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频频刷屏,两种对立声音突出……调查:“文明养犬”难点在哪儿

杭州市城管委开展的违规养犬遛犬集中整治行动已于近日启动,主要整治不按规定时间遛狗、遛狗不拴绳、随地大小便、无证养狗等违法行为。对于这次“大动作”,绝大多数市民都给城管点赞,但也有部分声音表示质疑。

市民对不文明养犬的热议,有关部门对于不文明养犬行为的整治,以及因整治引发的争议,背后都是养犬人群与不养犬人群之间的矛盾。那么该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养犬人群、不养犬人群、社区、物业乃至主管部门,应该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白天遛狗的人明显减少,很多人都牵了狗绳,随地大小便的狗狗也少了。”

集中整治以来 杭州的不文明养狗行为少了

11月15日,杭州市城管委针对违规养犬遛犬行为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几天下来,杭州的不文明养犬情况有没有得到改善?记者进行了调查。

中天·西城纪小区位于杭州城西。一进小区,记者就看见路边的绿化带竖着上写“文明养犬”字样的告示牌。记者在小区转了几圈,没遇到遛狗的人,也没有狗狗随地大小便的痕迹和气味。

狗狗频频刷屏,两种对立声音突出……调查:“文明养犬”难点在哪儿

西城纪小区草坪上竖起“文明养犬”的牌子

这里的居民说,以前不管是白天还是傍晚,随时能看见有人在遛狗。到了周末更热闹,尤其是下午,狗主人就会带着狗狗来到小区的草坪上、花园里玩。“不按规定时间遛狗也就算了,最讨厌的是遛狗不拴绳。”业主程女士说,看到这种情况她有时会上前提醒,有些人听劝,也有很多人态度很差,不是对她翻白眼,就是骂她管太多。

“不卫生”也是养狗人士经常为人诟病的一个原因,杜小姐就很头疼放任自己狗狗随地大小便还不清理的行为,“有次我走路没注意,就踩到一团黏糊糊的东西,”杜小姐现在回忆起来还很恶心,“那双鞋子我都不想再穿了。”

不过,程女士和杜小姐都明显感觉到,本次集中整治开展以来,遛狗的人自觉多了。“白天遛狗的人明显减少,很多人也都牵了狗绳,随地大小便的狗狗也比以前少了。”

在文二西路的世纪新城,居民席女士也表示,以前白天还经常有人牵着狗出来遛的,最近几乎见不到了。

狗狗频频刷屏,两种对立声音突出……调查:“文明养犬”难点在哪儿

世纪新城小区里关于文明养犬的相关标语

城东双菱小区的王先生也说,这几天小区里养狗人士的行为规范了很多,出门遛狗的人都牵起了狗绳,狗狗有大小便也都会及时收拾掉。

不让狗狗当“黑户” 办犬证的人线上线下都排起长队

“如果说这几天办理养犬证像春运一样繁忙,那一点都不夸张。”拱墅区城管局办证窗口负责人王磊对记者说。

11月16日下午4点半,拱墅区行政服务中心2楼的办证窗口已经叫到124号了,窗口前的等待区域,还有十几位市民在焦急地等待着。徐女士告诉记者,她已在这里等1个小时了。她说,本来打算在线上办理的,但听人说线上排队的人还要多,等待的时间还要久。

王磊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一周里,每天来窗口办养犬证的都有100多号,“以前一周也办不了几张,现在每天人都爆满。”

相比线下,线上更忙,“从早到晚,收到的申请数量不断在增加,审核的速度完全赶不上待审核的数字增长速度。”王磊说,城管的后台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地对申请资料进行逐一审核,“但现在还有400多个待处理。”

不仅拱墅区,其他城区的城管办证窗口办理犬证的业务量也明显增多,出现排起长队的情况。

终于能放心出门了 市民说有规定就应遵守这是“负责”

对此番集中整治,不少市民拍手叫好。家住红石板新村的方女士说,现在终于可以放心出门了。

狗狗频频刷屏,两种对立声音突出……调查:“文明养犬”难点在哪儿

集中整治期间,城管执法人员在做例行检查

方女士从小就怕狗,平时在河边散步,看见没有拴绳子的狗狗就特别害怕。“可我又不敢上前跟狗的主人说让他们拴上(狗绳),万一他们不听我劝放狗咬我咋办?”

很多爱狗人士也对城管的整治表示理解和支持。

家在余杭的俞先生说,既然有相关规定就必须遵守,这既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也是对狗狗负责。

住在城西的颜女士也表示,杭州确实应该好好管一管违规养犬遛犬行为,“不能让一部分人的所作所为,抹黑我们杭州爱狗人士的形象”。

市民王先生说: “文明养犬就和垃圾分类、斑马线前车让人一样,都是必须做的。”

规范出行的情况下能否放宽遛狗的时间限制?办犬证前,能否像国外那样对狗主人和狗进行培训和考试?

