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民国国葬第一人,没有他就没有中华民国


蔡锷,原名蔡艮寅,1882年12月出生于湖南宝庆,也就是现在的邵阳市。他可谓出身寒微,是从底层出来的精英。

1904年,22岁的蔡锷从日本军校毕业,成了各省督抚争相延揽的对象,因为朝廷编练新军急需人才。蔡锷在广西干了5年,当了若干个军校的校长。

袁世凯当政后,他仍主张民主共和,致力南北统一,被袁世凯削除兵权,调至北京,任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等虚职,并受监视。袁世凯称帝后,举国反袁浪潮高涨。

他对袁世凯屈服于列强和复辟帝制极为愤慨,遂与云南都督唐继尧信使往返,密电联络,与李烈钧、程潜等共同策划,准备反袁,并到天津与梁启超密商约定:“失败就战死,绝对不亡命。

1915年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武装讨袁,任护-第一军总司令,率兵挺进川南。他身先士卒,指挥若定,艰苦奋战40多天,给袁军以重创。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后,他任四川都督。为整编川军、统一财政,做了大量工作。

一直以来,蔡锷与孙文都始终是被拿来作比较的。虽然孙文的名声更甚一筹,但也有不少认为孙文皆虚功,蔡锷才是真绩,还有人称是蔡锷将中华民国拯救与水火之间,却被孙文带向了终结。

1916年11月8日,蔡锷因喉癌恶化医治无效,在日本福冈长逝,年仅34岁。第二年4月12日,蔡锷魂归故里,国民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出殡当天,大雨滂沱,行止不便,送葬队伍仍有千余人。湖南都督谭延闿领首,冒雨徒步护灵上山安葬。民国之有国葬,实自松坡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