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馬斯與以色列大戰之時,巴人員卻在幫助以方修車,對此你怎麼看?

新文化街男孩


這件事發生在上11月11週日,地點是約旦河西岸希伯倫地區的蘇西亞村附近,當時一個以軍巡邏隊的吉普車爆胎停在路上,他們不得不尋求幫助,正好這名叫做

Ahmed Abu al-Rub巴勒斯坦警長路過,給了以軍巡邏隊相應的工具。但是他們弄了半天也沒把輪胎換下來,Ahmed Abu al-Rub警長就自己親自上手幫著換輪胎。結果這一幕就被拍下來並傳到網上了,引起了軒然大波。當時正值加沙新一輪衝突,巴勒斯坦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激進的巴勒斯坦民族主義者就藉此開始攻擊巴民族權力機構,最後實在是頂部不住壓力,巴勒斯坦警察總長Hazem Atallah宣佈暫停Ahmed Abu al-Rub的職務,並且將此事交由一個特別委員會進行調查。

(Ahmed Abu al-Rub修車)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雖然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之間在2017年10月在開羅簽署協議,實現和解。巴勒斯坦政府名義上接管了加沙地帶的控制權,但是現在實際控制加沙的依然還是哈馬斯。這也就是說巴勒斯坦目前仍然還處於分裂狀態。法塔赫與哈馬斯在對待以色列的態度上並不相同,前者傾向於實現政治對話,後者則希望寄託於武力解決被佔領土問題。

(法塔赫與哈馬斯)

當前的情況就是,隨著加沙地帶巴以之間衝突和對抗的加劇,法塔赫的聲望和影響力正在被激進的哈馬斯所蠶食。導致這一情況發生的原因就在於去年年底保守的特朗普共和黨政府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大使館於今年五月正式遷入。這讓很多巴勒斯坦人看不到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巴以問題的希望。加之美國暫停對巴勒斯坦的相關經濟和人道主義援助,這更是激化了巴勒斯坦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可以說大的環境對於倡導和平對話的巴解組織十分不利,而與之向對應的以色列工黨(對話和解)已經在野20多年了,可想而知巴解現在的處境有多麼尷尬。

(加沙邊界對抗)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在激進的巴勒斯坦人眼中,巴解已經不能夠代表他們根本利益,甚至將其看作以色列間接統治巴勒斯坦的工具。所以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給以色列士兵修車這件事會引起如此大的風波,這約等於給佔領者服務。以色列那邊這其實也是現階段巴勒斯坦當權派法塔赫的無奈,其也已經被民粹所綁架,所以只能將Ahmed Abu al-Rub停職。當前巴勒斯坦的自治地位就是通過和平和對話取得的,但是安全環境的變化使得問題開始變得複雜,如果修車這件事放到20年前,可能會被當成是巴以和解的重要標誌,而贏得盛讚,然而今天卻不是這樣。

(無奈的阿巴斯)

現在很多巴勒斯坦人不明白自身的處境,尤其是那些社會底層的被哈馬斯蠱惑的“沒頭腦和不高興”,僅憑藉製造衝突和對抗根本就無法要回被佔領土,而是應該繼續通過對話與協商的方式。因為雙方實力差距過於明顯,而且當前整個阿拉伯世界對於巴勒斯坦的態度已經發生明顯變化。他們不再以一種兄弟民族和宗教的態度去看待巴勒斯坦人,而是更多的以國家的視角來審視巴勒斯坦。所以他們更傾向於作為巴以衝突的對話平臺的角色,而不再一味的無腦支持巴勒斯坦,並且早已經開始與以色列展開接觸。然而,哈馬斯卻得到了伊朗、土耳其、卡塔爾等國的支持。這背後其實也涉及到地緣政治博弈,情況十分複雜。

(哈馬斯30週年大會)

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關注!


