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很多60岁老人没有上交相应的社保,生存环境让人忧心

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家庭的生活质量也在日新月异中不断的提高。但这些年的发展中,城乡之间依旧有着不小的差距。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000多万人,这些人的收入并不高,日子过得并不是很理想。近年来国家在努力的缩短差距,让农村人都能够享受到政策的福利。

在农村,很多60岁老人没有上交相应的社保,生存环境让人忧心

相比之下,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生存环境更让人忧心忡忡。毕竟贫困户有国家的生活费补助,日子也能够在盼望中更好一些。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有儿有女,多半都不能享受低保补助,想要生活只能依靠自己。这些老人并没有上交相应的社保,自然是领不到养老金的。

近段时间很多人就老人是否该享有退休金的问题发生争议,专家们对此也是看法不一。作为农家子弟的一员,小编就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在农村,很多60岁老人没有上交相应的社保,生存环境让人忧心

1.新农人,他们在称呼上则是职业农民。其实每个种地的农民,他们都能够有这个称呼。毕竟农民所种植的承包地,属于发包方所有,村民们只有其中的使用权。因此将农民看成一种职业是讲的通得。

更何况,过去农民种地的时候还需要上交一定比例的公粮。本以为农民在种地的时候可以获得一笔保障,收入上更稳定一些,但其实种地的风险很大,他们在承担风险的同时,却需要面对着养老难的困惑。

在农村,很多60岁老人没有上交相应的社保,生存环境让人忧心

2.种地虽然能够获得一笔收入,但在今天的高消费时代里,种地想要满足更舒心的生活水平,可是万万不能满足的。

近年来的粮价一直都在不断的降低中,种地的成本在逐年的扩大中,这些都让农民的收入没保证,老农们该拿什么保障自己呢?

在农村,很多60岁老人没有上交相应的社保,生存环境让人忧心

3.种植土地的风险在增加的同时,却没有人为这些风险保单。毕竟农民收入高了是自己的,减产了还要自己承担。

没有稳定的收入,老农们只会更心寒。这些人老了,应该有一个保障才行。

在农村,很多60岁老人没有上交相应的社保,生存环境让人忧心

老农们并不奢求能够有所保障,他们依旧坚持在农田中,等到啥时干不了再退出这片土地。目前我国还处在不断的发展期,自然是不能为这些老人的养老有更高的保障。但相信未来有一天,老农们也能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津贴。

作为子女们,我们还需要对父母的养老上心,让他们的老年生活不那么困苦。农民朋友们,你们咋看呢?

关注我,每日三农财富先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