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頻頻刷屏,兩種對立聲音突出……調查:“文明養犬”難點在哪兒

杭州市城管委開展的違規養犬遛犬集中整治行動已於近日啟動,主要整治不按規定時間遛狗、遛狗不拴繩、隨地大小便、無證養狗等違法行為。對於這次“大動作”,絕大多數市民都給城管點贊,但也有部分聲音表示質疑。

市民對不文明養犬的熱議,有關部門對於不文明養犬行為的整治,以及因整治引發的爭議,背後都是養犬人群與不養犬人群之間的矛盾。那麼該如何化解這些矛盾?養犬人群、不養犬人群、社區、物業乃至主管部門,應該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白天遛狗的人明顯減少,很多人都牽了狗繩,隨地大小便的狗狗也少了。”

集中整治以來 杭州的不文明養狗行為少了

11月15日,杭州市城管委針對違規養犬遛犬行為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幾天下來,杭州的不文明養犬情況有沒有得到改善?記者進行了調查。

中天·西城紀小區位於杭州城西。一進小區,記者就看見路邊的綠化帶豎著上寫“文明養犬”字樣的告示牌。記者在小區轉了幾圈,沒遇到遛狗的人,也沒有狗狗隨地大小便的痕跡和氣味。

狗狗頻頻刷屏,兩種對立聲音突出……調查:“文明養犬”難點在哪兒

西城紀小區草坪上豎起“文明養犬”的牌子

這裡的居民說,以前不管是白天還是傍晚,隨時能看見有人在遛狗。到了週末更熱鬧,尤其是下午,狗主人就會帶著狗狗來到小區的草坪上、花園裡玩。“不按規定時間遛狗也就算了,最討厭的是遛狗不拴繩。”業主程女士說,看到這種情況她有時會上前提醒,有些人聽勸,也有很多人態度很差,不是對她翻白眼,就是罵她管太多。

“不衛生”也是養狗人士經常為人詬病的一個原因,杜小姐就很頭疼放任自己狗狗隨地大小便還不清理的行為,“有次我走路沒注意,就踩到一團黏糊糊的東西,”杜小姐現在回憶起來還很噁心,“那雙鞋子我都不想再穿了。”

不過,程女士和杜小姐都明顯感覺到,本次集中整治開展以來,遛狗的人自覺多了。“白天遛狗的人明顯減少,很多人也都牽了狗繩,隨地大小便的狗狗也比以前少了。”

在文二西路的世紀新城,居民席女士也表示,以前白天還經常有人牽著狗出來遛的,最近幾乎見不到了。

狗狗頻頻刷屏,兩種對立聲音突出……調查:“文明養犬”難點在哪兒

世紀新城小區裡關於文明養犬的相關標語

城東雙菱小區的王先生也說,這幾天小區裡養狗人士的行為規範了很多,出門遛狗的人都牽起了狗繩,狗狗有大小便也都會及時收拾掉。

不讓狗狗當“黑戶” 辦犬證的人線上線下都排起長隊

“如果說這幾天辦理養犬證像春運一樣繁忙,那一點都不誇張。”拱墅區城管局辦證窗口負責人王磊對記者說。

11月16日下午4點半,拱墅區行政服務中心2樓的辦證窗口已經叫到124號了,窗口前的等待區域,還有十幾位市民在焦急地等待著。徐女士告訴記者,她已在這裡等1個小時了。她說,本來打算在線上辦理的,但聽人說線上排隊的人還要多,等待的時間還要久。

王磊告訴記者,在過去的一週裡,每天來窗口辦養犬證的都有100多號,“以前一週也辦不了幾張,現在每天人都爆滿。”

相比線下,線上更忙,“從早到晚,收到的申請數量不斷在增加,審核的速度完全趕不上待審核的數字增長速度。”王磊說,城管的後臺工作人員每天都在加班加點地對申請資料進行逐一審核,“但現在還有400多個待處理。”

不僅拱墅區,其他城區的城管辦證窗口辦理犬證的業務量也明顯增多,出現排起長隊的情況。

終於能放心出門了 市民說有規定就應遵守這是“負責”

對此番集中整治,不少市民拍手叫好。家住紅石板新村的方女士說,現在終於可以放心出門了。

狗狗頻頻刷屏,兩種對立聲音突出……調查:“文明養犬”難點在哪兒

集中整治期間,城管執法人員在做例行檢查

方女士從小就怕狗,平時在河邊散步,看見沒有拴繩子的狗狗就特別害怕。“可我又不敢上前跟狗的主人說讓他們拴上(狗繩),萬一他們不聽我勸放狗咬我咋辦?”

