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春版《鹿鼎记》中,韦小宝为什么要杀掉多隆?

DN412


两害相权取其轻,当然,这句话韦小宝可能都没听过,即使听过他大概也不懂是什么意思。

不过幸好,他可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知道关键时候如何取舍。

其实我更愿意相信周星驰和陈百祥版《鹿鼎记》中韦小宝和多隆是一对最佳损友的关系是客观事实,那样的话,韦小宝杀了多隆后做起自我安慰来更心安理得一些。

韦小宝大字不识一箩筐,他三观的形成主要是靠听说书先生讲的评书,而以“忠义”为核心思想的评书居多,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这些评书成为他“三观”形成的营养源泉,他什么都可以不在乎,可以撒谎,耍赖,可以怯懦,好色,但是绝对不能不讲义气,这是他的道德底线。

当时的情况十万火急,康熙调集了十二门红衣大炮对准了自己的府邸,计划把准备赶来聚集的天地会、沐王府、包括归辛树在内的多支地下抗清力量一网打尽。

自己和这些队伍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其中的许多人情深义重,特别是天地会的总舵主,自己的师父陈近南。



雪上加霜的是,康熙派来侍卫,自己在宫中的赌友加兄弟多隆来监视自己——多隆虽然不见得人品多么好,多么仗义,他也贪财好色。但是对自己那是杠杠滴,而且向来是礼遇有加,这份尊重是自己在天地会,沐王府以及其他江湖豪杰那儿是没得到过的。

自己该怎么办?

韦小宝的内心肯定当时也挣扎过,困惑过,不然,在他杀死多隆后不会自我安慰似的为自己的行为找那么多牵强的看似正当的理由。

一边是康熙,多隆,一边是众多的江湖豪杰,抗清力量的全部精英,一边是忠,一边是义。

幸亏他当时没有看过《拯救大兵瑞恩》,纠结于八个救一个或者一个救八个的价值所在。


他的逻辑很简单,小孩掉进水缸里,小孩比缸重要,那就缸砸烂,既然两边都是兄弟,那边多,这边少,那就干他娘的!所以他只能选择把多隆杀掉。好在多隆也是个非同凡响的牛人,心脏长偏了,这样都死不了。


田获三狐


韦小宝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人,他很聪明,为了自上位,可以做到放任别人生死的地步,他也很重义气,一边是兄弟,一边是小玄子,也很知道疼老婆们,同时,他也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放弃,什么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小玄子一边让多隆去监视韦小宝,一边要去杀掉陈近南与小宝的老婆们,面对那么多人,对比一下身边的多隆,韦小宝只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多隆对于韦小宝来说,是比较合得来的同事,在朋友一方可有可有,韦小宝心里,可能也没有真的把多隆当朋友,只是有利益关系的同事而已,看过《鹿鼎记》的大家也都知道,到了一定时期,韦小宝是不惜出卖边身边那些无足轻重的人的,他很聪明,很懂得为自己打算,这也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一切以利益为先。


星萌小鱼


看了金庸小说《鹿鼎记》的朋友明白其实电视剧相对于原著的改动其实基本没太大出入的。

首先原版小说里面韦小宝也是把多隆杀死了的。写到这一段其实更主要的是突出韦小宝的性格,还有取舍问题。当时康熙已经把韦小宝软禁,而且用大炮包围了韦小宝的府邸。这里对韦小宝的心里也做了描述,具体心里描述,就是韦小宝从早等到晚,心里是一直想要去救师傅的,但是多隆一直守着他,他根本没办法出门,后来到火场摆了小鸟,但是姑姑一直没出现,直到等到黄昏了,还是没出现,心里着急。正巧,太监给小宝送饭菜来了,于是他想到一个计策,但身上没了蒙汗药,只有杀了守卫多隆才能假扮太监出宫。

当然,在小宝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他是有想过,有自责,有挣扎是否应该这么做。最后,他以现实的利弊分析,最终决定救师傅,天地会和沐王府的兄弟,舍掉小义,追求大义。于是在吃饭的时候,转移了多隆的注意力一刀杀了他,接着把小太监也杀死了。这一段还有一个点的描述很有意思,大概意思是,我韦小宝进宫以假太监起家,现在杀了太监又以小太监的身份出宫。其实这一段他已经觉得跟皇帝,清政府脱离了。

《鹿鼎记》这部小说,真的很不错。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我认为这其实更多的是金庸先生结合了多年的历练和想法打造的一部经典之作,主角既没有高深的武功,也没有萧峰,令狐冲,杨过的江湖豪迈义气和儿女私情之感天动地的爱情,更没有郭静黄蓉大局观的江湖国家情节。这就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可以拟定在任何一个老百姓身上的小人物。不求成为什么义薄云天,豪气万丈的英雄,只是简简单单的想活着,活好,为自己去争取一切罢了。不管是贪污,还是死皮赖脸的追求阿珂,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甚至为了得到阿珂可以下迷药,所以,不过是想让自己活好而已,所以,为了这一目的,可以对任何人撒谎,当流氓,当无赖,不求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只求自己过得爽了就行了。到后来,义气也始终贯穿在他的身上,这是金庸给人物贯穿的一个价值观,也就是告诉大家,你可以不折手断的为自己去谋取一切,但一定要有价值观,而给韦小宝定位的价值观就是义气,而且这个义也并非英雄大侠的大义,而是对朋友,对兄弟,对父母(书中说过,韦小宝内心深处一直对陈近南当成是父亲一样),对妻子的义气!哪怕方怡三番五次的骗他,但一句话就让他冰释前嫌。这种义比起大义显得太过渺小,而对照入现实是多么令人深思。

初看《鹿鼎记》觉得搞笑,再看《鹿鼎记》觉得主角运气太好,第三次捧起《鹿鼎记》放知人生百态,现实里又有几人能做到韦小宝时刻理智以最优的方式处理事情,而又有几人能做到韦小宝这种坚持价值观,从一而终的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