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建立“黑名單”,225家不合格承包商被大規模集中清理!

據中石油、流程工業報道:中國石油開展了規模巨大的外部承包商集中清理行動

,共清理不符合要求的承包商及隊伍 225 家(支),與以往外部承包商清理多集中於工程建設領域不同,本次清理範圍擴大至工程技術服務、檢維修等各類集團公司系統外的在用承包商及隊伍,以及納入企業承包商准入庫中的各類外部承包商及其隊伍。


如今,隨著中石油生產經營業務的不斷髮展以及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石油企業外部承包商及隊伍逐漸增加。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石油外部承包商作業人員達到63萬人,中國石油外部承包商作業人員相當於中國石油用工總量的一半。尤其是“十三五”以來,外部承包商已進入中國石油各個生產領域,在成為石油企業生產建設中重要力量和施工作業有益補充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隱患。今年上半年,集團公司80%以上的安全事故出自外部承包商。承包商安全管理已成為石油企業日常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因此,中國石油開展了規模巨大的外部承包商集中清理行動,共清理不符合要求的承包商及隊伍225家(支),為冬季安全生產創造了良好環境,也為進一步提升本質安全奠定基礎。



中石油建立“黑名單”,225家不合格承包商被大規模集中清理!


早在2013年,中石油煉化承包商就全面實行准入制凡是出現施工和設備質量事故者將終身禁入煉化系統承包商名單。

據統計,中石油集團近年來發生的工業生產亡人事故中,承包商事故佔70%以上。承包商施工作業成為安全監管的薄弱環節。為加強對承包商監管,中石油集團出臺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工程建設承包商年度評價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等管理規定,要求對承包商的作業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對查出的隱患提出整改意見,並監督其整改。各地區分公司通過工藝、設備、安全三方聯檢,要求承包商嚴格按照規定和作業方案,步步確認,防止承包商走捷徑、省工序,做到了施工作業全面受控,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避免了施工作業中的事故。

承包商一旦出現不符合項,立即出局。對於檢維修項目則綜合考慮承包商實際施工能力、管理能力、技術水平等,評價其是否具有承接項目能力,杜絕二次分包等現象出現。

此外,各地區分公司同時監督引導承包商建立自主管理體系,組織承包商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生產管理標準的培訓學習。《實施細則》經過幾年多運行取得了較好效果,有效遏制了“三違”現象的發生,提高了承包商的自主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了承包商隊伍的整體素質,施工現場逐步規範文明,確保了施工現場的本質安全。

中石油對承包商出此嚴政是因為承包商曾經犯過錯誤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連新港油罐區發生爆炸和原油洩漏事故,部分原油流入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域受到汙染,直接損失在5億元以上;10月24日,中石油遼河油田的工作人員在拆除“7·16”火災中的103號罐時,再次引發火災。

在2010年8月的中石油安全環保工作會議上,中石油副總經理廖永遠表示,“7·16”爆炸事故“屬於承包商事故”。

據有關人士透露,此次事故中,受到最大懲罰的是兩家承包商—天津輝盛達石化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天津輝盛達)和上海祥誠商品檢驗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下稱上海祥誠)。中石油和大連市分擔次要責任。

還有哪些舉措強化承包商監管?

10月1日起,中國石油正式施行新出臺的外部承包商五項強化監管措施。

新“五條”內容包括強制外部施工人員培訓取證、強化施工現場門禁管理、強化施工過程全時段監督、強化承包商事故責任追究、強化外部承包商“黑名單”制度執行,標準更高,監管更嚴。

此外,中國石油還積極推進承包商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平臺建設。

各企業把前期梳理的不合格承包商錄入平臺,集團公司也將在平臺上及時公佈安全生產不合格的承包商名單。目前,該平臺建設工作正在穩步進行中,將於近期正式上線運行。

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什麼?

在繼續執行《集團公司承包商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承包商施工作業安全准入管理的意見》《承包商安全管理禁令》等各項規章制度,從頂層設計上構建系統的管理體系的同時,下一步,將把抓落實作為承包商管理工作重點,對承包商管理開展HSE體系審核,對系統內各企業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從各個環節全面提升安全管控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