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死後劉備傷心欲絕,為何張飛死後劉備僅僅說了“噫!飛死矣”?

人在面臨第一次巨大的衝擊時,感情上會非常抗拒,也容易產生痛哭、憤怒等不理智行為。

但是要是連續經歷巨大的感情衝擊,人的感情和思想上就會陷入麻木,雖然內在感情如同火山一樣,但在外表來看顯得麻木了。

在心理學上講,這就是著名的心理防衛機制的一部分。

關羽死後劉備傷心欲絕,為何張飛死後劉備僅僅說了“噫!飛死矣”?

關羽敗走麥城


劉備在面臨關羽之死時就是第一種情況

劉備從屢敗屢戰的喪家之犬,能得以入住益州,整體上靠的就是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的隆中對大戰略。在這個戰略上,劉備以四川盆地為大本營,荊州作為和魏國、吳國的緩衝區,大力發展實力。等時機成熟,劉備和龐統率領部隊出漢中,諸葛亮和關羽率軍出荊州。對於北方的曹魏政權兩面夾擊,戰略和戰術上都處於主動地位,而且有成功的借鑑對象:漢高祖劉邦!

關羽死後劉備傷心欲絕,為何張飛死後劉備僅僅說了“噫!飛死矣”?

劉關張趙


正因為佔據荊州和蜀地、漢中可以達到這樣的戰略效果,所以劉備想要成功光復漢室、統一中原,益州、漢中、荊州缺一不可!而且諸葛亮之所以建議劉備從漢中出擊,自己和關羽在荊州出擊,也是掌握了劉備效仿漢高祖劉邦爭霸天下的老路,在心理上提升自信心。

可惜在爭奪益州時,軍師龐統之死逼的諸葛亮必須要前往劉備身邊,荊州只能託付關羽。等到關羽一死,劉備可以說一來痛失親如兄弟的大將;二來是關羽一死導致荊州被孫吳瓜分,從根本上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可能性。在這樣的雙重打擊下,劉備才表現得如此激動。


關羽死後劉備傷心欲絕,為何張飛死後劉備僅僅說了“噫!飛死矣”?

張飛之死


等到張飛死時,劉備早有預料

關羽死後不久曹操也病逝,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雖然打算伐吳替關羽報仇,但也需要把更重要的事情-漢朝正統處理完畢。

因為古代消息傳遞不暢,剛開始劉備認為曹丕殺了漢獻帝篡位奪權。於是在麾下大臣的勸諫中決定在蜀地延續漢朝正統,然後分封大臣,建立季漢政權。

等到這些事情都處理的差不多了,於第二年準備伐吳。張飛之死就是在這個時候。


關羽死後劉備傷心欲絕,為何張飛死後劉備僅僅說了“噫!飛死矣”?

桃園結義


此時失去荊州以蜀地和漢中為基地稱帝的劉備,已經大概率喪失了一統天下的本錢,劉備雖然已經從失去荊州和失去關羽的痛苦中有所恢復,但依然謀劃著伐吳。一來要給關羽報仇,二來打算從東吳手中收復荊州,畢竟沒有荊州只靠蜀中一地只能成為割據一地的地方政權。

此時傳來張飛的死訊,劉備也只能打落牙齒往肚裡吞。缺少親信大將的劉備,終於在夷陵之戰擺出了一個兵家大忌的陣容,不但沒能逼迫東吳吐出佔據的荊州,反而損兵折將,讓剛剛建立的季漢大失元氣。


關羽死後劉備傷心欲絕,為何張飛死後劉備僅僅說了“噫!飛死矣”?

白帝城託孤


劉備自覺無臉迴歸成都,於是戰敗後一直在白帝城駐守,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病逝了。

可以說從關羽,曹操,張飛,劉備先後戰死病逝,標誌著三國爭霸上半場的結束。曹丕、劉禪的先後繼位,則是三國故事下半場的開端。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