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傳頌的絕美詩篇《楓橋夜泊》,現在終於見到了它的真面目


相信大家都熟悉《楓橋夜泊》這首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游完虎丘,意猶未盡,對蘇州的風景百看不厭,看看時間還早,驅車來到了寒山寺外。因為沒有做任何攻略,楓橋夜泊這裡的景點純屬偶遇,小時候也和導遊跟團來過寒山寺,但是印象已經不多了。

楓橋,距寒山寺的山門不過百步之遙,猶如一彎新月橫跨在楓江之上。遊船飄蕩在水面上,許多人等待夜晚乘船,感受當時詩人楓橋夜泊時的場景。

時間關係,並沒有進入楓橋景區內部,。只在外面參觀了楓橋以及詩人遊船夜泊處。站在橋面上,可以看到火紅如雲的楓葉,岸邊錯落有致的房屋。

《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詩句中字字句句寫景,卻愁緒漫天,可見社會的大環境對於詩人的影響至深,心懷家國,心懷天下。

楓橋是蘇州有名的古蹟,始建年代不詳。當年張繼夜泊時所見的唐代古橋早已不存,現在的這座半圓形單孔石橋是清同治六年重建的。橋長三十九點六米,寬五點二七米,跨度十米,遊人可乘坐畫肪,穿行橋洞,在水上飽覽古橋、古關、古鎮、古剎的清幽景色,領略《楓橋夜泊》的意境。

遊玩時,最大的遺憾是時間不夠,然而我們就是經常沒那麼多時間,聽說楓橋景區已經建設得不錯,近年來景區又恢復了唐燈、明清街坊、江楓草堂、驚鴻渡等舊觀;增添了古戲臺、漁隱村、聽鍾橋等民俗建築。


有人告訴我遠處停泊著的遊船就是當年詩人楓橋夜泊的地點。試想一下,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可是卻心懷家國亂世,美景當下,卻心事重重,愁緒漫天。可見一個平穩的時代對我們老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