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山東省各市說出一位歷史名將,各是誰?

Liejmi琉璃


山東省一共有17個地級市,分別是:

濟南市、青島市、淄博市、棗莊市、東營市、煙臺市、濰坊市、濟寧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濱州市、德州市、聊城市、臨沂市、菏澤市、萊蕪市。


山東的歷史也是比較久遠,早在西周,山東境內便有了齊國和魯國兩個比較重要的國家,成為了文明開化之地!

濟南:歷史濟南籍的名將最有名當屬秦瓊,凌煙閣二十四名將之一。其次,與秦瓊同時代的羅士信也不錯,羅成的原型便是他。


青島:青島歷史上最有名的將領當屬明朝的薛祿,跟著朱棣一起從靖難之役中走過來的,戰功顯赫。

淄博:淄博的名將代表應該是戰國時期的田單,當年樂毅聯合五國伐齊,差點滅亡齊國,全靠田單堅守即墨,伺機反攻,恢復了齊國。

棗莊:後周的王晏應該算是棗莊的名將代表了。

東營:毫無疑問,東營籍的名將代表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孫武和孫臏(有爭議,有人認為他們是濱州的)。另外還有近代的抗日名將李玉堂。

煙臺:煙臺古代名將第一人當屬明朝的抗倭英雄戚繼光;近代名將第一人則是吳佩孚。

濰坊:濰坊名將第一人還是給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前秦丞相兼大將軍王猛吧,符堅在王猛的輔佐下,曾短暫的統一了北方。

濟寧:濟寧名將第一人西漢的陳湯,那一句“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至今震撼人心。

泰安:泰安名將不少,比如說西晉開國名將羊祜,唐朝開國功臣程咬金,近代的抗日名將王耀武。

威海:威海籍的名將有明朝的抗倭將領沃田,以及新中國的開國少將劉漢和李耀文。

日照:這個應該是姜子牙了。姜子牙被譽為百家尊師,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

濱州:范仲淹算是濱州的代表人物了,雖然范仲淹一般以文學著稱,不過範先生也是帶兵守過邊疆的。

德州:宋哲元可以算德州的代表了,長城抗戰時,宋哲元率領29軍以大刀和日軍進行白刃戰,大刀隊之名響徹全國。另外李仙洲也不錯

聊城:明朝的左良玉和近代的張自忠將軍都是比較有名的將領。

臨沂市:這個必然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唐朝時期的武廟十哲之一。另外還有秦朝的蒙恬。

菏澤市:菏澤名將第一人毫無疑問是吳起,以五萬魏武卒打敗了數倍於自己的秦軍。

萊蕪市:萊蕪市有開國大校戴成功。


胡史亂翔


一位簡直太少了,很多城市都擁有多個如雷貫耳的名將,下面將各市的歷史名將列舉一下:


濟南:辛棄疾(南宋,歷城)、秦瓊(隋唐,歷城)、羅士信(隋唐,歷城)

青島:黃培(明朝,即墨)、薛祿(明朝,膠州)

煙臺:戚繼光(明朝,登州)、太史慈(東漢,黃縣)、吳佩孚(民國,蓬萊)

淄博:田單(齊國,即平安君,臨淄)

濰坊:王猛(前秦,劇縣)

臨沂:諸葛亮(三國,琅琊陽都)、顏真卿(唐朝,琅琊臨沂)

濱州:孫武(春秋,惠民。注:史載孫武為齊國樂安人,樂安在齊國北部惠民、廣饒附近,故而另一說其籍貫為東營廣饒)

聊城:左良玉(明朝,臨清)、張自忠(民國,臨清)

德州:宋哲元(民國,樂陵)

菏澤:吳起(戰國,曹縣)、徐世績(即李績,唐朝,東明)、孫臏(戰國,鄄城)、黃巢(唐朝,曹縣)、宋江(北宋,鄆城)

泰安:程咬金(隋唐,東平)、羊祜(西晉,新泰)、羊侃(梁朝,新泰)

濟寧:陳湯(西漢,兗州)

威海:沃田(明朝,登州)

日照:姜子牙(商周,東海)

棗莊:王晏(五代,滕州)

東營:綦公直(元朝,廣饒)、李延年(民國,廣饒)


