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點贊高青模式

今年以來,高青縣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作為農村改革的重要內容,積極穩妥地推進,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縣所有村居已全部完成清產核資工作,清查集體資產8.55億元,清查集體土地99.48萬畝,清查合同5074份、4362.7萬元,信息已全部錄入省清產核資系統。同時,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基本完成,資產量化和股權設置等工作已接近尾聲。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點贊高青模式

在花溝鎮榆林管區指導工作

改革不是把集體資產一分了之,而是要生出長期效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作為管長遠、管根本的重大制度變革,事關農村長遠發展,對高青縣而言尤為重要。高青縣將此項改革工作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嚴格落實中央、省市有關安排部署,強化措施,主動作為,精準施策,堅決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不斷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田鎮街道民主街通過此項改革,成立了“田鎮街道民主街股份經濟合作社”,確定了893股的個人股、397股的集體股和100股的發展股,明晰產權、確定股權,拓寬商鋪經營方式,開發新的盈利模式,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維護公共設置、發放成員福利,如節日發放福利、安排60歲以上老人體檢等,給老百姓帶來更加幸福的生活。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前,農村集體資產歸屬不清、權責不明、保護不力、利用不暢。為改變這一狀況,改革初期,高青縣健全工作機構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縣委副書記、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31個職能部門、9個鎮辦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領導改革工作。

高青縣還廣泛宣傳發動,制定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宣傳方案,在報紙、電視臺、網站等媒體開闢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專欄,通過刊發產權制度改革政策知識解讀、播放《致廣大農民朋友們一封信》、懸掛過街橫幅、發送公益短信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努力營造產權制度改革的輿論氛圍。改革後,通過股份合作制方式,農村集體資產所有權按股份量化給每個合作社成員,形成集體資產人人按份享有的格局。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點贊高青模式

在黑裡寨鎮指導清產核資和成員認定工作

突出關鍵環節,規範工作程序。高青縣把清產核資和成員身份確認作為改革的關鍵環節和今年的工作重點,實施重點突破。在改革工作的各階段,高青縣均採取“擬訂小組、方案—公示—確認—組織實施—公示結果—確認結果”六個步驟完成各階段工作,實現步調一致、標準統一。在清產核資過程中,堅持“四個查清”,即有賬無物的查清去向、有物無賬的查清原因、資產不實的查清價值、權屬不清的查清權屬,確保清產核資的準確性。在成員資格認定過程中,堅持“一個基準線,三加三減,民主決策”,即以戶口為基準線,加學生、兵役、服刑,減行政事業、部隊提幹、空掛戶,其他情況民主討論決定。工作中,縣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成員單位以及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強化實地指導,深入鎮辦、村居指導工作,及時糾正不規範操作,現場解答疑難問題。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新形勢下農村改革的重要內容,對完善農村治理、保障農民權益、探索形成農村集體經濟新的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具有重大意義。高青縣將抓住改革契機,用改革改出集體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農民增收的“新渠道”、鄉村治理的“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