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標籤門”同批胡蘿蔔下架,管理團隊擔責取消對員工處罰

上個週末,盒馬被指在標籤上做手腳。

有上海市民稱,11月15日,在盒馬鮮生大寧店挑選蔬菜時,看見一旁的工作人員正在更換胡蘿蔔外包裝的日期標籤。被更換的標籤是11月9日,10日,而店員換上的新標籤則是當日日期。

盒马“标签门”同批胡萝卜下架,管理团队担责取消对员工处罚

盒馬售賣的胡蘿蔔。 看看新聞 圖

據靜安區市場監管局透露,市民方先生稱其在11月15日在盒馬鮮生大寧店挑選蔬菜,看見一旁的工作人員正在更換胡蘿蔔外包裝的日期標籤,被換下的胡蘿蔔標籤日期為11月9日、10日、11日,被換上的標籤日期為11月15日。方先生隨即向門店負責人反映,門店負責人表示是工作人員在工作流程上有違規操作,自行打印了標籤。此後,市民方先生便向靜安市場監管局進行舉報。

11月16日,靜安市場監管局接到市民方先生在12331及全國12315兩個平臺的舉報。根據市場監管局調查,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靜安第二分公司經營項目為:預包裝食品銷售、散裝食品銷售、其他類食品銷售、熱食類食品製售、冷食類食品製售、生食類食品製售等。

16日上午,執法人員於到店進行現場檢查,門店負責人葛冬生陪同檢查,其承認由於店員違規操作,對“崇明胡蘿蔔”產品進行了標籤更換,涉事的胡蘿蔔產品進貨日期為11月9日、11月10日、11月11日三批共計180盒,截至11月14日,累計銷售107盒,庫存剩餘73盒。

執法人員當即要求當事人對門店所有自制標籤的涉事產品進行下架封存,現場對涉事商品及封存情況進行取證,製作現場筆錄並開具談話通知書。

16日下午,門店負責人葛冬生配合調查,執法人員結合相關證據決定立案,向當事人制作了詢問筆錄,併發具立案告知書。

11月17日,執法人員前往該店進一步取證。市場監管局已對當事人進行立案調查,並要求當事人對所有庫存產品進行安全自查。此後,靜安市場監管局將對盒馬所有產品的標籤情況進行檢查,進一步規範其經營行為,同時舉一反三,加強對各超市賣場的監管,確保轄區食品安全。

11月18日,盒馬鮮生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該事件經核查屬實。即使包裝破損需要重新包,也應當保留原標籤,公司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門店自查,並會在一週內修訂完成更細緻的操作標準。該事件暴露了管理的漏洞,應由管理團隊而非一線員工承擔責任,取消對當事員工的處罰。

盒马“标签门”同批胡萝卜下架,管理团队担责取消对员工处罚

11月18日,盒馬官方微博就“更換胡蘿蔔標籤”一事發帖。 微博截圖

澎湃新聞記者獲悉,胡蘿蔔屬於耐儲存蔬菜,一般情況下,超市更換標籤,大多為打折處理。不過,換標籤時同時更換上架時間,屬於違規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