豆子人民藝術家


現代的山東人,在解放軍中比例很高,出的將星也非常多。抗戰中,山東地區是八路軍發展最好的地方,山東子弟兵為抗日和新中國的建立貢獻良多。

在古代,山東也是出強兵的地方。山東的17個地級市,都能找出不止一位歷史名將。

山東的17個地級市,分別是濟南市、青島市、淄博市、棗莊市、東營市、煙臺市、濰坊市、濟寧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濱州市、德州市、聊城市、臨沂市、菏澤市、萊蕪市。下面就分地級市說說各地的歷史名將。

濟南市的歷史名將,自然是隋末唐初的秦瓊、羅士信和南宋的辛棄疾。秦瓊自然無人不知;羅士信在歷史上不是隋唐演義評書中的傻子,也是一位英勇善戰的名將,評書中的羅成反而是參照了歷史上的羅士信事蹟;辛棄疾以詩詞著名,但在歷史上也是一位名將。

青島市的歷史名將,最知名的是明初追隨永樂皇帝朱棣打天下的薛祿,在朱棣的靖難功臣中地位很高。

淄博市的歷史名將,最有代表性的肯定是田單。戰國時期五國伐齊,齊國瀕臨滅亡時,田單帶齊人擊敗外敵,恢復齊國。田單還留下了火牛陣的著名典故。

棗莊市的歷史名將,應該選擇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孟嘗君曾經率領齊、韓、魏三國合縱大軍,攻入秦國的函谷關,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東營市的歷史名將,自然是無可爭議的兵聖孫武,《孫子兵法》是即使今天也還沒過時的偉大軍事著作。

煙臺市的歷史名將眾多,有三國名將太史慈、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北洋軍閥第一名將吳佩孚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戚繼光,戚繼光是一位超越時代的偉大軍事家,可惜後世明清都沒沿戚繼光的軍事路線發展。

濰坊市的歷史名將,有宋代的范仲淹。范仲淹主要角色是文官,但也曾經統兵在陝西一帶與西夏作戰,表現很好,留下了“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的名聲。

濟寧市的歷史名將,有西晉名將馬隆。西晉時河西鮮卑人禿髮樹機能反叛,給西晉造成了很大麻煩,多位涼州刺史戰死。馬隆招募三千勇士,一戰平定禿髮樹機能之亂,擊殺禿髮樹機能。

泰安市的歷史名將,名氣最大的曹魏五子良將之首的于禁和隋末唐初的程咬金。此外,還有定下滅吳方略的西晉名將羊祜。

威海市的歷史名將,有開國少將李耀文、劉中華等

日照市的歷史名將,有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將軍呂母。呂母在王莽末年,因兒子被殺,散盡家財起兵造反,是一股聲勢很大的農民軍首領。

濱州市的歷史名將,有明代的傳奇女將唐賽兒。唐賽兒也是歷史上少見的女性農民軍首領,在永樂皇帝朱棣時代造反,聲勢浩大。

德州市的歷史名將,有抗日愛國將領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打響了盧溝橋事變後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聊城市的歷史名將,有曹魏名將程昱、抗日名將張自忠、五代名將王彥章。程昱很多時候被看做曹操的謀士,但前期主要是在領兵作戰;張自忠是抗戰中中國犧牲的最高軍銜將領,五代名將鐵槍王彥章在評書中名氣很大。

臨沂市的歷史名將,首先讓人想到的肯定是諸葛亮。諸葛亮以外,臨沂市的歷史名將還有南朝齊的開國皇帝蕭道成、甲午戰爭中在與日軍作戰中犧牲的左寶貴等

菏澤市的歷史名將眾多,有戰國名將吳起、西漢名將彭越、曹魏名將李典和滿寵、隋唐名將李勣(評書中的徐茂公)單雄信等。

萊蕪市的歷史名將,有開國大校戴成功。


仁勇校尉


山東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名將更是眾多,基本上各個地市都有代表性的名將:

東營:孫武,山東廣饒人,兵聖,這個不需要介紹了吧。

菏澤:吳起,兵家亞聖,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文武雙全;孫臏,戰國名將。

淄博:司馬穰苴,春秋人,武廟十哲之一,著有《司馬法》;田單,戰國名將。

濟南:秦瓊,隋末唐初名將,門神!

臨沂:諸葛亮,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武雙全的代表人物;蒙恬,秦朝名將。

煙臺:戚繼光,民族英雄,明朝抗倭名將,山東蓬萊人。

濰坊:王猛,南北朝政治家、軍事家,文武雙全代表人物,功蓋諸葛第一人。

泰安:于禁,魏五子良將之一。

濟寧:陳湯,西漢名將,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棗莊:孟嘗君?仲虺?

