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惨败上海原因浮出水面,“急功近利”的建队策略毁了新疆队

昨晚的源深体育馆,面对实力不如自己的上海队,新疆还是以95比105输掉了比赛。赛后,所有责难与谩骂都指向新疆队战术打法单一与本土球员不受重用上。但导致人员配置豪华的新疆队陷入如今困境的,是球队长达十余年的“急功近利”的建队策略。

昨晚对阵上海的比赛,新疆队外援明纳拉斯拿到25分6板, 作为一名四号位球员,他有非常的强的进攻火力,特别是外线是他的主要得分手段,上赛季在上海队,明纳拉斯场均得27.4分8.4个篮板,三分命中率45.9%,投中了135个三分球他并不喜欢在篮下得分。

新疆惨败上海原因浮出水面,“急功近利”的建队策略毁了新疆队

但新疆队现阶段攻防的问题是孱弱的内线防守。相比于豪华的外线攻击群,内线的防守就只有孙桐林、俞长栋和范子铭三个人。孙桐林擅长的是策应,俞长栋擅长的是三分,范子铭太年轻,经验不足。按理说,此次引援应着重考虑内线防守球员。明纳拉斯的防守在内线外援里不算好的,从场均8.4个篮板来说他不算一个很好的篮筐保护者 。但新疆最终还是签下了他,看中的是他曾在东欧的VTB联赛获得得分王的名声。

这就是新疆“急功近利”建队策略的体现,买人更看重名气。2012年,新疆在NBA停摆期间花265万美元签下肯扬马丁。新疆给这位前NBA状元开出了这样的天价年薪。而据知情人透露,新疆队引进马丁的费用其实是425万美元,之所以对外称265万美元是不想再做第一,以免像之前一季那样成为公众焦点甚至是众矢之的。当年的新疆高层对签下肯扬马丁这笔交易在一次采访中表明了态度“签下肯扬马丁,不仅是球队需要商业化运作;更是看中肯扬马丁作为球星的实力。”但显然,新疆队看中的更加是肯扬马丁的名气能给球队带来的市场效益。肯扬马丁在新疆效力期间,场均得15.1分7.5个篮板,这基本和一个国内优秀中锋的数居

差不多。当时的肯扬马丁,失去了巅峰时的速度、进攻手段,已经不符合新疆队的要求。况且,在CBA,外援的作用更突显在进攻性上,马丁偏重防守的角色定位,让其在新疆队的地位十分尴尬。内线低位技术欠缺,欠缺冲击力,外线没有远距离攻击,仅凭几个空中接力与重扣生存,显然配不上快三百万美金的身价。

新疆惨败上海原因浮出水面,“急功近利”的建队策略毁了新疆队

对这笔交易,当时广东宏远老板刘宏疆就曾撂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钱是花了,但是没有花对地方。后来,马丁与新疆的矛盾公开化也证明了马丁并非一个有能力帮助新疆提高的球员,俱乐部当初签下他,看中的是他的名气。

建队思路无延续性,则是球队“急功近利”的另一种体现。10-11赛季,新疆队认命邓华德作为球队主帅。但上赛季在蒋兴权的带领下,新疆取得了联赛第二名的成绩。面对突如其来的换帅,球队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选择邓华德是选择一次赌博,刚开始的差强人意可以预见,但只要这个困境经过努力,经过磨合度过了,前景也许就是一片光明,夺冠的机会只会更大”。但邓华德是一个鼓动球员士气的高手,对一些长期处在弱势的球队,往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对于离冠军仅有一步之遥的新疆队来说,当时球队要做的就是维持现有已经成型的攻防体系,要的是在阵地战中有板有眼的拿下对手。这就要求邓华德收起自己“咆哮哥”的范儿,潜心钻研更多细节的工作,而这并不是他的风格。前一赛季新疆,在蒋兴权的打造下,进攻强调内外结合,球员之间强调合理分配球,麾下球员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按照教科书般打磨而成。但仅仅因为败给决赛输给广东,俱乐部管理层便推翻了蒋兴权为新疆队建立的一切成果。后来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邓华德带领的新疆队与球队的要求相去甚远,最后被迫下课。

新疆惨败上海原因浮出水面,“急功近利”的建队策略毁了新疆队

但面对球队的低谷,球队的管理层似乎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仅是将球队战绩不佳的原因归结于邓华德的个人问题上。俱乐部董事长侯伟就对媒体称“选择邓华德是新疆最大的一个错误,我们选教练并没有对他的性格和人品进行考察”。

昨天的新疆对阵上海队,尽管队内有亚当斯、阿卜杜沙拉木等球星在场,尽管实力明显高于对手,但新疆还是以十分的劣势输掉比赛。新疆最大的错误还仅仅是一个教练或者球员的问题吗,显然不是,造成这一切的,是“急功近利”的建队策略对球队伤害的体现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