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最后一课》是颠倒黑白吗?

xiaolong281at


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被迫割让阿尔萨斯、洛林,法语老师怀着沉痛的心情给学生们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这篇名叫《最后一课》的文章,中国人并不陌生。

但德国会说:少听法国人煽那一毛钱都不值得的悲情。阿尔萨斯、洛林,本来就是德国的!和真相相反,真正的侵略者是法国,而不是普鲁士(德国前身)。

现在控制阿尔萨斯、洛林的法国,当然不会认同德国的观点。为了阿尔萨斯、洛林,法德两国的恩怨,可以说比大西洋还要深。

阿尔萨斯在哪呢?法国北部边界和东部边界的交叉点,是法国的一个大区,面积8280平方公里,辖2个省。阿尔萨斯大区隔着莱茵河与德国相望,大区内有一个著名城市——斯特拉斯堡。而洛斯则是阿尔萨斯西边的大区,面积较大,2.35万平方公里,著名城市有梅斯、南锡,辖4个省。

阿尔萨斯、洛林对法国来说太重要了。洛林大区的黑金和白金产量高居法国第一,黑金是煤炭,白金是棉花。洛林地区的煤占法国的比重多少?数字非常吓人——76%。阿尔萨斯大区是法国仅次于巴黎都市圈的第二大经济中心带,工业门类齐全。而斯特拉斯堡又是欧洲著名的会议中心,有很多欧洲机构设在这里,号称是欧洲第二首都。

如此重要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当然不会放手。德国说:那好,咱们翻翻历史,看看阿尔萨斯和洛林到底是谁的。

恺撒大帝在公元前58年打败了日耳曼部落联军,罗马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公元395年,罗马分为东罗马和西罗马,阿尔萨斯、洛林归属西罗马。西罗马灭亡后,日耳曼人的分支法兰克人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最著名的就是查理大帝。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东法兰克是德国前身,西法兰克是法国前身,中法兰克是意大利前身。而阿尔萨斯、洛林则被划入中法兰克。要是按这个传承,意大利更有理由站出来说:阿尔萨斯、洛林是意大利的。

公元855年,中法兰克再分出三个:洛林王国、北意大利王国、勃艮第-普罗旺斯国。洛林王国成为了阿尔萨斯、洛林的新主人。公元880年,西法兰克国王路易三世和东法兰克王国路易二世交了交易,把阿尔萨斯、洛林划给东法兰克,东法兰克在西法兰克与维京人的斗争中保持中立。

德国人对法国人说:现在知道阿尔萨斯、洛林历史上属于谁了吧。

东法兰克新国王奥托一世在936年继位后,开疆扩土,成为神圣罗马帝国首任皇帝。而阿尔萨斯、洛林,则被明确划给神圣罗马帝国(德国)。著名的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了神圣罗马帝国,等到哈布斯堡家族在三十年战争中败于法国、瑞典联军后,被迫在1648年与法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法国获得了阿尔萨斯(不包括斯特拉斯堡)和洛林的大部分地区。

法国人同样会对德国人说:看看,1648年,阿尔萨斯、洛林就已是法国的了。而到了1697年,法国和奥地利签订《里斯维克条约》,法国正式获得斯特拉斯堡。而洛林则归还给神圣罗马帝国。法军在1735年就已控制了洛林地区、到了1766年,法国正式控制洛林地区。

阿尔萨斯、洛林虽被法国控制,但居民多数讲德语,风俗习惯和德国(普鲁士)相同。普鲁士崛起后,在著名的普法战争中打败法国,拿破仑三世为俘虏。被称为傀儡的法国梯也尔管理层,在凡尔赛与普鲁士签订战败条约,把阿尔萨斯、洛林割让给普鲁士,并赔付50亿法郎作为战争赔款。普法战争的失败,极大的刺激了法国,著名的巴黎公社因此诞生。

这次战败让法国元气大伤,明面上赔了50亿法郎,加上各种损失,法国损失高达200亿法郎,经济不振。而德国获得了洛林丰富的煤田,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法国无法忘记这次战败的耻辱,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法国对德国进行了强烈报复。法国强行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恢复了普法战争的边界线,还联合各战胜国,几乎把德国给掏空了。

德国同样记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又把法国暴打一次,阿尔萨斯、洛林再次回归德国。可这次德国又失败了,没话说,法国再把德国羞辱一次,阿尔萨斯、洛林自然强势收回。

