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腐竹存在的幾種形式

一說起腐竹,很多人就會想起黃豆做的腐竹,像蒼竹一樣,聞起來散發著豆香味,色黃光亮,表面不平,但是摸起來卻油滑。幹著吃起來嘎吱嘎吱的,水泡發後吃起來筋道爽口,再配上各種青菜或肉炒起來那才叫一個字爽。腐竹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發展至今天,其表現形式已經有很多種了,今天我們就講一講主要的幾種形式

市面上腐竹存在的幾種形式

第一種就是我們平時見到的腐竹,用東北優質的非轉基因大豆為原料,經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相結合,手工提取原漿精華,富含天然蛋白質,營養豐富。如果按照地域去區分,比較出名的是江西高安腐竹,廣西高田腐竹,福建三明腐竹,河南許昌縣腐竹,廣西賀州腐竹,廣東新橋腐竹等,腐竹已經融入了當地的特色,尤其以河南許昌縣腐竹最為出名,在當地腐竹已經形成產業園,規範化。但勤勞的許昌人除了在家鄉做腐竹,還去外面的地方尋找合適的園區,用自己的技術帶動一方的經濟,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比如許昌人在焦作,許昌人在武漢,許昌人在淮北……在全國任何一個角落,你都可以看到許昌人和腐竹之間的故事,而許昌質源腐竹更是走出國門,出口俄羅斯。

市面上腐竹存在的幾種形式

第二種則是腐竹段,就是腐竹在包裝之前用機器切成長短均勻的段。這種在市面上是比較少見的。這種主要存在於麻辣燙店,餐館,火鍋店裡。因為這樣可以直接泡發之後裝盤,不用廚師再改刀,省下了不少功夫。這種腐竹只有在批發市場看得到。

市面上腐竹存在的幾種形式

第三種是腐竹絲,俗稱蛋白肉。這種就沒有腐竹的營養價值高,因為這種在本質上與腐竹的製作工藝是完全不同的。腐竹絲則是大豆經過擠壓把油壓出來後,用剩下的豆粕做成的。這種吃起來口感也很筋道,但是吃起來少了一點豆香味。價格也是相差懸殊。

市面上腐竹存在的幾種形式

第四種則是比較高端的腐竹--保鮮腐竹。這個在市面上幾乎看不到。只存在於高檔的酒店,會所。因為保鮮腐竹在流通環節不好保存,保質期短,從出廠直接進凍庫(-18℃),在用冷鏈車發出,造價和成本都相應提高。不禁會有人問,幹腐竹和保鮮腐竹有什麼區別?其實只存在於口感上,乾的需要泡發再加工,而保鮮的直接保留了豆子本身的口感。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有豆黃金和九善坊食品公司。那如果想吃這種保鮮腐竹怎麼辦?其實在各地的農家樂和山裡人家這樣的酒店,都引進了最小型最簡便的腐竹鍋,一天只能做幾盤菜,直供本店的客人。

市面上腐竹存在的幾種形式

最後一種也完全區別於前面幾種,是用黑豆做成的黑豆腐竹。黑豆腐竹與黃豆腐竹相似,都是營養價值非常高。但是黑豆腐竹卻繼承了黑豆高蛋白,低熱量的特性,所以愛吃腐竹的女孩子完全不用擔心多吃腐竹而長胖了。特別是運動完之後食用,能迅速補充身體營養,提供足夠的能量以及肌肉生長需要的蛋白質。雖然看似黑豆腐竹更具優勢,但由於其價格稍高,市場接受度不高,所以黑豆腐竹的銷量還任重而道遠。

其實,對於我而言,我更喜歡做完腐竹之後,腐竹周邊留下的鍋巴,非常好吃,這是兒時的味道,也是記憶中的味道,現在隨著工藝的改進,已經沒有這個了。但不管工藝如何變化,腐竹只會越來越好,樣式越來越多,能夠更好的保留豆子的營養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