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竹、豆油皮、豆腐皮的區別

腐竹、豆油皮、豆腐皮都是豆製品。主要區別在於:一是製作方法不同;二是形狀和口感不同。

1、腐竹是將豆漿加熱煮沸後,經過一段時間保溫,表面形成一層薄膜,挑出後下垂成枝條狀,再經乾燥而成。其形類似竹枝狀,稱為腐竹。腐竹是一種由大豆蛋白膜和脂肪組合成的一定結構的產物。營養價值高、易於保存、食用方便,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腐竹是豆製品的高檔食品,該產品營養價值之高,被人們廣稱為“素中之葷”,備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腐竹由黃豆製成,具有與黃豆相似的營養價值,如黃豆蛋白、膳食纖維及碳水化臺物等,對人體非常有益。腐竹的保健功能同豆漿相差無幾,幾乎適合一切人食用。

腐竹、豆油皮、豆腐皮的區別

2、豆皮又稱豆油皮,豆油皮的製作方法就是將大豆磨成豆漿,然後將豆漿在鍋巴煮沸,再用細竹棍將豆漿上層的薄薄一層豆油慢慢挑起,即能獲得一張豆油皮,再將所得豆油皮曬乾即可。

因為豆油皮本身是熟的,可幹吃,但不如放湯裡煮著美味,通常用於火鍋食用。腐竹與豆油皮從材質上屬於一類產品,生產出來成品就是油皮,捋成條狀就是腐竹,一樣的東西,只是外觀不同,用途不大一樣。

腐竹、豆油皮、豆腐皮的區別

3、豆腐皮又稱千張(thin sheets of bean curd),由於在特質工具內層層壓制,出品時候看起來有千百張疊加在一起而在安徽等地稱為千張,北方某些地方稱為豆腐皮。北方的幹豆腐製造辦法,是用滷水完豆腐後,分出豆花,放在紗布包裡(豆腐包),一層挨一層鋪好,然後壓制成幹豆腐,上面會有紗布的痕跡,顏色發白,口感沒有豆皮好。它是一種特殊的豆制食品,是一種薄的豆腐乾片,可以理解成一片特別大特別薄有一定韌性的豆腐乾,色米黃,可涼拌,可清炒,可煮食。湖北有名菜“千張肉絲”,即以千張為原料。

腐竹、豆油皮、豆腐皮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