古姿


巴勒斯坦地區的情況極為複雜,並不是外界所瞭解的“非黑即白”的情況。

巴勒斯坦的兩大政治力量分別是法塔赫和哈馬斯,兩者分別控制西岸和加沙。巴解組織實際上是法塔赫領導下的巴勒斯坦統一戰線,發揮實際作用的還是法塔赫。這兩大政治力量之間存在嚴重的競爭關係,這種競爭關係在民眾支持度、外部支持度以及堅持理念、路線選擇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別。如果深刻了解巴勒斯坦內部情況,基本上就可以得出兩者之間不可能實現真正和解的結論。這是領導者或者說領導群體層面的情況。

巴勒斯坦民眾對於兩者的認知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在西岸地區有很多地區是堅決支持法塔赫的,比如在伯利恆地區會看到很多現總統阿巴斯的掛像。當然,也有不支持法塔赫,認為這個組織中的政治人物都在為自己謀利益,而且腐敗問題嚴重的巴人。然而,不支持法塔赫,也不見得就支持哈馬斯。

在西岸地區也有支持哈馬斯的力量,比如在北部的納布盧斯,就有哈馬斯的支持者。在加沙地帶,哈馬斯一眾強力支持者,這和哈馬斯深耕加沙,給當地人提供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有關係。另外,長期遭到以色列封鎖,加沙的人更加傾向與對以色列實施強硬政策。

這都是上層政治的一些基本情況,實際生活中,大多數巴勒斯坦並不太關心政治,或者說他們對建國和巴勒斯坦解放事業已經失去信心。他們將更多精力放到改善自己生活方面,衝突只是他們生活中一些片段。

巴勒斯坦沒有自己的貨幣,使用的都是以色列的貨幣謝克爾,西岸的工作崗位也很少,給以色列人修車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巴勒斯坦社會完全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反以意識形態主導下的社會。

反以是一種意見表達,反以之後也要和以色列人合作謀生。如果飯都吃不上,何談反以和建國?這就是巴勒斯坦的現實。


叢培影博士


巴勒斯坦國內的哈馬斯和法塔赫對待以色列的立場一直是存在很明顯的矛盾,哈馬斯堅持要以武力奪回被以色列佔領的土地,而法塔赫則傾向於以和平談判的方式實現巴以和解。哈馬斯和法特赫之間政治立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也說明巴勒斯坦國內民眾在對待以色列的問題上必然存在很大的區別,反對以色列肯定不是巴勒斯坦民眾的全部立場。


(法塔赫標誌)

關於巴勒斯坦警長幫助以色列軍隊修車的事情發生在本月11號,當時以色列的一個巡邏隊正在約旦河西岸希伯倫地區的一個村莊巡邏,隨後以軍的一輛吉普車發生爆胎,以軍士兵無奈只能向周邊人員尋求幫助,而巴勒斯坦的一名警察正好在附近,於是巴警察給以軍提供了修車的工具,但是因為以軍士兵修車技術不過關,巴勒斯坦警察干脆直接上去幫助以軍把車修好。巴方警察給以色列軍隊修車的一幕被人拍下並且發到了網上,該事件隨即在巴勒斯坦引發巨大爭議。

巴勒斯坦民眾對於本國警察給以色列軍隊修車的事情之所以會如此不滿,這跟最近哈馬斯和以色列軍隊爆發的衝突固然是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在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之後,巴勒斯坦民眾對於法塔赫對以色列的溫和態度顯然是越發不滿,而堅持以武力對付以色列的哈馬斯則獲得了更多巴勒斯坦民眾的支持。巴勒斯坦警察給以色列軍隊修車,這事兒在這個敏感的時刻自然很容易引起巴勒斯坦民眾的強烈不滿情緒。
(巴以衝突)


不過從巴勒斯坦警察給以色列軍隊修車這件事兒我們也可以看出,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巴勒斯坦民眾都非常仇恨以色列,由於巴勒斯坦境內的工作機會比較少,甚至巴勒斯坦都沒有自己的貨幣,民眾平時使用的主要是以色列謝克爾,所以巴勒斯坦民眾在經濟上對以色列的依賴還是很大的。以色列其實不是那種完全不講道理的國家,只要巴勒斯坦民眾的行為別過激,那他們完全可以和以色列士兵和平共處。

哈馬斯還是太激進,這個組織總是在給巴勒斯坦民眾灌輸仇恨以色列的思想,甚至哈馬斯經常平民為掩護髮起對以色列軍隊的襲擊。然而任何一個頭腦清醒的巴勒斯坦民眾都應該知道,憑目前巴勒斯坦的軍事實力根本不可能和以色列軍隊進行正面對抗,哈馬斯試圖以武力奪回被以色列佔領土地的想法簡直是痴人說夢。哈馬斯的激進主張不僅無法解決巴勒斯坦的問題,其反而會給巴以兩國民眾造成更大的傷害。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


