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很多60歲老人沒有上交相應的社保,生存環境讓人憂心

我國的經濟發展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農村家庭的生活質量也在日新月異中不斷的提高。但這些年的發展中,城鄉之間依舊有著不小的差距。我國的農村貧困人口還有3000多萬人,這些人的收入並不高,日子過得並不是很理想。近年來國家在努力的縮短差距,讓農村人都能夠享受到政策的福利。

在農村,很多60歲老人沒有上交相應的社保,生存環境讓人憂心

相比之下,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生存環境更讓人憂心忡忡。畢竟貧困戶有國家的生活費補助,日子也能夠在盼望中更好一些。6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有兒有女,多半都不能享受低保補助,想要生活只能依靠自己。這些老人並沒有上交相應的社保,自然是領不到養老金的。

近段時間很多人就老人是否該享有退休金的問題發生爭議,專家們對此也是看法不一。作為農家子弟的一員,小編就來談談自己的想法。

在農村,很多60歲老人沒有上交相應的社保,生存環境讓人憂心

1.新農人,他們在稱呼上則是職業農民。其實每個種地的農民,他們都能夠有這個稱呼。畢竟農民所種植的承包地,屬於發包方所有,村民們只有其中的使用權。因此將農民看成一種職業是講的通得。

更何況,過去農民種地的時候還需要上交一定比例的公糧。本以為農民在種地的時候可以獲得一筆保障,收入上更穩定一些,但其實種地的風險很大,他們在承擔風險的同時,卻需要面對著養老難的困惑。

在農村,很多60歲老人沒有上交相應的社保,生存環境讓人憂心

2.種地雖然能夠獲得一筆收入,但在今天的高消費時代裡,種地想要滿足更舒心的生活水平,可是萬萬不能滿足的。

近年來的糧價一直都在不斷的降低中,種地的成本在逐年的擴大中,這些都讓農民的收入沒保證,老農們該拿什麼保障自己呢?

在農村,很多60歲老人沒有上交相應的社保,生存環境讓人憂心

3.種植土地的風險在增加的同時,卻沒有人為這些風險保單。畢竟農民收入高了是自己的,減產了還要自己承擔。

沒有穩定的收入,老農們只會更心寒。這些人老了,應該有一個保障才行。

在農村,很多60歲老人沒有上交相應的社保,生存環境讓人憂心

老農們並不奢求能夠有所保障,他們依舊堅持在農田中,等到啥時幹不了再退出這片土地。目前我國還處在不斷的發展期,自然是不能為這些老人的養老有更高的保障。但相信未來有一天,老農們也能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津貼。

作為子女們,我們還需要對父母的養老上心,讓他們的老年生活不那麼困苦。農民朋友們,你們咋看呢?

關注我,每日三農財富先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