德州:李仙洲,抗日名將。

聊城:張自忠,山東臨清人,抗日名將。


滄海桑田史海沉鉤


我是山東人,我有發言權。山東自古出名將,但分佈不均衡,每個市只說一個有點委屈,不如16個市每個市選擇若干代表性人的名將,不以一個為限。

萊蕪現在已經劃歸濟南,山東有16個市。

1,濟南

濟南歷史悠久,名將輩出,特別是隋末唐初出名將最多,主要有:

秦瓊,隋末唐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間傳說很多,知名度極高。


段志玄,唐初開國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玄武門之變重要參與者。

羅士信,隋末唐初名將,隋唐演義中的羅成原型,武力值高,以勇猛著稱。

杜伏威、輔公祏,兩人是發小,親密搭檔,隋末唐初名將,隋末三大農民起義軍之江淮軍領袖,後兩人都歸順唐朝。

辛棄疾,豪放派詞人代表,愛國將領,文武雙全,曾獨率50騎於5萬金軍中生擒漢奸。

2,菏澤

菏澤是武術之鄉,民風尚武,地處中原,歷史上誕生了最多的名將,個個都是重量級。

吳起,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通兵、法、儒三家,歷仕魯、魏、楚三國,在哪國哪國強,武廟十哲之一,著有《吳子兵法》,與《孫子兵法》、《孫臏兵法》齊名。




孫臏,軍事家,曾遭受酷刑,但身殘志堅,成為當時名將,圍魏救趙、馬陵之戰,名垂青史,著有《孫臏兵法》一書。

彭越,西漢開國功臣、諸侯王,被認為是游擊戰鼻祖,與韓信、英布並稱漢初三大名將,後被劉邦以謀反之名誅殺。

李勣,原名徐世勣,李淵賜其姓李,後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為李勣,唐初名將,功高蓋世,與李靖並稱,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單雄信,隋末名將,勇武過人,善使馬槊,號“飛將”,被李世民擊敗後斬首。

黃巢,唐末農民大起義領袖,曾率軍攻入唐都稱帝,後兵敗被殺。


孫繼先,開國中將軍銜,武功高強,英勇善戰,經常血拼白刃戰,武功在徐海東、錢鈞以下,排在名將許世友之前。

馮安邦,抗戰名將,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二軍中將軍長,大別山戰役中,與日軍血戰到底,轉移途中遭日機轟炸,不幸犧牲。

3,濟寧

灌嬰,漢初名將,追隨劉邦爭奪天下,垓下之戰率軍追擊項羽,逼項羽烏江自刎。

王彥章,五代後梁名將,擅使持鐵槍,號稱王鐵槍,武力僅次於李存孝,但有勇無謀,兵敗後誓死不屈,被後唐皇帝李存勖所殺。

陳湯,西漢名將,曾和西域都護甘延壽一起出奇兵,斬首匈奴郅支單于,結束漢匈奴百年戰爭,“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名垂千古。


檀道濟,南朝宋名將,從劉裕攻後秦,屢立戰功,官至徵南大將軍,曾總結出三十六計。

孔慶德,開國中將,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參加過抗戰的老八路,建國後曾任中南軍區炮兵司令,武漢軍區副司令。

4,煙臺

太史慈,東漢末年名將,弓馬熟練,箭法精良,著名神射手,吳國名將,功勳卓著。

戚繼光,抗倭名將,民族英雄,明代著名將領,擅長練兵和兵法,創立鼎鼎大名的戚家軍,著有《紀效新書》,對後世影響很大。



于學忠,抗戰名將,陸軍二級上將,東北軍著名將領,曾任第3集團軍總司令,參加淞滬會戰、臺兒莊會戰、武漢保衛戰等,戰功赫赫。

5,泰安

于禁,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性格毅重,治軍嚴明,曹操五子良將之一,襄樊之戰中兵敗投降關羽後投降,後鬱鬱而終。

程咬金,即程知節,唐初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驍勇善戰,善用馬槊,每逢攻城,常舉旗先登,功勳卓著。

王耀武,抗戰名將,黃埔軍校生,著名的74創立者之一,幾乎參加了抗戰時所有大型會戰,無往不利,當時有"寧碰閻王,莫惹老王"之說,是少有的被國共兩黨共同認可的名將。





6,棗莊

田忌,戰國時齊國名將,孫臏的伯樂,與孫臏合作,贏得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後被齊相鄒忌用反間計陷害,出逃楚國。