很多愛狗人士也對城管的整治表示理解和支持。

家在餘杭的俞先生說,既然有相關規定就必須遵守,這既是對自己、對他人負責,也是對狗狗負責。

住在城西的顏女士也表示,杭州確實應該好好管一管違規養犬遛犬行為,“不能讓一部分人的所作所為,抹黑我們杭州愛狗人士的形象”。

市民王先生說: “文明養犬就和垃圾分類、斑馬線前車讓人一樣,都是必須做的。”

規範出行的情況下能否放寬遛狗的時間限制?辦犬證前,能否像國外那樣對狗主人和狗進行培訓和考試?

杭州現行的養犬規定 能否有更加人性化的設計

也有不少人提出,杭州現行的養犬規定需要更加人性化的設計。

俞先生說,杭州規定早上7點到晚上7點之間禁止遛狗,這一點太嚴苛,“只要能夠做到規範出行,時間上不應該限制”。

市民劉先生說,比起遛狗時間,杭州更需要專門的遛狗場所。

市民黃先生認為,雖然杭州對於主城區禁止飼養的烈性犬品種有明確規定,但這些烈性犬很多都能在寵物店買到,為了避免出現市民買了狗狗無法辦理犬證的問題,相關部門能否從源頭進行治理。

辦證前狗主人和狗要培訓和考試 德國的經驗我們可以借鑑嗎

吳先生一年前從德國杜塞爾多夫回杭州定居。他說,在德國辦犬證,除了花錢,狗主人和狗還必須接受培訓和考試。

“狗主人除了要學習基本的行為規範,還要學會處理突發狀況;而狗呢,必須學習服從主人的指令。”吳先生說,他回國後一直在打聽這類針對民間開放的犬類培訓機構,但都沒有打聽到。

現行規定已實施22年 它還適應當前城市發展的需求嗎

更多養犬人士關心的是,杭州養犬的各類收費是否合理,對於準養犬和烈性犬的分類標準是否科學,以及對於被沒收的無證狗及流浪狗如何處理等。

《杭州市限制養犬規定》於1996年1月1日起頒佈實施,並先後進行了三次修改,但最近的一次修改距今也已有14年,隨著杭州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民養犬需求多元化、養犬階層逐漸大眾化,不少規定已不適應當前城市發展的需求,尤其是犬類管理發展的需要。

“如果規定不去調整,養犬人士和不養犬人士之間的矛盾將變得常態化。”杭州市犬類管理協會工作人員湯李斌透露,針對法規滯後的問題,杭州市城管委正在積極推動修訂,修訂的主要方向可能包括降低辦證費用、優化辦證門檻、放寬準養犬隻、開放辦證享受福利,以及建設犬類設施等。

人與狗的矛盾,實際上是人與人的矛盾,“文明養犬”看似是對養狗人士的約束,實則是對全社會的要求。

對涉狗公共事件 有兩種對立的聲音很突出

每當有涉狗公共事件發生時,就有兩種對立的聲音分外突出。一種來自愛狗人士,他們認為狗是無辜的,不愛狗就是沒人性;另一種則將愛狗人士斥為“狗奴”,指稱其太“矯情”,“連人都不愛何談愛狗”。

“狗奴”這個稱呼,讓顏女士又憤怒又無奈。“大家養狗的原因都不一樣,比如我喜歡狗,是因為在農村長大,有狗意味著晚上睡覺可以很踏實。”顏女士說,雖然杭州的治安已經很好了,但家裡有狗,心裡就多一份安全感。

對於不喜歡狗的人,顏女士也表示理解:“我朋友裡就有天生討厭狗的,但更多的人是因為極個別的養狗人而討厭狗,但不能把這些人的所作所為等同於所有養狗人。”

俞先生說,一些愛狗人士的行為確實超出了正常範圍,但也有一些不養狗的人的看法太偏激,比如說“養狗人士對自己父母都沒對狗好。人與狗誰更重要,難道我們就分不清楚嗎?難道養了狗就不能孝順父母了嗎?”

