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修鬆和他的“東臺魚湯麵”

樊修松和他的“東臺魚湯麵”

《漣水日報》記者 秋 風

樊修松和他的“東臺魚湯麵”


在漣洲橋南面不遠處,有一家九妹麵館,因鮮香的魚湯麵而聲名遠播,生意很是紅火。

樊修松是九妹麵館的老闆,他的麵館取名為九妹麵館並非為了趕時尚,只因老闆娘吳菊花在家裡排行老九,所以得名。至今這家麵館已開了近十年。

樊修松是個和善而精明的人,20多年前就在政法路開了一家摩托車修理店,因為手藝好,又誠信經營,他的生意也就一直很好。後來,由於摩托車市場不景氣,摩托修理的生意也大不如前,樊修松就與妻子商議另謀出路。做什麼呢?夫妻倆合計:開家麵館。能不能賺到錢?家中長輩和其他一些親友很是擔心。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剛開始的時候,由於缺乏經驗,麵館生意一直不景氣,但小兩口堅持不懈,漸漸把麵館的生意打理得紅紅火火。每天晚上,數著一張張用汗水換來的鈔票,夫妻倆信心更足了。

“開面館之初,由於手藝生疏、經驗不足,我們夫妻倆真的是累得夠嗆。”樊修松告訴筆者,九妹麵館早上6點營業,晚上9點打烊,之前的準備、之後的清理也頗費時間,除了下午有兩三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休息一下,其餘他們一直忙個不停。雖然是小麵館,但九妹麵館品種很多,僅魚湯麵就有30個品種,加上其他的麵食、羊肉湯……總共有70多個品種。

說起做魚湯麵的事,樊修松滿臉興奮,開店之初,他經營的也是普通的麵食,偶然一次機會,一位熟客與他說起魚湯麵的事:在鹽城東臺一個小鎮上有一家遠近聞名的魚湯麵館,食客成群結隊前去一飽口福。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樊修松正苦於生意的平淡。就虛心向客人討教,幾經輾轉,他終於在那個小鎮上找到了那家東臺魚湯麵麵館,那家館子沒有招牌,內部裝修也比較簡單,每天客源不斷,甚至一些外地的人也慕名而來品嚐,經營者是一對年過花甲的老夫妻。在東臺一位朋友的幫助下,那對老夫妻收下了樊修松這個外鄉徒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樊修松初步掌握了魚湯麵的製作方法。後來,樊修松又三去東臺,進一步完善技藝,從而打造了漣水第一家以魚湯麵為主要特色的麵館。

東臺魚湯麵已有近200年曆史,相傳是一位被趕出皇宮的御膳廚師所制。魚湯麵湯汁乳白,清爽不膩,麵條細而軟滑,特別鮮美可口。東臺魚湯麵不僅味道鮮美,還具有較好的養生作用,民間常有“吃碗魚湯麵,賽過活神仙”之說。聰明的樊修松在東臺魚湯麵的製作基礎上,結合淮安特色小炒,製作上另有獨到之處。

九妹麵館在8年前推出魚湯麵,起初,客人並不買魚湯麵的賬,每天魚湯麵只能賣出兩三碗。 樊修松為此苦悶過,懷疑過,但是在內心深處,他還是堅信:美味的魚湯麵一定會贏得客人的青睞。

隨著時間的推移,3個月後,魚湯麵每天賣出了20碗左右,一年後,每天賣出50碗以上,從第二年開始到現在,每天基本都在200碗以上。他的魚湯麵吸引了很多“回頭客”,一些人甚至成了麵館的“鐵桿食客”,常有外地客人慕名而來,嘗過以後讚不絕口。如今,麵館的生意紅紅火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