德国不会忘记阿尔萨斯、洛林,法国也不会让出阿尔萨斯、洛林。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按俄罗斯老大说的:要改变边界,只有战争。


地图帝


12点钟到了,普鲁士士兵收操了。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出了“法兰西万岁!”,然后头靠着墙壁,没说话,用手向我们表示:“散学了,——你们走吧。”

以上节选自【最后一课】,个人最喜欢的一段。充满着悲伤与无力感

都德是法国的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这篇【最后一课】分类也是小说,属于文学作品,说是颠倒黑白是过分了,艺术加工罢了。


法兰西王国大约在十七世纪中期才逐渐占领阿尔萨斯的,在这之前,阿尔萨斯人使用的语言是和日耳曼语系中的一个分支。和徳语较为相似。被法国占领之后,由于法国大革命的成功,拿破仑帝国建立,标准的法语开始宣传推广,此时的时间点为

1794年。十九世纪中期的时候,法语已经是阿尔萨斯的官方书面语言。广泛在上中层社会中使用。而同一个时间线上面,随着德意志的发展。以普鲁士语为基础的标准德语形成。

到了书中所提及的时候即1871年。阿尔萨斯人一半以上应该仍然使用的是阿尔萨斯语,虽和标准德语同源,但不是徳语。那时候也是法语的教育宣传期间。所以书中有写道很多的

成年人拿着的是初级法语教材,说明他们本身仍然还在学习法语中。这是符合阿尔萨斯人民的语言水平的。


关于都徳本人,他是十分喜欢阿尔萨斯的。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以下他的短篇游记小说【阿尔萨斯!阿尔萨斯!】。他是真真切切的去过阿尔萨斯,体验过那里的风土人情。他写的阿尔萨斯应该也不会有错。


全文中唯一让我不解的是那种爱国情怀,因为阿尔萨斯归为法国也没有多少年。主观上我不认为阿尔萨斯人对法国有那样的情感。说实话,我到现在也不知道阿尔萨斯那边到底是偏向于法国还是德国。


简族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谎是没说谎,但没这么夸张。

阿尔萨斯-洛林的居民主要是日耳曼人,阿勒曼人,进而也可以说是德国人(哈布斯堡家族属地)。

十七世纪上半期的欧洲30年战争中,哈布斯堡家族被法国和瑞典打败。1648年,交战双方经过长期谈判,最终签订了威斯特里亚条约,按各约规定,正式确认法国在1552年占领包括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在内的广大领土)接受法国统治。

