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因一事,給其子孫做了“榜樣”,導致唐代政治多變亂

稍微瞭解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玄武門之變”,通過這場流血的政變,秦王李世民奪得了皇帝的寶座,開創了後世仰慕的“貞觀之治”。公元626年,太子李建成與李世民的之間的矛盾已經勢同水火。六月初,李世民進宮告太子建成和四弟元吉淫亂後宮。第二天,李淵召太子和李元吉入宮,行至玄武門之時,早已埋伏好的李世民及其侍衛衝出,太子建成被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元吉隨後也被誅殺。這場政變以李世民大獲全勝而告終。

李世民因一事,給其子孫做了“榜樣”,導致唐代政治多變亂

公元627年正月初一,唐太宗李世民改元“貞觀”,遠慕秦皇漢武的他,希望能有一番大作為,其年號意為“澄清天下,恢宏正道”。此時,年輕有為的大唐君主正接受百官的朝賀,他意氣風發,滿懷開創一代盛世的壯志豪情。

李世民因一事,給其子孫做了“榜樣”,導致唐代政治多變亂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他“弒兄逼父”的篡位行徑,竟給後世子孫做了一個不好的示範。他的篡位對其子孫而言,意味著皇位是能者居之,而不是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製,這必然引起皇室無盡的紛爭。唐代皇室多紛爭,其政治也必定多變亂。

繼玄武門之變後,唐代又有哪些宮廷政變呢?

1、神龍元年(705年),此時御宇已有十五年的武則天病重,太平公主乘機與宰相張柬之、右羽林衛大將軍等希望恢復李唐的官員聯合,率領軍隊攻佔玄武門,殺張易之、張宗昌兩兄弟,攻入武則天寢宮,逼其遜位。武則天迫不得已退位,唐中宗李顯復位,重建李唐王朝。

李世民因一事,給其子孫做了“榜樣”,導致唐代政治多變亂

2、因中宗皇帝被貶廬陵時,因其妻子韋氏對他不離不棄,中宗對她十分縱容。景龍元年,中宗皇后韋氏與武三思內外勾結,把持朝政。太子李重俊發動政變,殺武氏父子,包圍皇宮,欲誅殺韋氏。但因皇帝仍是中宗,韋氏挾持中宗,羽林軍紛紛倒戈,太子李重俊最終兵敗被殺。

3、三年後,景龍四年,皇后韋氏和其女安樂公主在中宗最愛吃的餅中放入毒藥,將其毒死。李重茂被立為皇帝,韋氏臨朝攝政,同時密謀殺害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李旦之子李隆基先發制人,聯合太平公主,突襲後宮,殺死韋后、安樂公主等。相王李旦即皇帝位。

李世民因一事,給其子孫做了“榜樣”,導致唐代政治多變亂

其實,唐朝的宮廷政變還有很多,比如後來李隆基誅殺太平公主、唐玄宗之子在靈武即皇帝位、唐後期的甘露之變等等,這些只是比較著名的幾次政變,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查找資料。

有唐一代,政變如此頻繁,不得不承認,問題的根源就在於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不僅弒兄逼父,而且將太子建成和李元吉一脈的子孫一個不留,全都殺害,他用暴力政變的手段將唐王朝的皇冠用鮮血染紅。李世民是這股政變風氣的始作俑者,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竟成為了李唐皇室擺脫不了的宿命。這或許就是歷史對他的懲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