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入侵東北,他的一個決定讓老家免遭侵犯,現在卻坑苦家鄉

現在的鄭州,作為河南省的省會,擁有發達的經濟與交通。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一直到民國初年的鄭州也只是一個人口不足兩萬的小縣城,而究竟是什麼讓鄭州得到了如此飛速的發展呢?一切都要“歸功”與袁世凱的一個決定。作為臨時大總統的袁世凱,為人有一大特點就是對老鄉好,對老家重視。當初日軍入侵東北,清政府打算修建京漢鐵路,而這條鐵路原計劃就是要經過周口

日軍入侵東北,他的一個決定讓老家免遭侵犯,現在卻坑苦家鄉

而周口靠近袁世凱的老家——項城。在清朝的時候,周口是河南的四大名鎮之一,豫東最大的商品,貨物貿易集散地,擁有著良好的地理環境。並且明朝中期之後的周家口是一個水旱碼頭,水路南北貿易都要經過與此,旱路從漢口到周家口再到開封,是一條通往北京的官道。所以當初準備修建京漢鐵路時途徑周口,也就是看中了周口的地理優勢才把周口定為了京漢鐵路的途徑城市。

日軍入侵東北,他的一個決定讓老家免遭侵犯,現在卻坑苦家鄉

當年,日本與沙俄的戰爭剛剛結束。兩國打得不可開交,尤其是鐵路沿線,更是飽受戰火蹂躪。袁世凱就不允許京漢鐵路建在項城附近。畢竟日軍入侵東北,如果周口修了鐵路,日軍來犯打起仗來自己的老家就容易遭遇兵匪之災,對家鄉的鄉親們也不好。所以袁世凱為了照顧自己的老家和老鄉,就建議鐵路西移一百里地。剛開始修建京漢鐵路的時候,袁世凱就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那北洋大臣都發話了

日軍入侵東北,他的一個決定讓老家免遭侵犯,現在卻坑苦家鄉

鐵路督辦和工程師也只能照袁世凱說的辦了啊。修建鐵路是牽一髮動全身的事情,由於周口的鐵路線向西遷移,開封的鐵路也必須向西遷移。就這樣,作為省會城市,開封沒有通鐵路。開封段的鐵路遷移到了鄭州,當時鄭州叫做鄭縣。然而這個袁世凱認為十分正確的決定,實則十分荒謬,甚至阻礙了老家未來經濟交通等各方面的發展。袁世凱的家鄉,雖然後來是免於了日本侵略者的傷害,但也失去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

日軍入侵東北,他的一個決定讓老家免遭侵犯,現在卻坑苦家鄉

1904年3月,京漢鐵路從鄭州通過,1906年4月1日,京漢鐵路全線通車,途徑漯河。一條小小的鐵路,改變了幾座城市的命運,比如鄭州,因為鐵路的經過崛起發展成為了國際大都市,成為了河南的省會城市;而開封,即使曾經是多國多朝帝都,是河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卻也被後來居上的鄭州給打敗。而袁世凱的家鄉,雖然是免於了日本侵略者的傷害,但也失去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如今留下了一大隱患,周口一帶的經濟滯後近百年。

日軍入侵東北,他的一個決定讓老家免遭侵犯,現在卻坑苦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