由此,直到1870年普法战争战败,阿尔萨斯-洛林才被德国收回。

也就是说,阿尔萨斯-洛林被法国人控制了200多年。

200多年,什么概念?就是10几代人,不是法国人也变成法国人了。

同时,这里被当做法国本土,和法国人交往很多,逐步法国化。

其实,法国北部也是日耳曼人,高卢人,民族上很接近的。

在当时的欧洲,法国无异于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

阿尔萨斯-洛林人,也接受了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洗礼。

相比起来,当时的奥匈帝国奄奄一息,德国还四分五裂,直到一战之前才统一起来。

直到普法战争失败之前,阿尔萨斯-洛林人是比较独特的。

当时的民间,绝大部分人会说德语或者近似于德语的方言,当然,年轻人和有文化的人也会说法语。

他们大部分人认同是阿尔萨斯-洛林人,一部分则认同是法国人。

所以,普法战争失败后,阿尔萨斯-洛林人对割让给德国没有感到太悲伤。

根据德法约定,阿尔萨斯-洛林人可以自由的去法国。

但最终只有百分之八左右的阿尔萨斯-洛林人,去了法国。

这些人,基本都是当地的官员、知识界,总之已经很难在未来的阿尔萨斯-洛林人混下去。

阿尔萨斯-洛林人也没有把自己当做德国人,还是过着原来的生活。

二战失败后,阿尔萨斯-洛林又被法国收了回去,当地人也不感觉什么。

今天的阿尔萨斯-洛林人,还是安分生活,只是很多年轻人已经只会说法语了。

这里的建筑大体是德国风情,饮食也是德国菜,

其实欧洲的现状,连德国也有十分之一的移民,法国更是有大量移民,什么肤色都有,哪里还强调什么民族。

至于都德,他是一个普罗旺斯人,爱国情绪强烈。他写的最后一课,其实只是阿尔萨斯-洛林的一个片面,以突出所谓的爱法国精神。

实际上,他表现的只是都德自己的爱法国精神而已。文章也不是什么纪实文章,只是小说而已。

有意思的是,都德自己曾经抨击法国人同化他故乡的普罗旺斯语。

这也属于历史,不过大部分阿尔萨斯-洛林人对德法均没有恶感,当然也没有太多的好感。

用一个当地老板的话结尾:我们不知道自己是法国人还是德国人,反正一打仗我们就换国籍。


萨沙


法国这个国家很奇葩,由于普法战争和二战期间连续被德国人暴揍(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挨打),因此法国就给人一种很可怜,总是挨打的弱者形象。但是其实,德国在统一之前,法国才是欧洲大陆的大魔王。当年法国在欧洲的烦人程度,丝毫不亚于统一之后的德国。用我们中国的老话说,这叫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至于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历史也很简单,几段话就可以说明白了。


1444年之前,这个地区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边缘地区,不怎么受重视。后来法国开始入侵这一地区,但被哈布斯堡王朝的腓特烈三世击败,于是哈布斯堡王朝夺取了上阿尔萨斯地区的控制权。

164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哈布斯堡王朝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哈布斯堡王朝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割让给法国。于是法国取得了这一地区的控制权。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被迫降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当时普鲁士国王加冕德国皇帝后,于是阿尔萨斯和洛林便并入了德国。

1918年,德国向协约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了报复德国,法国人又将阿尔萨斯和洛林收回。

1940年,法国政府宣布投降,并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下令各地还在抵抗的法军向德军投降。于是德军进驻上阿尔萨斯地区,再次从法国手里拿回了此地。

1945年,纳粹德国灭亡。法国再次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并且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从以上简述可以看出,法国人一直就有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企图。在打赢了三十年战争之后,法国终于实现了这一野心。在此后的两百年,法国人开始了他们非常擅长的去风俗化行动。这所以这么干,是因为法国人对自己的文化非常自信。他们认为法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其它民族都是野蛮落后的。当然了,由于这个历史离现在太久了,所以很多人并不了解。不过只要看一下法国在近代对亚非拉殖民地的种种所作所为,多少也能了解一点。

比如法国占领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后,法国殖民者就开始了对阿尔及利亚人的洗脑。当时阿尔及利亚小学生的课本上是这么说的:阿尔及利亚人的祖先是高卢人,阿尔及利亚人和法兰西人一样,大家都是法国人。试想一下,法国人连非洲土著都是这么不遗余力的洗脑,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德意志人的能例外?最后都被洗脑成了法国人。

不过法国人的洗脑只是一方面。因为当地人如果不愿意,法国人是不会得逞的。至于法国为什么会同化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主要是三个方面造成的:

第一,欧洲的中世纪没有民族概念。阿尔萨斯地区被割让的时,无论法国还是德国,都是典型的封建国家,老百姓只认领主,而不知有国家。所以当时阿尔萨斯的割让,对于当地人民来说,只不过效忠的对象从哈布斯堡变成了波旁而已。但是恰恰就是阿尔萨斯割让给法国之后,欧洲逐渐形成了民族国家的概念。在普法战争之前,阿尔萨斯人经历了大革命的席卷全国,又见证了拿破仑驰骋欧陆,法国的荣耀更让他们欣喜,他们也就从骨子里认为是法国人了。

第二,阿尔萨斯和洛林和普鲁士文化的差距非常大。普法战争之后,普鲁士满怀欣喜的拿回了阿尔萨斯。结果等到普军进入这一地区后才发现,他们原以为是老铁的阿尔萨斯人早已经被法兰西化了。阿尔萨斯大区和洛林大区的几乎所有居民都是说法语的。只是有一些中老年人还会说阿尔萨斯语(高地德语的一支),年轻一代的当地人已经不讲德语了。

这里有一点要说明一下。

阿尔萨斯人讲高地德语,洛林地区的人只有东部的摩泽尔省是德语区(也是高地德语的一支,但与阿尔萨斯语是两种方言)。至于洛林其他各省的言语,基本上是传统法语区。普法战争时,法国割让的领土恰恰只是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摩泽尔省,也就是高地德语区。洛林的传统法语区,普鲁士并没有要求法国割让给自己。所以按照法国人的说法,当年割让给普鲁士的是阿尔萨斯和摩泽尔,并不是阿尔萨斯和洛林。