巴勒斯坦警察給以色列軍隊修車原本是非常和諧的一幕,但這名警察最後卻因為這事兒被停職,這樣的結果實在是讓人覺得遺憾。衝突和對立並不能解決巴勒斯坦的問題,仇恨只會給巴以兩國民眾帶去更多的傷害。由於巴勒斯坦經濟狀況非常糟糕,很多巴勒斯坦民眾在和以軍發生衝突之後還得依賴以色列提供的工作機會來養家餬口,而在兩國民眾交往的過程中,很多巴勒斯坦民眾也會對以色列人產生情感。仇以絕對不是巴勒斯坦民眾意識形態的全部,所以我們會看到巴勒斯坦警察給以色列軍隊修車的和諧一幕。


李姓先生



這世界本就沒有什麼天敵之說!只是在某種環境下和利益衝突中的本能反應而已。不管是人或動物,如果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沒有利益衝突,既不缺吃的也不缺喝的,一旦相處久了,所謂的“天敵”也可能會變成朋友。貓和老鼠被視為一對天敵,但如果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貓和老鼠彼此都有充足的食物,且又在一起待久了,它們很可能會成為彼此的玩伴,也就是常言的“日久生情”。在人的世界裡,仇人成為朋友,世仇結成夫妻的現象比比皆是。所以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這對所謂的“天敵”也並非沒有和平相處的可能。而現實中的很多事例足以證明這個結論。

最近一段時期以來,巴勒斯坦哈馬斯與以色列的衝突又變的激烈起來。哈馬斯用火箭彈向以色列境內發動了襲擊,而從不吃虧的以色列也向哈馬斯陣地進行了報復性轟炸。而正在雙方激烈交鋒之時,卻有一組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軍人和諧相處的照片在網上瘋傳。原因是本月11號一輛在約旦河西岸執行任務的以色列軍車拋錨了,一位巴勒斯坦人主動幫助維修的故事。在這件事情上,不同立場的人就會有不同解讀。有人認為這是巴以人民和諧相處的典範,可也有些人偏偏會往更深的層次去聯想,說這是在向侵略者屈服,是甘願做二等公民的叛徒和敗類。具有這種觀點的人其實並不瞭解巴以的現狀,而是僅憑自己立場的個人臆斷。


巴勒斯坦雖然早在1988年就宣佈建國,但因為內部分歧嚴重,沒能滿足以色列對土地換和平中“和平”的要求,現狀仍然是以色列“託管”。巴勒斯坦政府雖然在維持約旦西岸的秩序,但其防務仍然是以色列在擔任。最主要是加沙地帶仍然在哈馬斯手中。也就是說,巴勒斯坦政府仍然沒能對加沙地帶進行有效管理。說的再直白一點,巴勒斯坦國仍然是一盤散沙。所以,哈馬斯仍然能夠在加沙地帶經常性的製造對以色列的襲擊事件。而以色列的報復也通常是針對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而不是巴勒斯坦政府控制的約旦河西岸地區。整個巴勒斯坦地區實際上形成了以色列、巴勒斯坦政府和哈馬斯共管的局面。

巴以衝突之所以持續不斷,和平之所以遲遲無法實現,巴以雙方都有責任。俗話說一隻巴掌拍不響,以色列國內的極右勢力和巴勒斯坦的哈馬斯是巴以和平的兩隻攔路虎。巴以之間出現的僅有幾次和平機會均被這兩隻攔路虎毀掉。比如在1993年雙方簽訂了土地換和平的《奧斯陸協議》,阿拉法特代表巴勒斯坦簽署時,哈馬斯是同意的。然而,在協議生效後,哈馬斯卻反悔了。不僅如此,哈馬斯還接連製造了多起對以色列的襲擊事件,導致局勢急轉直下。而以色列極右翼分子則更甚,居然槍殺了簽署協議的以色列時任總理拉賓,使稍縱即逝的巴以和平曙光瞬間熄滅。


