科学家的分类。博士严格讲来是分为两类的,正在读的还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只能称为博士研究生;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士。学位中最高的一级。博士是一种学位。博士只是向科学家靠近了一步,成不成了科学家,还得看在今后的工作中是否有建树,获得有关部门的认证。

博士是学士学位的称号,代表受教育的等级水平科学家是所从事行业的代称,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称呼,与警察、工人等称呼相似,但涉及范围较广一些。

科学家真的需要博士学位吗?


谢寅龙(左)、李少川(中)、李俊桦(右)都是华大基因研究院的年轻科研人员。张胜波摄

  在这里,华工本科生先后三次登上国际权威杂志封面;今年3月,两名华工本科生登上了《自然》杂志的封面故事。在创造一系列惊艳之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引起全球科学界的反思。

  《自然》杂志的编辑慕名来到这所“基因测序工厂”,看到在此忙碌的年轻人后颇为惊讶,“科学家真的需要博士学位吗?”

  科学家可以速成吗?

  一名普通本科生,在加入华大一年后,便在国际顶尖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了论文。

  谢寅龙,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大四本科生,华工-华大创新班第一届学员。

  从2009年3月开始,华工先后派出两批共三十多名学生来到华大基因研究院,展开了一次以“学术无起点”为理念的教育模式创新探索。

  一年后,奇迹出现了。谢寅龙的名字出现在国际顶尖的科学杂志《自然》上,他参与的“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参考基因集的构建工作”被选为最新一期杂志的封面故事。

  不久前,《自然》杂志的编辑慕名到访,在见到稚气未脱的年轻学子后颇为惊讶,“科学家真的需要博士学位吗?”此行之后,《自然》杂志发表社论称,中国一个基因研究机构的年轻科学家们正在颠覆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年纪轻轻,他们就已经参与到重要的科技创新中来。“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吗?”

  然而,《自然》社论也意味深长地使用了Studentworker(科研学生工)这个字眼来称呼这些在“基因测序工厂”里忙碌的少年,并提出三个问题:学生知识面是否足够宽广?他们是否懂得数据完整、保守个人机密等道德规则?科技日新月异时代,他们能否不断传承发展?

  用“肌肉”做科研

  当华大的领导与日韩同行站在一起的时候,发现对方根本不是对手,“他们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自命为科学家;而华大都是二三十岁的一帮人,不用说谁强谁弱了”

  然而,华大基因研究院党委书记、科教工作负责人杨国华底气十足:“华大能够把一些重要项目给年轻人承担,而且只要做出来就可以是第一作者。”

  杨国华认为,在传统教育体制中,学生学了太多跟基因组学不相关的东西,不但起不到好作用,反而形成了约束。例如,新学科的数据量非常巨大,都是百万亿次、千万亿次甚至万万亿次。高校学生学习了书本知识之后,就对天量数据产生了难易之分。

  面对科学难题,本科生眼里没有成见,没有难易,杨国华评价说,华大的本科生表现出了比研究生、博士生更强的战斗力,“谢寅龙他们玩的就是大数据”。

  在与员工的谈话中,华大基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新一代的领军人物王俊更直白,他提出“wearemuscles,wehavenobrain(我们有的是肌肉,我们没有大脑)”。

  杨国华面带微笑地向《南方日报》记者描述说,当华大的领导与日韩同行站在一起的时候,发现对方根本不是对手,“他们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自命为科学家;而华大都是二三十岁的一帮人,不用说谁强谁弱了!”

  不设门槛,没有“上手”

  创新班的学生对新模式普遍认同,认为效果好于大学课堂教育。

  “科研学生工”的评价,学生大多不以为意。有机会参与重磅科研项目,年轻的学生们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谢寅龙所参与的MetaHIT(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就是与欧盟十三个有关机构合作的“大手笔”,类似的项目一年有600多个。

  在这里,“上手”这个概念根本不存在。一到华大,谢寅龙就被分派到一个小组参加基因测序分析工作,除了“老手”介绍一下常用知识外,谢寅龙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求助于网络和书籍,Wiki是他最常访问的网站之一。还不懂,谢寅龙可以向整个小组求助;再不懂,小组之间也可以组织讨论;仍然不懂,他就可以向研究院的院士和专家求助。除了日常学习,谢寅龙还去听讲座或参加学术交流。“一年下来有一百多场,这是华工远远不能比的”,高密度讲座和交流给了他巨大的帮助。

  实际上,华大基因研究院还提供与基因测序相关的一系列课程,包括行政课程(教会学生如何办公、接待、写作、开会)、采购课程(教会学生如何全球化地采购国外仪器、谈判)以及财务课程等。

  与仪器更新速度赛跑

  华大用二代测序仪器打造形成了世界上最大通量的测序能力,并期待在第三代基因测序工具诞生前,完成对包含各种代表性物种的“生命之树”的测序工作,完成圈地。

  华大基因研究院正在高速成长,2007年实际收入6000万元,2008年翻一番达1.2亿元,2009年预计收入2亿元,实际收入3.2亿元。

  与此同时,基因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也展现出诱人的前景。基因测序成本正在快速下降,应用的前景似乎触手可及。

  但抓住机遇的同时,华大也正面临严峻的挑战:第三代基因测序工具可能在三年后诞生,而华大已投资5.6亿元人民币购买128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二代测序仪器,以形成世界上最大通量的测序能力,期待在两年内成功圈地,完成对包含各种代表性物种的“生命之树”的测序工作。

  华大在与时间赛跑。如果不能迅速强壮“肌肉”,显然无法适应高速成长的重荷。

  ●记者手记

  “工厂”在扩张

  在远离深圳市区的盐田北山工业区,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牌子并不显眼,路人也知之甚少。

  但这座十一层普通楼房里正在成长为世界瞩目的“基因测序工厂(thesequencefactory)”。

  如今,附近一幢关了门的制衣厂也正在被改造成办公楼。两个月来,五百多名新员工加入,这让原来大楼的电梯和饭堂变得拥挤不堪。

  这里,有一种在中国很另类的“模式”:免费食堂、四人间公寓,还有各种讲座,俨然是公司和学校的结合体。

  但学生和工作人员却快意享受着这里的“魔力”。好比谢寅龙,一年中,他经常连轴转,除了吃饭、睡觉,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电脑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