回到正题,阿尔萨斯人虽然讲高地德语,但是他们的自我认同是阿尔萨斯人,而不是德意志人。他们和普鲁士的风俗差异很大,毕竟说德语的地方很大,除了普鲁士,还有奥地利、荷兰、卢森堡、瑞士等等。这些地方的人原本就对普鲁士没有好感,有很强的文化独立性。后来这一地区被法国同化,也就更不可能认同普鲁士为代表的德意志文化了。普法战争后,阿尔萨斯和摩泽尔地区的居民都不愿意被并入德国。都德的《最后一课》,其实并没有胡说八道

第三,当地人非常厌恶军国主义。早在法国大革命爆发时,阿尔萨斯和洛林就吃过普鲁士人的亏。那个时候的反法联军杀入阿尔萨斯和洛林,联军认为这里是法国的领土,因此冲进当地后,一通烧杀抢掠。不管是不是说德语的居民,都要遭殃。著名的《马赛曲》就是阿尔萨斯人鲁热·德·利尔创作的。它原名叫《莱茵军进行曲》,不过马赛人比较喜欢这首歌,到哪都唱它,名字就被马赛人占了。这首歌的主题不用多说了,就是在号召老百姓拿起武器,反对一切反自由的邪恶势力,比如普鲁士。

在此之后,阿尔萨斯人完全倒向法国,甚至之后法国政府在这一地区强制执行法语教学的时候,当地人都不完全抵触这件事。后来普鲁士割走阿尔萨斯之后,又对这一地区一通乱搞,导致当地人完全丧失了自由。

备注:阿尔萨斯和摩泽尔被割让后,在德国并没有获得独立省的地位,而是德国中央政府的直辖地,这就意味这两个地区的居民完全没有独立立法的权利。所以跟着德国远远没有跟着法国来的自由自在。


总的来说,法国和德国在文化输出方面都不是善茬。普鲁士强推自己的文化,法国人也不遑多让,都是一个尿性。但是如果就以阿尔萨斯和洛林来说,都德在《最后一课》中的煽情描述并没有颠倒黑白。当时的阿尔萨斯地区,其实已经不认同德意志文化了。并且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德国在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摩泽尔省推行的并不是单纯的德语教育,而是规定当地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普鲁士式的教育。试想一下,当地人都已经接受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了,现在再让他们接受军国主义,不抵制就是见了鬼了。

最后说一句,都德的《最后一课》其实是臆想的小说。他本人没有去过阿尔萨斯和洛林,文中的内容都是他自编的。并且都德小时候也不说法语,而是讲一种普罗旺斯当地的方言。法国政府在普罗旺斯强推法语时,都德还曾经写文章讽刺过。


Mer86


《最后一课》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小说代表作。由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胡适翻译成汉语。



《最后一课》写得是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德意志禁止法国人用法语教学。一位法国教师为了保存本国语言,深情地用法语讲的"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长期选入我国中学教材。是超越时代,超越国情,超越意识形态阻隔的奇迹。它已成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最俱群众基础的法国名著。甚至对中国人民百年爱国情怀甚有教益。

使我们最受教益是,懂得了"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有保存好自己的民族语言,就有复新祖国的希望"。


李彬文


现在网络上有类似“阿尔萨斯-洛林”的大部分居民仍坚持说德语,甚至闹着在法国内搞自治区”、“普法战争中的阿尔萨斯-洛林居民是箪食壶浆的迎接德国军队收复故土”等等真假参半的言论。甚至有细心读者指出,1871年的阿尔萨斯人就是讲德语的,所以小说的主人公学起法语拼读那么费劲。

阿尔萨斯街头建筑多是典型的德式建筑——以棕红、褚石为主的墙体配以白色相间的线条,构成方格立面,色彩鲜艳,与以单一的灰黄色石头为墙体主色调、崇尚各种装饰墙雕。

首先,咱们先捋顺一下,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母语到底是哪种?

