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批评无效,美国央行依旧要加息,这是一个很大的政策错误?

俗话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在美国央行美联储这里,加息和缩表却是两把“尚方宝剑”。

即加息的提速必然伴随缩表的放缓。

先给读者朋友们简单讲一讲什么是加息和缩表,可能大家对前者更为熟悉。

加息:简单理解就是提高利率。所以加息对国内而言就能达到减少货币供应、抑制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等等。对国际,可以使得本国货币汇率上升。美联储鲍威尔将于12月主持加息,这将是2018年的第四次加息。根据最新的点阵图显示,2019年还会有三次加息。高盛预计明年还会有更多加息。

缩表:即资产负债表缩小。本轮缩表前,历史上美联储曾进行过6次缩表,时间分别为时间分别为1920年-1921年、1929年-1931年、1947年-1951年、1957年-1965年、1978-1979年和2000年,分别对应美国经济发展和世界形势的重要时期。

主要原因也分别是:对应一战结束后美国经历的现代史上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为资产价格的迅速崩盘,美联储被迫向市场提供紧急流动性后及时退出;为二战结束后美联储为解决战争形成的巨额财政赤字而主动缩减国债规模;对应为解决战后历次经济危机而扩大财政赤字,美联储通过资产收缩以实现对通胀的控制;对应美国经济出现低增长、高通胀的“滞涨”现象;为美联储因互联网泡沫破裂、临时提供流动性而采取的短期退出性收缩。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分为主动遏制通胀、资产价格崩盘迫使抛售和临时提供流动性退出等情况。

那么加息和缩表真的是万能药么?很多分析并不这么认为。

自从去年10月以来,美联储一直在稳定减持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不过,缩表的推进给隔夜拆借市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连锁效应,短期资金需求呈现持续上升势头。

美联储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种技术性因素。然而,越来越多的华尔街人开始对此不买账。最激烈的指责是,如果美联储不放缓或停止缩表,最终可能过分回笼银行体系流动性,导致市场波动率飙升,并削弱美联储控制利率政策的能力。

道明证券的全球利率策略主管Priya Misra表示:“美联储不承认,如果美联储继续收缩资产负债表,准备金将开始稀缺起来。”美联储尚未明确表示何时停止收缩资产负债表。道明证券的Misra预计不晚于2019年12月。

美国银行美国利率策略主管Mark Cabana表示,在美国政府陷入僵局,美联储继续加息以及市场对经济增长预期下调的情况下,收益率曲线将变得更加平坦。

加拿大丰业银行首席外汇策略师Shaun Osborne认为,美联储决定利率不变之后美元上涨,可能源于美联储讨论了未来加息,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批评美联储加息。

10月,美股遭遇恐慌抛售,幅度超出了新兴市场,不难看出一个信号已经出现——美国经济周期拐点临近。走过复苏强劲的2017~2018年,2019年美国经济将遭遇前期政策刺激的消退和贸易摩擦成本的显现,有望渐次回落到较为缓慢的长期增长通道。

但是自从去年10月以来,美联储一直在稳定减持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不过,缩表的推进给隔夜拆借市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连锁效应,短期资金需求呈现持续上升势头。

对此,越来越多的华尔街精英们开始担忧:如果美联储不放缓或停止缩表,最终可能过分回笼银行体系流动性,导致市场波动率飙升,并削弱美联储控制利率政策的能力。

毕竟如果美联储到明年年底一直保持目前的缩表步伐,资产规模将从眼下的4.1万亿美元降至大约3.7万亿美元。这样依然是比危机前的9000亿美元要多。

当对美联储的这一押注被付诸行动时,美元今年的走势可能更接近2017年,而不是2018年。

但是,一个可怕的事实就是,美联储不承认4万亿美元的两难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