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新生与蛰伏

凤言凤语

1987年,改革开放进入第十个年头。这一年,摩托罗拉进入中国,日后赫赫有名的华为诞生,而碧桂园正处于前身的蛰伏当中。

1987年,改革开放的第十年,开放仍在继续。

1987,新生与蛰伏


这一年,摩托罗拉进入中国。这之后,中国人的腰间常常别着一块黑色的东西,这就是BP机,它成为中国青年和商人最时髦的装备。


1987,新生与蛰伏


那时候漫步在中国城市街头,随处可听到一阵阵“噼、噼、噼”的响声。随后几年,摩托罗拉还将带来“大哥大”,更是风靡一时。


1987,新生与蛰伏


这一年的9月,任正非在深圳创办了一家叫做华为的民间科技公司。

大学毕业后的任正非进入基建工程兵部队,退伍后到了南方,在一家电子公司当副经理,在一次生意中他不小心被骗,丢了饭碗。

1987年,已经43岁的他为了糊口养家,和五个朋友一起合股组建了华为公司,注册资本为2.1万元,业务为代理进口香港康力公司的模拟交换机。

跟那个年代的所有创业者一样,任正非有着一个十分卑微的开始。岁月荒芜,风华不再,但对生活的清醒,让他们具备了“狼”一样的素质。

任正非是电话通讯方面的专家,在为香港公司做代理的同时,他开始悄悄研制自己的数字交换机。今后的四年仍将是艰难而平淡的,到1991年,华为公司还只有20来个职员,任正非常常为了贷款四处奔波。直到1992年,他研制的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面世,命运才开始对他展开第一缕迟到的微笑。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

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华为高居榜首。

1987,新生与蛰伏


1987年,对碧桂园来说既平凡又不平凡,此时的她正在前传中蛰伏。

1987年1月,顺德籍港商翁佑的蚬壳公司与顺德北滘镇经济发展总公司合作,兴办蚬华电器制造厂,同时他决定把畅销全球的“SMC”牌吊扇厂搬到北滘新厂,另外把香港的原有设备也搬到新厂,所有人员也全部派到新厂。这是顺德当年引进的最大工厂项目,对北滘甚至顺德的意义都非同小可。


1987,新生与蛰伏



杨国强带领的北滘区建工程队接到了为蚬华厂建6万多平方米厂房的工程,合同时间是半年。当时香港的合作方将工程交给杨国强时将信将疑,镇里的领导也有些担心。

一定按期交工!”杨国强立下军令状。

面对这一项浩大的工程,首先需要做的是尽快补充人手。杨国强开着一辆旧车到顺德大良、容桂各个工地找包工头求援。随即施工队规模迅速扩大,从1月打下第一根桩,到7月顺利完工,而且是首层高7米、二层和三层各高5米、跨度40多米的标准厂房,蚬华厂房就此建成。


1987,新生与蛰伏



在建筑技术设备还处于上世纪末的水平,当时当地更是从未有过这样的施工速度。蚬华厂“一役”,令“区建”名利双收,慕名而来的工程项目也渐渐多了起来。

1987,新生与蛰伏


正当杨国强和他的小伙伴们在北滘镇如火如荼地承包工程建设时,中国正在悄然酝酿着一场关于土地的变革。

1987年3月31日,这是一个中国房地产业应该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决定:可以试点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

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划出一块面积为8588平方米的土地,进行50年使用年限的有偿出让拍卖,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将土地作为商品来交易,被称为“中国第一拍”。媒体记载,有44家企业举牌竞拍,拍卖从200万元起叫,一共叫了20多轮,17分钟后,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以525万元中标。


1987,新生与蛰伏


土地商品化的松绑,催生了一个巨大的产业,一场房地产市场热浪正在袭来,杨国强和他的小伙伴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几年之后,“碧桂园”这个叫法将会首次出现。

而在1987年的当下,她正静静蛰伏在前传之夜。


1987,新生与蛰伏



改革开放四十年回眸系列

1978年,可口可乐进入中国

1979,松下电器进入中国

1980,深圳特区成立

1981,世界首台PC出现

1982,疯狂的君子兰

1983,先富起来的人

1984,公司元年,百花齐放

1985,机器人。

1986,民族汽车工业开始加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