1)阿尔萨斯:要从17世纪说起。阿尔萨斯的本土语言是日耳曼语系中高地德语(Upper German)的一支,阿尔萨斯和洛林都曾经属于神圣罗马帝国(所谓的德意志第一帝国)。历史上的法兰西王国大约在十七世纪逐渐占领阿尔萨斯(1648年完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磨合,法语成功打入阿尔萨斯和洛林,成为标准的贸易语言,不可忽视的是,当时的欧洲上流社会都喜好说法语,各国在互派使节时,必须以法语版国书作为正本。甚至沙俄帝国贵族开会时第一语言是法语,有时候是先用法语讲一遍,再用母语俄语翻译一遍。1850年左右的时候,法语仍主要在中上层社会、知识界和商业活动中使用,普通劳动人民还是鲜有接触。

因此,第一个结论是:为数众多的阿尔萨斯劳动人民不说法语,说高地德语的方言版——阿尔萨斯语。上流社会、富人、文艺界、知识界、商人贸易的时候,说法语。

小说中并没有写阿尔萨斯人全都说法语。正相反的是,小说描写了镇上的成年人都来上课,手捧着初级教材。这恰好说明了他们法语水平并不高。这是切合当时现实的,小说在这方面并没有颠倒黑白。

但是,尽管在历史和传统文化如语言上,阿尔萨斯偏向德意志,但由于经过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洗礼,由社会契约与自由平等价值观营造的氛围下,让阿尔萨斯人认为自己是法兰西的一部分。尽管中下阶层对法语不感兴趣,但他们认为这与自己的法兰西国家认同并不冲突。比如现在的延边、延吉一带的朝鲜族,生活习惯和语言文化的与朝鲜的相似度远远高于汉族,但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国家认同,中国公民的身份没有质疑。

以个人亲身体验看,现在斯特拉斯堡(阿尔萨斯首府),街道和城堡的名字都有法德两个拼写的版本,老百姓也基本会说德语,但是真正的德国人听起来还是有点费劲,不过能交流。很多人对德国有着强烈的好感,包括他们的饮食,也充满着德国的特色——不讲究:大口吃肉(猪肉),大碗喝酒(啤酒),喜欢吃酸菜等等。关于自己的身份与国家问题,人们也看的很开,都是申根国家,都用的是欧元,想在哪里过日子都没有妨碍,开个车就过去了,啥国不国的。

2)表面上看,洛林和阿尔萨斯一样,都能看到很多日尔曼样貌的居民,但是,你要是想用德语打个招呼——:Guten Tag,八成会很失望。

法兰西的民族英雄——圣女贞德就是洛林的乡下村姑

在洛林,经历过二战的老人都相当讨厌德国,二战中,一些当地人参加了法国抵抗组织,被捉住后惨遭处决或者被纳粹抓去做苦工;相反很多阿尔萨斯的高龄老年人觉得自己更像是德国人(他们正赶上阿尔萨斯再次被划给了德国的时代,二战中德军在阿尔萨斯也征召了大量士兵)。

目前,两个地区的年轻人都对德国很亲近,毕竟德国货的口碑和德国经济博取了大多数欧洲人的好感。

总之,在国家认同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居民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就是自豪的法国人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还是比较经得起推敲,只不过加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文学创作都是有明显的作者喜好倾向的,这也难免。

至于,关于这两个地区要独立的传闻,感觉应该是2015年,法国讨论行政区合并时,曾建议把东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合并成东法兰西,作为三地收入最高的阿尔萨斯人像踩了尾巴一样,炸了毛,右翼党派也跑出来湊热闹,宣称要独立建立"阿尔萨斯国",但是,大家谁都没当真,类似口号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最后一课》是中学课本的名篇,也是我读书时课本里少有的佳作。不过阿尔萨斯的问题其实很复杂,都德从自身的爱国情怀出发,固然是一个我们熟知的视角,但对于一些阿尔萨斯人来说,却未必如此。

如今中国人去法国旅行,首选当然是巴黎。其次是南法的普罗旺斯和蔚蓝海岸,中部的卢瓦尔河谷,再就是里昂等大城。其实,拥有22个大区,其下又设有96个省份的法国,每个省都值得花上大量时间细细探访。我最喜欢的反而是位于法国东部、与德国接壤的阿尔萨斯大区,也就是都德在《最后一课》里所提到的这个区域。

如果你被蒙着眼睛送到阿尔萨斯,揭下眼罩的那一刻,往往会误以为这里是德国。没错,整个阿尔萨斯地区,除了地理环境与德国西部平原极为相似外,建筑也如出一辙,比如大量斜顶加木条窗的房子,宛若童话世界。无论大区首府斯特拉斯堡,还是这几年爆红的小城科尔马,抑或并不为中国游客所知,却被我推为世界最美小镇之一的埃吉桑,都酷似德国城镇而非法国。