7,威海

威海榮成被稱為將軍縣,新中國成立以來,榮成走出了少將及以上級將軍52人,開國將帥中只有少將,著名的有海軍原政委李耀文將軍。

8,臨沂

蒙恬,秦朝名將,出身將門世家,助力秦國統一,並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後被秦二世胡亥賜死。

羊祜,著名戰略家、政治家、軍事家,西晉名將,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諸葛亮,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輔佐劉備建立蜀國,三分天下,武廟十哲之一,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9,淄博

田單,戰國時齊國名將,面對燕國名將樂毅率領的五國聯軍,用火牛陣破敵,拯救齊國。

10,聊城

左良玉,明朝末年將領,行武出身,粗人一個,沒有讀過書,也不大識字,卻成長為一代名將,在當時享有盛名。



張自忠,抗戰名將,曾任國民革命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在棗宜會戰中與日軍血戰犧牲,二戰期間盟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被譽為中國軍魂,就連日軍都對其肅然起敬。

11,濰坊

王猛,東晉十六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罕見的軍政奇才加全才,輔佐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官至丞相、大將軍,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當時有“關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蒼生望謝安”之說,可惜英年早逝。

12,東營

孫武,春秋末期齊國人,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兵家傑出代表,被尊稱兵聖、孫子,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著有《孫子兵法》十三篇,被譽為“兵學聖典”,《武經七書》之首,在世界上影響深遠。

李延年,黃埔一期,抗戰名將,抗戰時曾任國民政府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參加過臺兒莊戰役。

李玉堂,黃埔一期,抗戰名將,曾參加臺兒莊戰役和三次長沙會戰,戰功卓著,曾任第27集團軍總司令,後來下場悽慘。

13,日照

劉興元,開國中將,一生經歷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戰功赫赫。

14,德州

宋哲元,抗戰名將,西北軍五虎之一,曾任國民政府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參加長城抗戰、七七抗戰,後來病死後方。

李仙洲,黃埔一期,抗戰名將,曾任國民黨第28集團軍總司令,萊蕪戰役時被我軍俘獲。


15,濱州

趙登禹,抗日名將,打虎將軍,曾任國民革命軍第29軍132師師長,曾參加喜峰口抗戰、盧溝橋,在抗戰中壯烈犧牲,抗日殉國第一人。

16,青島

青島知名度雖大,但歷史上的著名將領將領不多,有追隨朱棣參加靖難之役的薛徹和王莽末年割據齊地十二郡的張步。

親愛的朋友們?你家鄉出了哪些著名的將軍?歡迎留言補充!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泱泱齊魯,人傑地靈。自古至今,驍將如雲。古有兵聖孫武、辛棄疾、戚繼光等民族英雄,近有張自忠、趙登禹、馮安邦等抗戰英烈,這裡我們回顧山東各地的近代戰將們。

濟南名將

方叔洪(1908―1939),國民黨陸軍中將。山東濟南人,日本東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生,曾赴德法學習航空與炮兵技術,回國後服役於東北軍、19路軍等。曾參加淞滬抗戰、福建19路軍反蔣。19路軍被瓦解後,方叔洪到張學良任主任的武漢行營先後任職中校、上校參謀。江陰戰役後,方叔洪任114師參謀長。在臺兒莊戰役中,方叔洪任114師34旅旅長,接替在戰鬥中陣亡的原旅長扈先梅。武漢會戰後,方叔洪率部回到魯南,進行敵後抗戰,升任114師中將師長。1939年6月25日,方叔洪部在山東馮家場一帶被敵包圍,官兵傷亡過半,方叔洪身中數彈,悲壯自戕,年僅31歲。



煙臺名將:

于學忠(1890―1964),陸軍二級上將。山東蓬萊人,出生于軍人家庭。1928年起至1930年先後任東北軍第1軍軍長、天津衛戍司令。1931年起任第1集團軍司令、51軍長、天津市長,力主抗日。1935年因與日本人針鋒相對,被調離華北,11月任甘肅主席。曾參與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力倡團結抗日。後任第3集團軍副總司令,參戰津浦路南段戰役、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等。1940年任山東主席。蔣介石敗退臺灣之際,曾脅迫於學忠去臺,被於所拒。建國後於學忠曾任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1964年9月在京逝世,終年74歲。



