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映江南|紹興久違,銀杏洋房迭代歸來


大家·映江南|紹興久違,銀杏洋房迭代歸來


洋房,起源於300多年前的英國,自19世紀末進入中國,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張愛玲曾經說過:“洋房是最理想的逃世地方。”從《傾城之戀》的白公館,到《色戒》的武康路99號,張愛玲對洋房的偏愛,循著她的筆觸,總能找到吉光片裘。

對於有著2500多年曆史的紹興而言,洋房,同樣承載著一代人的記憶,是人們記憶裡的一種高貴,精神嚮往中的一個美好。

然而,隨著土地資源的愈趨稀缺,如今,想要在紹興主城擁有一套洋房,卻近乎成為一種奢望。好消息是,闊別已久之後,大家·映江南銀杏洋房,迭代歸來。


大家·映江南|紹興久違,銀杏洋房迭代歸來


大家·映江南項目效果圖


大家·映江南|紹興久違,銀杏洋房迭代歸來


自誕生以來,洋房就一直是文人雅士、商界巨頭乃至權貴官宦們,用以彰顯身份地位的一張獨特標籤,洋房獨有的貴雅生活方式,也歷來為上流階層所鍾愛。

翻開歷代名流居住史,可以發現,從蔣介石的愛廬到白崇禧的白公館,再到林徽因北平洋房、徐志摩故居,幾乎每一棟洋房,都鐫刻著一個時代的傳奇,記錄著一種時代的風華。

在紹興亦是如此,延安路的“紅樓”、民國鉅商的鮑家小洋樓、一代越商鮑氏的洋樓家業……可見,洋房是高貴的,洋房的主人,也是身份顯赫,非富即貴。


大家·映江南|紹興久違,銀杏洋房迭代歸來


時過境遷,在時間的滌盪中,經歷了諸多演變的洋房,似乎已經讓人模糊了它真正的定義。實際上,從洋房誕生之初,我們就能找到它骨子裡的高貴基因——城市與低密。

純正的洋房生活,當是藏在城市裡的一首散文詩。離開了城市,失去了豐盛的配套,洋房生活無從談起;倘若身處城市繁華,卻無賞心悅目的低密風景,洋房亦只是徒有虛名。

大家·映江南,深諳洋房基因和營造精髓,在集萃時代精華的城南珍址之上,打造迭代版墅區洋房——建面約116-122㎡銀杏洋房。不僅得天獨厚地耀踞城市中軸解放路之上,得地鐵1號線(在建)、銀泰城之便捷繁華,並且坐擁1.1超低容積率,近傍南池江、牛江雙江資源,南向盡攬墅區景觀,將城市、低密、親地、優雅的洋房生活,詮釋地淋漓盡致。


大家·映江南|紹興久違,銀杏洋房迭代歸來


大家·映江南項目效果圖

更難得的是,基於對生活的尊重,銀杏洋房還把“全齡社區”融入了社區營造之中,於風景無間斷處,打造了全齡互動的三大主題泛會所,不管是兒童遊樂玩耍、青年健身會客、長者以棋會友……銀杏洋房都能輕鬆滿足。

紹興城南,銀杏洋房,好久不見!大家·映江南建面約116-122㎡銀杏洋房,風華面市,敬請期待!

大家·映江南|紹興久違,銀杏洋房迭代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