在饮食方面,阿尔萨斯菜的烹饪手法在法国也独树一帜,乡村的粗犷炖菜,尽量少用调料,突出食材原味,大量采用猪肉,都带着德国范儿,但又比德国菜精细。

至于语言,阿尔萨斯人大多会法语和德语。

在历史上,这片土地曾被德法反复争夺,阿尔萨斯人自己反倒无所谓,并没有很强烈的国家归属意识。

至于都德自己,作为普罗旺斯人,他也曾反对法国的控制。他基于爱国情怀去抗议德国对阿尔萨斯的占领,并不奇怪,但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无论是都德,还是同时代的法国人,爱国的基础其实是自由,他爱一个完整的法国,但更爱普罗旺斯的文化,不愿后者被法国的大一统文化所侵蚀。


叶克飞


《最后一课》是经典的的爱国主义作品。

都德,也没有颠倒黑白。

没错,阿尔萨斯人民族上接近德国,但阿尔萨斯人是法国人。

如同东北朝鲜族同胞,民族上接近朝韩,但他们是中国人。

所以,1871年的阿尔萨斯人爱的国,自然是辉煌灿烂的法兰西,而不是军国主义的普鲁士。

实际上,都德,作为法国普罗旺斯人,也吐槽过法语对普罗旺斯语的同化。

但都德显然是个纯粹的爱国者,爱着国家的一些美好的东西,爱普罗旺斯,爱阿尔萨斯,也就是爱法兰西。

所以,语言和民族在近代民族国家塑造中,也许并没有一些人想的那么狭隘。就比如,56个民族都是中国人,无论是朝鲜族、哈萨克族、傣族、京族、蒙古族等等。

国家认同必须是第一位的。

阿尔萨斯—洛林,主体阿尔萨斯,就说阿尔萨斯吧,方便。

1,当时的阿尔萨斯人更偏向法国还是德国?

→→ 法国

2,阿尔萨斯真的有独立运动?

→→ ,正是德国夺回阿尔萨斯—洛林时期(1871~1918年),还有国旗、国歌。

3,阿尔萨斯说德语?

阿尔萨斯语跟德语并不能互通。可以说阿尔萨斯人说广义的德语,但他们的语言是—阿尔萨斯语

↓↓阿尔萨斯—洛林↓↓

首先,阿尔萨斯人和德国人一样,属于日耳曼人,说广义的德语。

可以这样理解:阿尔萨斯语是德语的一种方言

但是,阿尔萨斯语跟标准德语差距太大,类似于普通话和温州话。加上欧洲拼音文字缺乏中文这种凝聚力,当德语在近代逐渐统一化、标准化,阿尔萨斯却不在德意志。阿尔萨斯人与德国人走的越来越远了。

或许,阿尔萨斯当初跟德意志一直混下去,会与今天的德国人无异。

但不确定性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身着传统服饰的阿尔萨斯妇女↓↓

了解下阿尔萨斯的历史,就明白她为什么偏向法国。

最开始,无论法国、德国还是阿尔萨斯,都是法兰克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

公元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在查理曼通知下达到权势巅峰,几乎一统西欧,还从罗马教廷那里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

↓↓查理曼治下的法兰克帝国↓↓

公元843年,查理曼大帝的三个孙子瓜分了帝国,分为东法兰克、中法兰克和西法兰克王国。

公元870年,东、西法兰克瓜分中法兰克,阿尔萨斯归属东法兰克

由于东法兰克的强势,查理曼获得的“罗马人的皇帝”称号也被其继承,最终东法兰克演化成“神圣罗马帝国”,统治着主要的日耳曼人,因此也称为德意志第一帝国

而西法兰克最终发展成法国。法兰西就是“法兰克人之国”的意思。实际上,法兰克人属于日耳曼人,而法国主体则是凯尔特族群的高卢人后裔。

↓↓法兰克王国的分裂↓↓

阿尔萨斯是法德交界处,也是两国争夺拉锯之地。其归属往往决定于双方的强弱。

然而,名字霸气的“神罗”帝国却很快盛极而衰,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帝国皇帝也只是名义上的君主。

相反,励精图治的法国国王逐渐收回地方权力,避免了神罗分裂局面。在百年战争后,法国逐渐形成民族意识,国家逐渐崛起,不但成为欧陆强国,也成为欧洲的文化霸主。

席卷欧洲的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期间,法国于1639年正式进占阿尔萨斯。1648年,法国以战胜国身份签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阿尔萨斯被正式承认为法国领土。