杭州现行的养犬规定 能否有更加人性化的设计

也有不少人提出,杭州现行的养犬规定需要更加人性化的设计。

俞先生说,杭州规定早上7点到晚上7点之间禁止遛狗,这一点太严苛,“只要能够做到规范出行,时间上不应该限制”。

市民刘先生说,比起遛狗时间,杭州更需要专门的遛狗场所。

市民黄先生认为,虽然杭州对于主城区禁止饲养的烈性犬品种有明确规定,但这些烈性犬很多都能在宠物店买到,为了避免出现市民买了狗狗无法办理犬证的问题,相关部门能否从源头进行治理。

办证前狗主人和狗要培训和考试 德国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吗

吴先生一年前从德国杜塞尔多夫回杭州定居。他说,在德国办犬证,除了花钱,狗主人和狗还必须接受培训和考试。

“狗主人除了要学习基本的行为规范,还要学会处理突发状况;而狗呢,必须学习服从主人的指令。”吴先生说,他回国后一直在打听这类针对民间开放的犬类培训机构,但都没有打听到。

现行规定已实施22年 它还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的需求吗

更多养犬人士关心的是,杭州养犬的各类收费是否合理,对于准养犬和烈性犬的分类标准是否科学,以及对于被没收的无证狗及流浪狗如何处理等。

《杭州市限制养犬规定》于1996年1月1日起颁布实施,并先后进行了三次修改,但最近的一次修改距今也已有14年,随着杭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民养犬需求多元化、养犬阶层逐渐大众化,不少规定已不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的需求,尤其是犬类管理发展的需要。

“如果规定不去调整,养犬人士和不养犬人士之间的矛盾将变得常态化。”杭州市犬类管理协会工作人员汤李斌透露,针对法规滞后的问题,杭州市城管委正在积极推动修订,修订的主要方向可能包括降低办证费用、优化办证门槛、放宽准养犬只、开放办证享受福利,以及建设犬类设施等。

人与狗的矛盾,实际上是人与人的矛盾,“文明养犬”看似是对养狗人士的约束,实则是对全社会的要求。

对涉狗公共事件 有两种对立的声音很突出

每当有涉狗公共事件发生时,就有两种对立的声音分外突出。一种来自爱狗人士,他们认为狗是无辜的,不爱狗就是没人性;另一种则将爱狗人士斥为“狗奴”,指称其太“矫情”,“连人都不爱何谈爱狗”。

“狗奴”这个称呼,让颜女士又愤怒又无奈。“大家养狗的原因都不一样,比如我喜欢狗,是因为在农村长大,有狗意味着晚上睡觉可以很踏实。”颜女士说,虽然杭州的治安已经很好了,但家里有狗,心里就多一份安全感。

对于不喜欢狗的人,颜女士也表示理解:“我朋友里就有天生讨厌狗的,但更多的人是因为极个别的养狗人而讨厌狗,但不能把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等同于所有养狗人。”

俞先生说,一些爱狗人士的行为确实超出了正常范围,但也有一些不养狗的人的看法太偏激,比如说“养狗人士对自己父母都没对狗好。人与狗谁更重要,难道我们就分不清楚吗?难道养了狗就不能孝顺父母了吗?”

别因缺乏了解导致误会 “文明养犬”实则是对全社会的要求

汤李斌认为,“文明养犬”看似是对养狗人士的约束,实则是对全社会的要求。人与狗的矛盾,实际上是人与人的矛盾,除了一些狗主人行为特别恶劣外,也是因为很多人对于狗的习性缺乏了解,从而产生了不必要的误会。因此,“文明养犬”一方面要求狗主人规范自己的行为、管好自己的爱狗,还有给爱狗一个合法的身份;另一方面,要求广大市民善待狗,掌握一些关于犬类的基本知识。

汤李斌表示,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社区和物业等,也应在两个群体之间搭建“桥梁”。“对于城管,其职能不能仅限于办证和执法,还要向市民普及有关犬类的基础知识;对于社区和物业,要配合主管部门做好前端监管,及时掌握小区内养犬信息,及时劝阻不文明情况,化解业主之间因狗产生的矛盾。”

此外,汤李斌认为,城管、行业协会、社区之间应该有更多的互动,通过举办讲座等方式向市民普及犬类知识。

倡导“文明养犬”

这个小区这样做

地点:杭州市西湖区新金都社区桂花城

为遛狗者准备宠物拾便纸(袋)

走进位于西湖区新金都社区的桂花城,可以看到几个咖啡色的“小邮箱”。这里面放着的不是报刊和信件,而是为遛狗者准备的宠物拾便纸和拾便袋。“小邮箱”顶部印着“做一个负责的宠物主人”字样,下方还挂着一块印有“文明养犬 从我做起”的牌子。而在这个小区,几乎没有不按规定遛狗的业主。

作为杭州市“文明养犬”试点小区之一,桂花城有着独到的经验方法。

“以这次集中整治为契机,我们得以更顺利地推进文明养犬的相关工作。”新金都社区主任王丽说,“‘文明养犬’不光是城管的事儿,也不光是我们社区和物业的事儿,每个人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力。”

物业为每只狗狗建起“小档案”

据介绍,小区物业建立了一套“宠物档案”,里面登记的内容包括狗主人的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以及所养犬只的名字、犬证编号、开通日期等基本信息。物业经理苏兵伟说:“目前已经登记在案的犬只有90多户,占小区户主的10%左右。最近会再进行一次梳理,完善小区宠物档案,也能为城管执法提供很大便利。”

狗狗频频刷屏,两种对立声音突出……调查:“文明养犬”难点在哪儿

新金都社区不定期举行“文明养犬”宣传活动

苏兵伟说,接下来,物业还将邀请相关机构为未办犬证的业主上门办证。

苏兵伟介绍,现在每个保安巡逻时都会配备遛狗绳,要是遇到遛狗没牵绳的居民,都会主动劝导,将狗绳送给业主,“违规的业主在接受过一次保安的‘帮助’后,再也没有第二次还需要‘帮助’的时候了。”

组织志愿者成立“劝导队”

除了保安的例行巡逻,小区还发动环卫等其他人员,在发现不文明养犬现象时及时进行劝导。除此之外,小区还发动所有居民,组织志愿者成立“劝导队”,对巡查人力进行补充。

在社区层面,王丽等人也会不定期进行“文明养犬”的宣传活动,倡导养犬人士文明养犬,疏导不养犬人士对宠物的害怕、抵触等负面情绪,以期缓解双方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