青島名將:

張廷孟(1908―1973),空軍中將。山東青島人。黃埔三期生,曾赴蘇學習航空技術。回國後任中央軍校教官。抗戰爆發後,任空軍第1路司令。1941年任空軍總指揮部參謀長,多次參與指揮對日空戰。抗戰勝利後,張廷孟作為中國戰區空軍代表出席南京日本受降儀式。後單機飛臺,參與日軍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率部投降事宜。1949年去臺,1973年5月去世。

淄博名將:

馬耀南(1902―1939),山東淄博人,先後入讀山東省立一中、北洋大學,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曾參加國民黨。後參與反蔣,遭開除黨籍。抗戰爆發後,投身抗日救國洪流。領導黑鐵山起義,任山東抗日救國軍第5軍參謀長、八路軍山東遊擊隊三支隊司令員。1939年7月,犧牲於桓臺牛王莊戰役中,年僅37歲。

濰坊名將:

王叔銘(1905―1998),國民黨空軍一級上將。山東諸城人,黃埔一期生,曾赴蘇、意大利學習飛行技術。回國任中央航校飛行教官。抗戰後任駐蘇武官,爭取蘇援。回國後任空軍第三路司令、空軍學校教育長、雲南防空副司令、飛虎隊參謀長等職,多次親自駕機參加或參與指揮對日空戰。1944年榮譽青天白日勳章,次年任航委會代理主任,獲美嘉禾勳章。1946年6月任空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1949年去臺,1952年任空軍總司令,1998年在臺病逝。


臨沂名將

劉震東,國民黨陸軍中將(追贈),山東沂水人。早年入伍奉軍,曾入學東北講武堂。張學良頗為賞識劉震東,委任其為15師中將師長、訓練會中將主任等職。九一八事變後,劉震東留在東北堅持抗日。1937年,劉震東任第五戰區高參兼第2路遊擊縱隊司令。1938年2月,日軍板垣師團進逼臨沂。劉震東在莒縣戰役中,親臨城牆督戰,不幸頭部中彈,壯烈殉國。

東營名將

李玉堂(1899―1951),國民黨陸軍中將,山東廣饒人,黃埔一期生。曾參加東征北伐。抗戰全面爆發後,李玉堂率第3師參加淞滬會戰。後調往徐州戰場。1938年升任第8軍軍長,參戰武漢會戰,後參戰南昌戰役、三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1944年任第36集團軍總司令。抗戰勝利後李玉堂榮譽忠勤勳章和勝利勳章。內戰敗退臺灣後,因李玉堂涉嫌策反一案於1951年被蔣介石下令槍決。

德州名將

宋哲元(1885―1940),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追授),山東樂陵人。早年入伍西北軍,是西北軍五虎之一。中原大戰後,宋哲元任第3軍軍長,後宋部改編為第29軍,九一八事變後,通電抗日,率部參加長城抗戰。盧溝橋事變後,對日和談存有幻想。日軍乘機增兵,29軍奮起抵抗,終寡不敵眾,平津失守。1938年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次年任軍委會委員。1940年4月,病逝綿陽,終年56歲。

聊城名將:

張自忠(1891―1940),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山東臨清人。早年入學北洋法政學堂,秘密加入同盟會。後加入西北軍,1931年任第29軍師長,曾率部參加長城抗戰。七七事變後,張自忠忍辱負重,滯留北平與日周旋,一度被誤認“漢奸”。後率部參與臨沂戰役、徐州戰役、武漢會戰、隨棗會戰、棗宜會戰等。在1940年的棗宜會戰中,時任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以死明志,以身殉國。

泰安名將:

王耀武(1904―1968),國民黨陸軍中將,山東泰安人。黃埔三期生。中原大戰後,升任團長。1934年升51師師長。七七事變後,率戰參成淞滬會戰。此後,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萬家嶺戰役後,因軍功升任74軍副軍長。1939年升74軍軍長參加長沙會戰。此後參加上高地役、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收復常德後,王耀武任24集團軍總司令。1945年任第四方面軍司令長官指揮雪峰山戰役。內戰中,王耀武在濟南戰役中被俘,1959年被特赦。1968年,王耀武在京病逝,終年64歲。