↓↓1648年欧洲局势↓↓

三十年战争沉重打击了“神罗”的领袖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削弱了其对帝国内各邦国的控制,神罗逐渐名存实亡,德意志陷入彻底的封建分裂局面。

到18世纪,“神罗”境内居然同时存在1800个左右的贵族领地和教会领地,支离破碎。

因此,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这样评价它:“(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1789年的神圣罗马帝国,支离破碎↓↓

1639~1871年,长达232年的时间里,阿尔萨斯都是法国牢固的一部分。

200多年,也就是10代人,一代一代的阿尔萨斯人逐渐接受了自己法国人的身份。

当时的法国早一步统一,且是欧洲的文化中心,向心力不是尔虞我诈、四分五裂的德意志能比的。阿尔萨斯人与其他法国人形成了共同的历史记忆:

17世纪,阿尔萨斯人见证了“太阳王”——路易十四霸领欧陆的荣耀;

1789年,阿尔萨斯人积极响应法国大革命,攻占阿尔萨斯行政中心斯特拉斯堡市政厅,结束阿尔萨斯的封建制度;

1792年,德利斯勒在阿尔萨斯首府斯特拉斯堡创作出革命进行曲《马赛曲》,之后成为法国国歌;

拿破仑战争(1803~1815年)期间,阿尔萨斯人又提供着法兰西帝国优秀的士兵和将领。

阿尔萨斯人与其他法国人共同享受着荣耀,也创造着历史。

而隔壁的德意志依然一潭死水。

↓↓拿破仑与他的帝国↓↓

众所周知,民族主义是个新鲜事物,它滥觞于西欧,发展兴盛于19世纪。

所以在1639年之前,阿尔萨斯虽然属于德意志,但那时的国家认同,君主宣称的效力远大于文化、血统。1639年阿尔萨斯并入法兰西,也只是古代常见的领土变更,换了个皇帝而已。

法兰西的民族国家形成早,且是欧洲的政治文化中心,辉煌的国家成就、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十代人的情感,逐渐让阿尔萨斯人形成了法兰西的国家认同。

阿尔萨斯人以法国身份自豪。正因如此,约翰•斯特亚特•密尔在他的名著《代议制政府》中这么写道:

任何巴斯—布列塔尼人,甚至任何阿尔萨斯人,今天都没有丝毫意愿要从法国分离出去。

此书写于1861年,10年后的1871年,普鲁士在普法战争胜利后,才正式吞并阿尔萨斯。

↓↓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宣布成立↓↓

以法国身份自豪的阿尔萨斯人,在面对军国主义的普鲁士时,是很那接受的,甚至采取抵抗态度。

根据1871年签订的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的《法兰克福条约》,当地人可以选择移居法兰西,留下来的则默认为德意志人。

最终,选择离开的人数几乎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且几乎都是当地精英。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中上层民众,包括文艺、知识界人士大量离去,造成阿尔萨斯近十年文化真空。

也就是说,大量有能力、有文化的阿尔萨斯人,宁愿放弃家乡的一切,也不愿意加入德意志。

阿尔萨斯画家路易斯为此创作名画—《出埃及记》

作品描绘了阿尔萨斯被割让后,阿尔萨斯人离开被德国占领的家乡,前往法国。

“出埃及记”出自圣经旧约,讲述了以色列人如何在埃及受到逼害,然后由摩西带领他们离开埃及的故事。

以“出埃及记”命名作品,作者的态度不言而喻。(作者路易斯是阿尔萨斯人,没有离开家乡,逝世于斯特拉斯堡)

↓↓《出埃及记》↓↓

德国显然看出阿尔萨斯人的离心离德,在当地强行推进德语教育。而当地人坚持说法语和阿尔萨斯语以抵制德意志化。一位说法语的阿尔萨斯学生领袖被逐出大学后,却被阿尔萨斯人视为英雄,可见民心向背。


原提问:

“阿尔萨斯-洛林的大部分居民仍坚持说德语,甚至闹着在法国内搞自治区”