別因缺乏瞭解導致誤會 “文明養犬”實則是對全社會的要求

湯李斌認為,“文明養犬”看似是對養狗人士的約束,實則是對全社會的要求。人與狗的矛盾,實際上是人與人的矛盾,除了一些狗主人行為特別惡劣外,也是因為很多人對於狗的習性缺乏瞭解,從而產生了不必要的誤會。因此,“文明養犬”一方面要求狗主人規範自己的行為、管好自己的愛狗,還有給愛狗一個合法的身份;另一方面,要求廣大市民善待狗,掌握一些關於犬類的基本知識。

湯李斌表示,有關部門、行業協會、社區和物業等,也應在兩個群體之間搭建“橋樑”。“對於城管,其職能不能僅限於辦證和執法,還要向市民普及有關犬類的基礎知識;對於社區和物業,要配合主管部門做好前端監管,及時掌握小區內養犬信息,及時勸阻不文明情況,化解業主之間因狗產生的矛盾。”

此外,湯李斌認為,城管、行業協會、社區之間應該有更多的互動,通過舉辦講座等方式向市民普及犬類知識。

倡導“文明養犬”

這個小區這樣做

地點:杭州市西湖區新金都社區桂花城

為遛狗者準備寵物拾便紙(袋)

走進位於西湖區新金都社區的桂花城,可以看到幾個咖啡色的“小郵箱”。這裡面放著的不是報刊和信件,而是為遛狗者準備的寵物拾便紙和拾便袋。“小郵箱”頂部印著“做一個負責的寵物主人”字樣,下方還掛著一塊印有“文明養犬 從我做起”的牌子。而在這個小區,幾乎沒有不按規定遛狗的業主。

作為杭州市“文明養犬”試點小區之一,桂花城有著獨到的經驗方法。

“以這次集中整治為契機,我們得以更順利地推進文明養犬的相關工作。”新金都社區主任王麗說,“‘文明養犬’不光是城管的事兒,也不光是我們社區和物業的事兒,每個人都能儘自己的一份力。”

物業為每隻狗狗建起“小檔案”

據介紹,小區物業建立了一套“寵物檔案”,裡面登記的內容包括狗主人的姓名、聯繫方式、身份證號,以及所養犬隻的名字、犬證編號、開通日期等基本信息。物業經理蘇兵偉說:“目前已經登記在案的犬隻有90多戶,佔小區戶主的10%左右。最近會再進行一次梳理,完善小區寵物檔案,也能為城管執法提供很大便利。”

狗狗頻頻刷屏,兩種對立聲音突出……調查:“文明養犬”難點在哪兒

新金都社區不定期舉行“文明養犬”宣傳活動

蘇兵偉說,接下來,物業還將邀請相關機構為未辦犬證的業主上門辦證。

蘇兵偉介紹,現在每個保安巡邏時都會配備遛狗繩,要是遇到遛狗沒牽繩的居民,都會主動勸導,將狗繩送給業主,“違規的業主在接受過一次保安的‘幫助’後,再也沒有第二次還需要‘幫助’的時候了。”

組織志願者成立“勸導隊”

除了保安的例行巡邏,小區還發動環衛等其他人員,在發現不文明養犬現象時及時進行勸導。除此之外,小區還發動所有居民,組織志願者成立“勸導隊”,對巡查人力進行補充。

在社區層面,王麗等人也會不定期進行“文明養犬”的宣傳活動,倡導養犬人士文明養犬,疏導不養犬人士對寵物的害怕、牴觸等負面情緒,以期緩解雙方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