菏澤名將

姜玉貞(1894―1937),國民黨陸軍中將(追授),山東菏澤人。抗戰爆發後,時任晉綏軍66師196旅旅長的姜玉貞奉命開赴戰場,時值姜玉貞妻子剛剛病逝,姜玉貞撇下小家不顧,率部奔赴前線。姜旅北進大同後,回撤原平,策應主力部隊集結忻口。姜旅在敵我兵力懸殊的情況下,死守原平。日軍破城後,姜旅與敵展開肉搏戰。姜玉貞在巷戰中不幸陣亡,年僅43歲。

濟寧名將

韓炳宸(1898―1939),國民黨陸軍少將(追授),山東金鄉人。曾任高密縣警備大隊長。盧溝橋事變後,回到即墨,建立武裝抗日隊伍。1939年,韓任第13區保安副司令率部奔赴萊陽。在萊西郭家莊一帶,與日軍激戰。韓部損失慘重,韓炳宸身持槍支,衝向敵群,不幸中彈。在送醫途中,重傷不治,年僅39歲。

棗莊名將:

高魁元(1907―2012),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山東棗莊人,黃埔軍校四期生。1936年任18軍第14師83團團長,抗戰期間參與淞滬會戰、崑崙關戰役、湘西會戰。1949年4月,任第18軍軍長。1949年去臺,2012年在臺病逝。

濱州名將

馮安邦(1884―1938),國民黨陸軍上將(追授),山東無棣人。早年入伍馮玉祥部,1930年隨孫連仲擁蔣,入編26路軍。1932年任27師師長。抗戰爆發後,率部北上,佈防琉璃河一線。1937年9月,任42軍軍長。10月率部馳援娘子關,部隊傷亡巨大。1938年3月,率部血戰臺兒莊。10月,率部向襄樊轉移。11月3日,馮部在襄陽一帶遭敵空襲,馮安邦不幸中彈,壯烈殉國,終年54歲。

威海名將

梁春溥(1891―1947),國民黨陸軍中將,山東榮城人,保定軍校畢業生。抗戰期間,任61軍217旅旅長,參戰平型關戰役。後任72師師長,參戰忻口會戰和太原保衛戰。1941年任23軍軍長,參戰中條山。1947年病逝。

日照名將:

薄子明(1894―1919),山東日照人,系國民黨元老丁惟汾的外甥。1910年加入同盟會,1913年積極參與二次革命。1916年,山東宣告獨立,薄子明任山東軍政府護國軍司令,通電討袁。1917年,薄子明任山東護法軍第1路司令。1918年,薄子明被山東督軍張樹元與上海護軍使盧永祥誣告,指控參與劫殺。1919年6月,薄子明在上海被害。

萊蕪名將

戴成功(1920―1961),解放軍大校,山東萊蕪人。1939年參加八路軍,曾任山東野戰軍團參謀長、華野8縱64團長等職。參戰萊蕪、孟良崮、淮海、渡江戰役等。1950年赴朝作戰,1955年被授予大校。1961年在京病逝。

歡迎補充。


歲月是一條河流


山東可謂是人傑地靈,歷代名將輩出:

秦瓊,山東濟南人,隋末唐初名將。

蒙恬,山東省臨沂市人,秦朝名將。

陳湯,山東濟寧人,西漢大將。

孫臏,山東菏澤人,戰國名將。

吳起,山東菏澤人,戰國名將。

李勣,山東菏澤人,唐代名將。

羊祜,山東新泰市人,魏晉名將。

程咬金,山東泰安人,唐代名將。

戚繼光,山東煙臺人,明代大將。

【這些是我知道的幾位,朋友們如有補充請評論區留言更多野史趣聞請關注潁州棄之!】


無筆史官


俺是棗莊的,建國後才建市,歷史好像沒有名將……

如果要說有 那麼“鐵道游擊隊”算不算?

😁😁😁😁😁



A鐵道游擊隊


張宗昌:大明湖,明湖大,明湖裡面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噠……


北風辣個吹


濟寧 西漢名將陳湯 棗莊 戰國四公子之一孟嘗君田文 東營 兵聖孫武 菏澤 唐初名將李績 日照 周代開國元勳姜子牙 淄博 戰國齊國名將田單 泰安 唐初名將程咬金 臨沂 蜀漢諸葛亮 聊城 三國東吳名將潘璋 濟南 唐初名將秦瓊 煙臺 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 濰坊 十六國前秦名將王猛 濱州 明代白蓮教唐賽兒 德州 隋末義軍領袖張金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