阿尔萨斯-洛林确实闹过自治,不过是在德国统治期间

通过争取,阿尔萨斯-洛林在1911年获得部分自治权,拥有了自己的国旗和国歌。

↓↓德意志帝国境内的阿尔萨斯—洛林,有国旗↓↓

1914年,一战爆发,德法相侵。

阿尔萨斯人为了避免与法国“同胞”作战,很多人选择参加海军(对手主要是英国),并在1918年参加了德国海军叛乱,最终促使德皇退位流亡。然而,阿尔萨斯首府斯特拉斯堡市长第一时间宣布德意志帝国失去统治权及法兰西共和国的到来。

一战德国战败,根据民族自决主张,阿尔萨斯有权决定自己的归属。在看见阿尔萨斯民众热烈欢迎法军以及法国的压力之下,美国和其他盟国收回了公民投票的提议。

阿尔萨斯回归法国。

左图:阿尔萨斯—洛林回归法国的海报(1918年)

右图:身着传统服饰的阿尔萨斯妇女与法国军人(1919年)

二战时期,阿尔萨斯—洛林被德国短期吞并,严酷的独裁统治没能抵消当地的反德情绪。

如今,阿尔萨斯—洛林作为法国的一部分,经济发达、人民富足,日子总算是安定了。

阿尔萨斯人确实坚持说着阿尔萨斯语,但他们几乎都会说法语。反倒是与德国人交流,可能存在语言障碍。

坚持阿尔萨斯语言文化,是对民族身份的尊重,坚持法兰西认同,是爱国情怀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温和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并不冲突。

↓↓斯特拉斯堡市景↓↓

因此,都德没有颠倒黑白,而《最后一课》也是爱国主义文学里的精品名篇。

这篇因此流传世界,也影响过中国。早在1912年,即民国元年,胡适就引进此文,初译名《割地》。1920年《最后一课》就收入当时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中国近代饱受屈辱磨难,而后来日本的侵略与皇民化教育,让中国人更加对作品感同身受。《最后一课》“成为中国人爱国情感激发和表达的媒介”。

直至今日,《最后一课》表达的爱国主义,依然意义重大。

国家认同高于民族认同,灿烂辉煌的成就、共同的历史记忆、百十代人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

如果坚持一些狭隘的民族主义,就无法解释阿尔萨斯人对法国身份的认同。

一些人也因此将无法理解东北抗联的满族战士,蒙古抗日骑兵队、抗日回民支队、哈萨克巡边骑兵队等的存在;同样也解释不了一些外籍华裔、港台同胞的行为。

谁是爱国者?看的是他的言行,而不是身份。

↓↓美军首位华裔军官—吕超然↓↓

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目的是团结国家,凝聚力量。但一旦陷入狭隘,也会有负效果。一些偏激者,往往说着民族主义的大义,却做着伤害同胞的言行,将朋友变成了敌人,亲者痛仇者快。

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

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

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

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

作为多民族的国家,我们更应该在阿尔萨斯的历史中学习经验,在《最后一课》感受爱国主义的力量。

国家认同应当高于民族认同,以民族身份自豪,更加以国家身份骄傲,在危难拼搏之际,大家都是中国人。

完。

列国图志____读史看书,只是为了不做傻子


列国图志


都德的《最后一课》第一次听说阿尔萨斯这个地方,当时语文老师,讲得声情并茂,以至于多年后,置身于阿尔萨斯时,依然记得那句最优美和凄凉的法语Viv la france,(法兰西万岁)但翻看历史发现,实际上阿尔萨斯地区更长的时间德语使用更为广泛。而与当地人聊天发现,他们也更倾向于这里属于德国。


这个地区从公元9世纪开始,在德法之间几经易手,成为两国争夺的对象。而在17世纪以前,该地区使用最多的语言是德语。我与当地退休的老教师Lily聊起这件事,她说他们这个地区本来是属于德国的。从她的话语中,我觉得她更希望他们这个地区阿尔萨斯属于德国。

因此有学者对都德的观点持有异议,实际是有据可查的。


幻屋


一、普鲁士打算统一德国。

二、法国反对普鲁士统一德国。

三、法国直接出兵攻打普鲁士。

四、法国被打败了,被普鲁士兵临巴黎城下。

五、法国将200年前搞到手的洛林——阿尔萨斯地区(日耳曼人为主的德语区)重新“割让”给普鲁士。

六、都德不写法国出兵干涉普鲁士。

七、法国被打败了,都德开始哭诉自己多么爱国。

八、最后问个问题:如果法国打赢了,都德会怎样写自己的爱国主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