在巴勒斯坦抵抗運動最激烈的年代,曾先後湧現出了五大政治組織,這五大政治組織也都有各自的武裝派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巴解組織中的法塔赫和以色列抵抗運動組織哈馬斯,也就是現在分別控制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政府和加沙地帶的哈馬斯。由於法塔赫成立較早(1964年成立),且鬥爭方式比較溫和,代表性更廣泛,所以被阿拉伯組織確定為巴勒斯坦的唯一合法代表,也同時得到了聯合國的官方承認。在不斷的整合中,五大組織中的其它三個派別也都納入了巴解組織領導的巴勒斯坦政府體系,而唯獨哈馬斯卻特立獨行。哈馬斯的創建者亞辛是個自幼癱瘓的殘疾人,他不僅創建了哈馬斯這個政治組織,同時還創建和指揮了哈馬斯的武裝派別卡桑旅。這個卡桑旅很能打仗,以色列因此吃了很多虧。也許是亞辛的心理原因,此人的襲擊手段過於殘忍,襲擊對象不分軍警和平民,直接導致了以色列的瘋狂報復,他自己也在2004年被以色列定點清除。直到現在,哈馬斯的襲擊方式仍然沿襲亞辛的手法。作為巴勒斯坦人,抵抗以色列本無可厚非,但如果手段過於殘忍的話,特別是以平民為掩護的襲擊方式令人不齒,也會適得其反。況且,哈馬斯也曾數次決定接受巴勒斯坦政府的統一領導,並願意交出加沙地帶的控制權。但每次又會找個理由反悔,實際上就是放不下權力的原因。

有人將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關係形容為千年的冤家和百年的仇恨,說巴以和平永遠不可能實現。這其實是一種主觀臆斷。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並非不能友好相處,巴以衝突也並非不可避免,以色列也並不是不能償還土地。這些都是有鮮活的事例可以佐證的。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間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中東戰爭,結果是以色列越打越強,也同時打出了以色列與部分阿拉伯國家的和平,比如埃及和約旦。也許是打怕了,也許是埃及和約旦意識到僅靠打是無法實現和平的,所以,埃及和約旦先後與以色列簽訂了和平協議,以色列也信守承諾的歸還了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佔領的西奈半島和部分約旦西岸領土。而巴勒斯坦人民也同樣有與猶太人友好相處的例子,比如約旦河西岸這位幫助以色列人修車的例子。其實,巴勒斯坦有近百萬人在以色列生活的事實常常被忽略。現在有很多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定居、學習和打工。以色列也並沒有歧視這些巴勒斯坦人。前提是彼此尊重和相安無事。在這個問題上,有些人會人為的上升到“二等公民”的道德高度。其實,這種思維是不辯證的。少數族裔也並非和二等公民劃等號。在美國,猶太人是少數族裔,但誰能說猶太人在美國是二等公民呢?還有,在現在的這個世界上,多民族的國家有很多,有的是幾十個,甚至是幾百個民族生活在一起,不也都能和平相處嗎?所以說,巴以和平並非不能實現,只要雙方都拿出誠意,捨得拋棄一些身外之物,彼此給個活路,衝突就可以控制,和平就會到來。畢竟,生存最重要!


卞競婉


全世界打仗的地方、其實也是一方統治與另外一方執政者打。雙方的人民是沒有仇的。現在的觀念是地球村、什麼國家主權、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全部都是。跟政治有關。人民要求最簡單:只要能把經濟搞好。豐衣足食。任何人。包括外國人來領導國家都可以、只要國家搞得富、發達。他就是個好人、偉人。就像。當初的亞洲四小龍一樣?打仗就一群神經病與一群瘋子在幹架。只不過人民被這些人所驅使、因為相對而言,人民群眾對統治者而言太弱了。戰爭就是統治者實現自己的統治慾望的體現而己?


喬丹103657981


猶太人給巴勒斯坦建學校的洗腦教育,建民生設施,雖然巴勒斯坦人是二等公民,但是逐漸有巴勒斯坦人開始倒向以色列。巴勒斯坦人本身不喜歡沒有作為的阿巴斯,反而很多人支持哈馬斯,在他們口裡的哈馬斯並不是恐怖組織,沒有鼓動人民去戰鬥,甚至很得人心。


穿越世界遇見你


打了幾十年仗了,巴勒斯坦人的生活越來越低下,除了當兵的以外,普通平民無事可幹,都去以色列那邊去做工,掙錢養家。這就是現實。無理由去怪誰。


天地人姜


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都是閃米特人後裔,只是宗教信仰不同。


愛拼才會贏126055211


哈馬斯才是巴勒斯坦人民的敵人


相恆892


哈馬斯的政治主張並非所有巴勒斯坦人都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